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勖
摘要:文章以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随后以此为依据,论述了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与积极影响,接着结合相关的数据,对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劳动;年龄;人口变动;经济发展;影响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及相关变动往往会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因此劳动年龄人口变动通常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加明显,通过探讨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更有利于保证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减少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变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发展趋势
首先,从劳动力数量来看,当下我国劳动力数量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我国劳动力数量为5.031亿人,在2015年,劳动力数量达到峰值,具体数值为7.871亿人,之后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2017年我国劳动力数量为7.867亿人。劳动力总供给量的减少被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人口变动进入了“刘易斯拐点”,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这一观点当前仍存在一些争议,究其原因在于,“刘易斯拐点”原意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的结束,但由于受一些制度限制,比如城市户籍制度,中国城市化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总体而言,虽然中国劳动力减少是不是“刘易斯拐点”仍存在争议,但中国劳动力数量整体确实是处于下降状态。另一方面,从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2018年,我国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比2017年下降470万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正逐渐向老龄化趋势方向发展。
二、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与积极影响
经济发展实际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人口劳动力影响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从上述劳动年龄变动发展趋势来看,劳动年龄变动主要对经济发展带来以下影响:
一是对消费与投资的影响。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在退休之前,更加倾向于储蓄,劳动年龄人口与居民储蓄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当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储蓄率自然会降低,随着储蓄的降低,根据投资理论,会导致投资成本增加,从而抑制投资,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是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带来的影响。少儿人口主要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以教育支出为主,而老年人口主要的公共需求以养老支出为主,当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必然会进一步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同样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三是劳动年龄人口呈老龄化方向发展对于经济发展不完全是负面影响,还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比如会进一步促进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更多经济发展机遇。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劳动力稀缺性也会日益凸显,从而会提升劳动要素价格,倒逼企业不断朝着科学技术研发、提升资本效率的方向转型,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劳动力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人力成本变高,资本回报率会降低,这会促进资本朝着回报率更高的地方转移,资本区域流动性增强,尤其是国际资本流动性增强,有利于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带来更多经济发展机遇。
三、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实证分析
第一,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变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选择以下内容作为模型变量,分别是:劳动人口年龄比例、资本状况、技术状况与经济发展状况。其中资本状况采用Kt=Kt-1(1-δt)+It进行资本估计。而技术状况则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技术水平衡量,并采用增长核算法对TFP进行计算。经济发展状况则采用GDP进行衡量。
经济的发展状况一般由技术状况、资本状况与劳动力所决定,考虑到经济社会因素的滞后效应,为了更加方便对相应指标间关系进行能弹性分析,在解释变量选择方面,文章选择了第t-l年指标,构建的公式模型如下:
Gt=α+β1Lt-1+β2Kt-1+β3Tt-1+εt(1)
在(1)式中,Gt指的是第t年人均GDP的对数增长率,Lt-1指的是为第t-1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对数值。Kt-1指的是第t-1年人均资本存量的对数增长率,Tt-1指的是第t-1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数增長率。βt指的是变量的弹性系数,t=1,2,3。
在公式(1)中采用1990~2013年相关经济、科技、人口等数据进行回归,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从中得到回归结果如公式(2)所示:
Gt=0.151+0.290×Lt-1+0.126×Kt-1+0.821×Tt-1(2)
从上述公式我们能够认识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每上升l个百分点,那么人均GDP增长率将会随之增长0.29个百分点。从1990~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平均每年增加,受这一变动因素影响,我国人均GDP累积增加。
第二,劳动年龄人口产业结构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发展、资本、劳动力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尤其是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变动与就业人口变动成正相关,因此文章依托于就业人口产业结构分布,来研究劳动年龄人口产业结构分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规模作为因变量用Y表示,自变量用X1,X2,X3表示,具体代表的是在第一、二、三产业中就业人口分布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4》,并采用1978~2013年时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回归方程公式如下:
Y=C+αX1+βX2+γX3(3)
在(3)式中,代表的是常数项,α,β,γ代表的是第一、二、三产业人口数对经济的弹性。经回归计算,得出结果如下公式所示:
Y=368386.134-18.889X1+19.860X2+4.766X3(4)
