王军辉 华丽
河南舞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舞阳 462400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所致,对后关节面移位明显的骨折、鸟嘴样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若不及时实施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引起足跟疼痛及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收集2017-06—2019-05间在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4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和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
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的纳入标准[2-3]:(1)均为闭合性骨折,并符合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2)无踝部外伤手术史、足部与踝部骨折史,以及下肢静脉曲张和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内科疾病。(2)随访时间≤6个月。将纳入的64例患者依据不同实施入路均分为2组。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1~76岁,平均42.26岁。坠落伤23例,交通事故伤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1 d,平均7.35 d。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20~78岁,平均42.87岁。坠落伤22例,交通事故伤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7.47 d。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采用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患肢上止血带。沿外踝与跟腱间做切口,经跟骨体中点弧形延伸至第5跖骨基底。逐层切开达跟骨骨面,游离全厚皮瓣,充分显露距下、跟骰关节,以及跟骨周围的解剖结构。撬拨恢复距下关节面,恢复跟骨宽度、高度。C型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放置钢板螺钉固定。冲洗创面、置负压引流,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患肢上止血带。由外踝尖1 cm经跗骨窦至骰骨近端做5 cm横切口。锐性剥离腓骨长短肌腱鞘,并向下牵开,显露跗骨窦、距下关节面。掀开跟骨外侧壁,撬拨复位后关节面。跟骨结节下置入1枚3.5 mm斯氏针,向下后方牵引,恢复跟骨长度、高度,纠正跟骨内外翻、增宽畸形。C型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安装小钢板,锁定螺钉固定,若骨折缺损大,予以植骨。冲洗创面、置负压引流,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第7天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以VAS评估疼痛程度。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以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估踝关节功能[4],0~100分,优>9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
2.1手术时间等指标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比较
2.2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比较
跟骨骨折多由高能量垂直暴力所致,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可引起跟距关节面塌陷移位[5]。手术为临床治疗跟骨骨折的主要手段,治疗目的是纠正Gissane、Bohler角畸形,恢复跟骨长度、高度[6]。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为治疗跟骨骨折的传统术式,其术野显露范围广,利于骨折复位。但距下关节面术中显露不充分,且创伤大,易引起跟骨外侧动脉、腓肠神经损伤,使跟骨血运受到影响,并发症多,不利于骨折愈合。而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可清晰显露跟骨后关节面及外侧壁,可有效纠正跟骨长度和高度畸形,恢复正常的Gissane、Bohler角;且创伤小、神经和血管损伤概率低,感染等并发症少,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7]。
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64例跟骨骨折患者分别实施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和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相仿,但前者术后第7天的 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后者,与有关研究[8]的结果一致。
通过本研究,我们体会到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安全、可行的。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规范进行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应作为跟骨骨折手术的首选入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