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文章首先分析了滁州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现实依据,然后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滁州工业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工业强市助推滁州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工业;滁州;经济发展
一、滁州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现实依据
工业强市一直是滁州的基本发展战略,也是“十三五”时期滁州各项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滁州之所以强调要依靠工业强市,一方面是因为工业本身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是因为滁州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需要重点发展工业经济。按照钱纳里(Hollis B. Chenery)工业化阶段理论提出的4个标准来衡量,2017年,滁州的人均GDP为5865美元(中期标准:2980~596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4.1:51.0:34.9(中期标准:一产比重<20%,二产比重>三产比重)、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36.90%(中期标准:30%~45%)、人口城市化率为51.90%(中期标准:50%~60%),滁州上述四个指标均处于钱纳里工业化中期的区间范围。由此可以得出:滁州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一方面,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规模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制造业内部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这一特征和现阶段滁州工业发展的实际是相一致的。2018年,滁州的工业化率高达45%,六大支柱产业主要是重工业。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工业仍然是滁州的主导产业,仍然是滁州拉动三产、提升一产的关键产业,工业支撑丝毫不能放松。
二、滁州工业发展的现状
(一)滁州工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 工业规模快速增长。“十一五”以来,滁州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规模快速增长。滁州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85.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10.2亿元,增长了将近10倍。
2. 六大支柱产业成为重要支撑。滁州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构成了滁州工业发展的主体。这六大支柱产业分别是:硅基材料产业、先进装备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型化工产业。2018年,滁州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1231家,企业数占比为77.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
3. 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增强。2018年,滁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22家,产值占比达到84%,对规模工业贡献率为117%,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7.2个百分点。
4. 工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主要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断上升。2018年,滁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共计34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5%,增加值增长12.3%。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共计290家,产值增长17.7%。
(二)滁州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工业规模相对较小。一是滁州的工业规模与合肥、芜湖相比相对偏小。2017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前5位的地级市分别为:合肥(占比20.9%)、芜湖(占比14.3%)、蚌埠(占比7.3%)、安庆(占比6.9%)和滁州(占比6.7%),滁州的工业规模和合肥、芜湖相比差距相对较大。二是滁州的龙头企业偏少偏小。滁州的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1个,5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6个,缺乏一批支撑能力强的大企业群体。
2. 产业集聚效应不强。产业集聚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并获取竞争力的主要形式,它能够通过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要素资源充分共享,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滁州工业的产业集聚效应不强,主要表现在除智能家电等少数产业外,大部分制造业存在着关键配套环节缺失的问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协同效应。
3. 县市区发展不平衡。从各个县市区来看,滁州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滁州市经开区和天长市工业体量大,总量占比近50%,其他区域板块总量偏小。
4. 产业层次水平不高。滁州目前的传统工业占比依然较高,增加值率偏低。滁州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在区域分工体系中的位置较低,缺乏高端制造业。
5. 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创新平台数量少。2017年,滁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只有127家,占全省比重只有5.7%,合肥高达30%。二是研发投入不足。2017年,滁州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537家,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只有451家,占比仅为29.3%。R&D经费投入为26.4亿元,研发强度只有0.86%,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三是人才支撑不足。高层次人才“招不来”和“留不住”的困境并存,本地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6. 要素保障力度不够。一是部分企业受运营成本上升影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2018年以来,受去产能和环保政策影响,钢铁、煤炭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上用工成本刚性上升,滁州的汽车、电子设备、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承受一定的运行压力。二是用工流失率高。比如,电子行业、家电行业的用工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特征,工人的流动性较大,流失率较高。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靠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能够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数量较少。
三、工业强市助推滁州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招大引强,强化产业集聚
一是充分发揮大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工业由大变强,需要有一批优质项目的支撑。要通过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能够奠定格局、影响长远的大项目,形成爆发性增长。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大力招引总部型、税源型优质企业落户滁州;另一方面要加快申规企业培育,围绕骨干企业育龙头,提升大企业的支撑力和牵引力。二是全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要依托龙头企业和优势资源,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围绕重点产业进行“补链”、“延链”和“强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以园区为主平台,努力推进产业发展基地化、规模化、集聚化。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协同发展
各县市区应根据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战略定位不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搞好产业规划布局。各地在产业布局上,要突出特色,坚持错位发展,选准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推动县市区协同发展。总的来看,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上,滁州目前有三个平台:一是东部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即以苏滁现代产业园、滁州经开区原创科技城、南谯高教科创城、汊河水岸科技新城“一园三城”为主体,重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发挥推进全市工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具体包括定远、凤阳、明光三个县(市),应重点围绕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三是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重点要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做好内部资源优化整合,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发展高端制造,提升产业层次
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要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具体而言,要以“1+8”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形成“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引导和支持各开发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仍是工业的主体、稳增长的主力。要综合运用制造强省建设资金、工业强市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四)聚力科技创新,增强竞争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机制,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二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和鼓励科研院所来滁州创办研发机构,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推动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三是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要围绕重点产业加快推进引博、院士助滁和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招引三大行动计划,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多种引进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应注重本地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安徽科技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学院等高校的作用,加强本土人才的培育。
(五)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支撑
一是聚力企业帮扶。一方面,要以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为重点,持续推进企业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需求,全面落实降成本各项政策,切实降低工业企业的运行成本。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要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尤其是在市场准入上,要进一步地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决策快、审批快、兑现快”作为滁州的核心优势,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四最”的营商环境。三是强化金融支持。一方面,要常态化的开展银企对接,建立重点企业和项目的融资调度机制,充分发挥“政银担”、“税融通”、“滁科贷”的作用,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或者直接上市融资,支持各县市区、园区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工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祥安.新常态下加快滁州经济社会发展[J].滁州论坛,2016(02).
[2]吕小瑞.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以滁州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7(06).
[3]宋迎迎.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4]张航燕.当前工业经濟形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8(21).
[5]王恩奉.转型经济期安徽制造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47).
*基金项目:2019年度滁州市党校系统科研项目“滁州市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CZDXKT201914)。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