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系
儿子今年将满7岁,读小学二年级。从伦敦3月底封城起,学校就停课了。几个月来,英国公立小学面对疫情的反应,则完全是挑战想象力的。
封城一周之后,我们才从家长群(并非学校正式通知)里得知,学校会发放下一周的学习资料,但需要家长去领,然后回家自行辅导。
无奈之下,忍着不满,冒着感染风险去了学校接待处把资料领回家,开启了“自学模式”。“自学”要持续多久?如果遇到问题是否有老师可以网上解答?完全没有说明。
直到居家第二周,我们才知道,学校准备就让孩子们在家自学了,课件还需要家长每周去领,学校不但不提供网课,甚至都没有安排老师答疑解惑。
疫情发生后,英国政府第一时间宣布了对“关键岗位”进行补贴,中小学教师就在其中。政府重视教育,当然是值得点赞的好事,但实施到基层学校,却有些变了味。作为家长,我们的感觉是,老师呆在家里,就可以领取纳税人埋单的8个月全额工资,而他们提供的服务,似乎只是复印一些课件。
反观国内,中小学校不但在全民宅家期间提前录制了网课,分批复学之后,更是一边常态防疫,一边照常教学。两相对比,两个国家的教师敬业程度和教育管理水平,高下立見。
更糟心的事还在后面。因为家长每周就靠几页纸的课件自行发挥,常常跟“神兽”发生冲突,弄不好就鸡飞狗跳。所以疫情期间,基本过着连哄带威胁,熬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好不容易盼到疫情缓解,政府宣布说,中小学6月1日复学。但高兴了没两天,情况又变了。复学遭到了全英教师的集体抵制,原因是疫情期间人手缺乏,学校怕是很难保证教师和学生的社交距离。
于是事情又“黄”了。几番谈判之后,妥协的结果是,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先复学,其他年级暂缓。逻辑也是新鲜——据说是这两个年级的孩子“好管”:一年级的听话,六年级的懂分寸。其他年级的嘛,不好带。
也算是个进步吧,我安慰家人说,试下来没问题的话应该就可以复学了。
就这样又盼了10多天,等来的消息却是:今年上半年不开学了!原因居然又是老调重弹——担心都回校难以保证社交距离。
作为家长,我想说的是,如果担心学生太多,是否可以把一个班分成两个班轮流上课,至少让孩子们一周能学习两天?又或者,让已经休息了几个月的老师取消部分暑期休假,给孩子们补点课?
办法一定是有的,但是一切都没有答案。
这次疫情中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在“优质教育”盛名之下,基础教育流于“懒政”的英国。说到底,复工复学的安排,不能“拍脑袋”,而是应当基于科学分析,敢于精准管理,并参考先行国家的经验,尽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