从上述公式结果来看,仅仅在一定限度内,第一产业人口数增多有利于经济发展,但随着第一产业人口数持续增多,反而不利于经济整体发展。而对于第二、三产业而言,随着就业人口的增多,对于经济整体发展均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并且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多对于经济整体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更多。
《中国统计年鉴2017》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在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员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基于此,为更好的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针对第一产业,则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大力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实施规模化农业生产,同时针对于工业产业发展,需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创新,不断提升工业产能。除此之外,还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未来随着劳动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需要围绕老年人口需求,大力发展服务产业。
第三,劳动年龄人口不同年龄组比例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为更好的获得连续数据样文章针对劳动人口分成了如下三组,第一组是为青年劳动年龄人口,年龄分布为15~39岁;第二组是中年劳动年龄人口,年龄分布是40~49岁;第三组是老年年龄人口,年龄分布为50~60岁,数据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2014》。建立以下公式:
η=λ+αX1+βX2+γX3(5)
在(5)式中,η代表的是人均GDP对数的增长率;λ代表的是常数,α,β,γ代表的是15~39岁、40~49岁、50~60岁劳动年龄人口对数比例对经济的弹性;X1,X2,X3代表的是15~39岁、40~49岁、50~60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对数比例。经计算得出结果如下公式所示:
η=-21.955+9.479×X1+4.433×X2+7.063×X3(6)
上述公式回归方程拟合优度R是0.674,由此可以说明回归方程有着非常好的拟合度,虽然模型回归系数并不显著,但从而回归方程中我们能够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可以看年龄段,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对经济增长仍有着不同的影响程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5~39岁年龄段的人口,50~60岁年龄段人口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次之,40~49岁年龄段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对经济发展影响程度最小。
四、应对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积极转变现有的人口观念
一是要国家政府转变人口观念,在全面推进二胎政策的同时,针对个别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也应逐渐尝试开放“三胎政策”。二是地方政府要转变人口观念,当前针对较大的城市,在人口政策方面依然以控制城市人口数量为重点,面对城市人口增长,依然持有消极的“人口负担论”,而不是“人口红利论”,但当下我国城市仍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需要积极转变上述人口观念,做好城市合理规划发展。三是个人也要转变人口观念,当前一些大城市“丁克”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很多年轻人认为生孩子会拉低自己的生活品质,因此不愿意结婚,结了婚也选择丁克。个人需要积极转变这一狭隘的观念,生孩子所产生的消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自身一种长远的投资,养育孩子本身就是在投资劳动力与人力资本。
(二)加强鼓励生育的政策力度
首先在国家层面,应全面推行全国性的生育鼓励政策,而当下的生育鼓励政策多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在资金支持方面也是由政府资金支持,但由于地方政府资金有限,产生的宣传影响力度也有所不足,从而严重限制了鼓励生育政策的效果发挥。比如当下辽宁省是鼓励生育政策力度最大的一个省,但也不过是从简化二胎批准程序、增加产床以及医务人员入手,实际资金支持力度不大,因此可以借鉴日本鼓励生育政策相关经验,由国家每年投入3% 的GDP用于支持生育政策推广,从而增加国民生育欲望,提升新生儿出生率。另一方面,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除了盈利,还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其中就包括女性生育合法权益,提升社会生育率。但实际上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承担这种责任,甚至很多企业作出了反向的选择。比如针对女性哺乳期以及产假,国家法律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保护女性生育权益。但一些企业为规避这种成本,在人才招聘上往往对育龄女性带有歧视态度,如此现象不利于改善社会整体劳动年龄结构,只会在“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发展”上“火上浇油”,从长远来看不仅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更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因此需要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鼓励生育政策,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三)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
我国制定劳动人口退休政策的时间是1987年,以當时的医疗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政策制定内容显然很合适,但当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的进步,国人平均寿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针对于“劳动年龄门槛”设置方面也应做出一定的改变,通过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的不利影响,弥补我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减少劳动力欠缺对经济增长发展的制约。但延长老年人退休政策实际推行必然会遭遇重重困难,在实际进行政策制定时,需要保持谨慎态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延长老年人退休政策稳定顺利推进,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更好发展。
五、总结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且消极影响明显大于积极影响,这就需要加强对劳动年龄人口变动的分析,并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有效消除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积极影响,从而有效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稳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婉静,武康平,田亚峻.劳动力年龄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9(01).
[2]王淑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交际,2019(13).
[3]肖祎平,杨艳琳.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17(04).
(作者单位:北京宏晨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