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军
吴蔚自称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在形形色色的骚扰电话中,他搭眼一瞅就知道对方的身份。“这种电话接多了,就能掌握一些规律,你也知道,有一段时间95开头的电话特别多,那段时间这种电话打进来我都不接……”这几年,北京的上班族吴蔚一直用两个手机号码,其中一个临时号码用来收发快递或登记无关紧要的个人信息,为的就是最大程度减少被打扰的可能,保护隐私。
“没有用!我们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在他们那些人眼里,我们的隐私不堪一击。”吴蔚口中的“那些人”是个模糊的概念,以前他会把隐私的泄露归咎于自己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够,而现在他的想法不再那么简单了。出于对隐私泄露途径的猎奇心理,他还曾经为某一次对方的“精准营销”进行了信息溯源。
2018年9月,吴蔚买了人生中第一台车,作为北漂,这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不过,在买车的前前后后,他着实被各种推销电话、短信和互联网广告骚扰了一段时间。
说来蹊跷,大概在当年7月的时候,一场朋友的生日聚会上,一位要好的哥们儿向他推荐了一款国产车,耗油少、性价比高、耐用,吴蔚将这款车当作购车备选项,准备抽空去4S店看一看,吴蔚回忆,他和朋友聊天的过程,自己并未用手机查询这款车,与其相关的车型也并未查询。
求职、购房、租房,可谓是个人信息被“窃”的最常见领域。图/CFP
吴蔚清晰地记得,第二天是周六,上午刚准备出门,就收到了某APP推送的某国产车的广告,不到半个小时又收到了小额贷款公司打来的推销电话。推送的信息和前晚朋友跟他说的是同一款车,一点都不差。让吴蔚惊讶的是,贷款公司人员表示,近期如有消费意向,可以考虑小额贷款。
“头一天晚上我们就很随意地聊天,吃完饭我们又去喝茶,然后去唱歌,没用手机查询任何东西,也不知道我的购车计划是如何被泄露的。”吴蔚觉得有些奇怪。他觉得自己心比较细,记忆力也十分好,在此之前确实没有用手机查询过任何这款车的信息,包括家中的电脑也并未查询过这款车。问题难道出在手机的麦克风?吴蔚决定沿着这个思路找问题的根源。
吴蔚将手机放在桌子上,在麦克风权限开启和关闭的两种状态下,分别反复说了几款产品的名称和关键词。隔了几天又反复测试了几次,但是无论是麦克风权限开启还是关闭,各个APP并未给吴蔚推送相关产品,问题和手机的麦克风权限无关?吴蔚不得其解。
接下来,吴蔚的关注点集中在了聊天工具上,他排查接到APP推送信息的前一天晚上用过的聊天工具,从微信、QQ、陌陌这些聊天软件上也都未提及这款国产车,包括相册里也没有存过这款车。此外,吴蔚还排查了手机通讯录,其中也并没有与汽车销售行业相关的联系人。
吴蔚觉得朋友都很靠谱,不可能将自己的信息推介到网络平台和贷款公司。时至今日,吴蔚仍不知道自己的购车计划是如何被泄露的。有朋友告诉吴蔚,有可能是“算法”这东西在背后“作怪”。
广州的上班族陆洋一直是移动互联网的重度用户,手机数据显示,他手机屏幕使用时间日均11个小时左右。“手机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离开手机一天,我会极度不适。”他这样来描述手机的重要性。
对于“算法”一词,陆洋早有耳闻。“就是大数据链嘛,有智能手机的人,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在这个链条上,人人都是透明人,除非你不用手机,隐居山林。”陆洋觉得互联网大数据之下,绝大多数人无处藏身。
陆洋的孩子刚刚出生,他手机上的购物网站就被奶粉和纸尿裤这类信息霸屏,陆洋觉得这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很人性化,互联网大数据背后的算法,明确地知道你马上要干什么,这既“高级”又可怕。
分析隐私泄露背后的原因,对陆洋来说不是很难。“你就比如说奶粉和纸尿裤这件事情吧,为什么孩子出生会很快就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因为在孩子出生之前,我和妻子在网上的每个动作都被大数据记录下来了……” 陆洋认为,在妻子怀孕期间,他们经常在网上搜寻一些胎教的资料,还在网上买了一些孕妇装,还通过网络咨询了预产期相关的问题,指尖轻触,每一个动作都成为大数据链条上的一部分,也都成了“算法”、公式服务的对象。
陆洋觉得,如果知道了大数据背后的“算法”,也许就不难理解那些推销广告和骚扰电话是怎么精准营销的。目前来说,想逃出“算法”比较难。“也许你不经意间点击的一个短视频都能构成你购买某一款产品的概率指数,司空见惯的动作、日常的阅读喜好背后都藏着复杂的逻辑分析和推演。”陆洋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被互联网影响,也被互联网所改变。
今年疫情期间,陆洋想在网上购买一款空气净化器,本来是公司同事推荐的,他在网上找到了同款,但是在下单之前,他收到了多个网购平台、短视频平台关于类似产品的“轮番轰炸”,“你知道吗,好几个平台不停地给我推送另一款产品,有一种被洗脑的感觉,最终我查了一下它的产品信息和用户评价,最终竟然买了这一款产品,跟同事推荐的完全不沾边。”陆洋觉得,“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他的购买意愿。
如果仅是产品推销广告或电话,放置不理也就罢了,而有些信息在手机里时不时地出现,着实令人汗颜。
郑州的刘明桂就曾经历过这么一件事,两年前,有一次出差去重庆,出行前他就在一款手机APP上订好了房间,飞机落地后,他打开手机,好几个社交软件都显示有新的好友请求添加,头像多是衣着暴露的女子,刘明桂觉得有些奇怪,拒绝后也没把这些放在心上。
让刘明桂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的新闻客户端以及短视频平台,都会频繁出现形式不一的交友信息,甚至还包括一些不雅图片。这让刘明桂很诧异,平时自己从来不接触这些信息,手机浏览的内容也从未涉及这类内容。
“手机虽然拿在自己手里,但是收到什么内容却被别人控制,你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做主人的权利。” 刘明桂说,最尴尬的是,有时候与人交谈,或者用手机展示一些业务信息时,手机的推送内容很不合时宜,尤其是在庄重的社交场合,很让人厌烦。
闲下来,刘明桂思来想去,觉得个人信息泄露有可能与他手机上的订房软件有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明桂卸载了此款软件,并把手机内容备份,直接恢复到出厂设置,上述的尴尬才得以化解。
刘明桂还记得朋友有过一次尴尬遭遇,也是与信息泄露有关。朋友是一位文化學者,清明节前夕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殡葬习俗方面的资料,没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手机和电脑都不约而同地收到大量的殡葬产品信息,在清除搜索记录之后,仍不能清除各个网站、APP提供的相关信息,“这就有点瘆人了,最后只能简单粗暴地重装一下系统或刷机,没有别的办法。这太让人讨厌了。”
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算法包围。图/CFP
以前,刘明桂应对骚扰电话和霸屏推销,都是用一种自我防护的思维“跟他们死磕”,比如换个备用的手机号码做留存信息之用,或有意避开某些产品或事情的关键词,但往往无济于事,用他的话说,大数据、“算法”这种东西无孔不入,我们在它面前往往软弱无力。
刘明桂发现,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普通人应对信息泄露的这件事,逻辑上应该调整调整。“毕竟‘算法这东西也是人研究出来的,我们除了自身要注意防范隐私泄露,相关部门和业内人士也应各显神通,各尽其职,共同净化网络空间,为隐私安全筑牢防火墙。” 刘明桂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