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飞
韩雨浓
街道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人们感受一个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街道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一个城市印象的好坏,尤其是历史街道。为迎接2018 年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莫斯科市从各个方面对城市的街道进行了整治,包括建筑、绿化、公共设施等。通过相关整治措施,莫斯科历史街道的公共空间品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顺利迎接世界杯的同时,也使莫斯科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真切地感受到了整治后莫斯科历史街道的魅力。
俄罗斯主办的2018 年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 年6 月14 日至7 月15 日在其境内11 座城市中的12 座球场内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俄罗斯境内举行。举办世界性赛事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一个国家的交通、旅游以及体育基础设施来说都意味着巨大挑战。世界杯足球赛为俄罗斯诸城市带来了32 个国家的足球队以及大量客队观赛球迷,这也成为推动俄罗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迎接此次世界杯,莫斯科在城市改造与环境整治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从2011 年起,莫斯科每年举办城市论坛,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筑师和城规划师与俄罗斯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开发商、学者、公民,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多领域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相关的城市问题。其中俄罗斯总统普京、著名建筑师雷姆 · 库哈斯(Rem Koolhaas)等重量级人物的多次出席,体现出论坛的重要性。他们均在论坛上发表了关于莫斯科历史城区改造的意见,希望通过城市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推进老城区的改造设计,为世界杯期间来莫斯科的游客们提供更好的城市体验。
这一系列城市论坛的举办不同于以往,它的诉求是在2018 年世界杯之前改变莫斯科老城区的城市面貌,改善街道上人们的游赏体验,将莫斯科老城的街道改造成一个“全新的”历史博物馆。实际上,早在获得世界杯主办权之前,莫斯科城市的一些改造项目就已经在朝这方面努力,如花园环路、卢日尼基体育场翻新、高尔基公园翻新、车库博物馆、“我的街道”项目等都表明了城市致力于改善公共空间、改变老城面貌的决心。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超越了主办世界杯的需求,而成为一种责任。
在2018 年的城市论坛上,库哈斯与莫斯科市长谢尔盖 · 索比亚宁(Sergey Sobyanin),以及建筑师伊丽莎白 · 迪勒(Elizabeth Diller)一起讨论了莫斯科城市发展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其他大城市间的异同。库哈斯表示,莫斯科是“欧洲唯一的巨型城市”,它位于广袤的领土上,有着厚重的城市历史,规模也与西欧城市完全不同,它的历史应当被尊重,街道记忆与格局应当被恢复。普京也着重强调了莫斯科的城市转型,特别是在历史街区改造这一方面与库哈斯的思想达成了一致。同时,普京还提到了许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包括把这些街区改造的经验与方法带到全国各地,以复制莫斯科的成功。[1]
世界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莫斯科老城区的改造设计。但从城市角度看,其好处不仅体现在世界杯期间,更体现在今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下文介绍的主要是莫斯科老城区街道改造案例中的成功经验。
莫斯科建城至今已有870 多年历史,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18 世纪,城市初步形成了环形放射状结构。19 世纪初期,随着城市的发展,莫斯科建成了林荫环形路,这条环形路将城市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19 世纪中后期到二战前后,莫斯科陆续建成花园环路和一系列卫星新城,满足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空间新需求。1997 年,莫斯科环城公路建成,城市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城市空间范围得到极大扩张。
莫斯科这种环形放射状发展结构模式在当时城市的扩张阶段十分有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按照规划,这种放射状的结构将城市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有自己的发展中心,工业区将逐步从城市中心迁移出来,同时拓宽城市道路,建设相应的地铁交通与之发展相适应,以达到疏散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目的。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并没有达到规划中的效果,工业区仍然停留在城市中心,有些甚至逐步扩大,占据了居住区中的绿地,使古城的历史格局和规划结构存在被破坏的潜在可能性。现代交通工具的产生和城市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道路被不断拓展,城市交通方式甚至也被改变。街道的拓宽也导致街道两旁历史建筑的破坏和历史树木的砍伐。这些都是莫斯科历史街道更新需要面对的问题。
莫斯科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在一些时期忽视了城市工商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内在需求,在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以及城市治理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各种“大城市病”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人口过度集中等,使其迈向更高水平世界级大城市的目标受到种种制约。在此发展模式下,历史街道中的问题更是突出,历史建筑不断被破坏,历史街道也一点点遭到侵蚀。
为解决这种城市问题,莫斯科的专家们从苏联时代后期就开始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历史街区和文物建筑的措施。20世纪40—60 年代,苏联政府出台了保护历史建筑的法律,同时也修复了部分二战中被毁坏的文物建筑。莫斯科于1999 年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建筑、改善居住条件、完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着手,致力于构建舒适安全健康的城市环境[2,3]。
对于莫斯科历史中心区来讲,有两个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一是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二是要扩大首都的城市功能。因此应强调对原有建筑的改造和复原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莫斯科历史街道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期间历史街道保护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令人欣慰的是,从苏联到俄罗斯,政府对于历史街道的保护工作一直都在持续进行中,近些年来效果较为显著。
莫斯科的经验认为,中心历史城区的规划和保护工作重点应是保护,一味的加宽道路、增加路网密度,只会增加车流量。这不仅不会缓解历史街道的拥堵问题,反而会使其越来越拥堵,影响城市风貌。因此中心城区的修缮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呼应,重点落在文物建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特别是历史街区乃至街道的保护。
莫斯科的新规划中,作为城市交通载体的街道以及街道两侧的建筑成为重点规划设计对象。这些改造设计不仅修复了历史街道的城市风貌,而且通过减少车流量改变了历史街道交通拥堵的现象。2018 年世界杯对于莫斯科的历史街道来说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老城区将以此为契机焕发活力以迎接世界各地的人们。
街道是城市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历史街道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2013 年2 月14 日,在莫斯科市长领导下的公共空间发展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丹麦著名城市规划师扬 · 盖尔(Jan Gehl)参与了此次会议,并展示了其对城市街道空间的设计理念,即尽可能将城市街道改造为供人们活动的公共空间。在世界杯之前,俄罗斯Strelka KB 事务所根据扬 · 盖尔的建议,完成了对莫斯科城市街道的改造规划导则的制定[4]。根据此导则,莫斯科中心城区的各个街道完成了一次蜕变。下面以莫斯科历史街道中的几条主要街道为例说明此次改造的过程与效果。
姆亚斯尼特卡亚(Myasnitkaya)大街(总平面图见图1)是世界杯期间游客参观的主要街道之一,其改造设计由LAARDI事务所完成。“这条街历史悠久,街道两侧分布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如佩罗夫(Perlov)茶馆、狮子屋、切尔特科夫住宅(Chertkov House)、中央消费者合作社大楼(Tsentrosoyuz Building)等。”[5]因此在改造时特别注重人在街道上的行走体验,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设计。
图1 姆亚斯尼特卡亚大街总平面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人行路(总图黄色区域)用大块的花岗岩石板旋转45 度角铺置;沿街立面前的区域(总图淡橙色区域)和走道边缘区域则采用较小的花岗岩铺地石平直铺装(图2),起到视觉上的对比作用,与人行道相连的区域采用平滑的斜坡处理,颜色上较其他行人路深,起到视觉上的提醒作用。花岗岩的材质较为粗糙,防滑以保证行人的安全(图3)。“相较于改造之前,姆亚斯尼特卡亚大街设置了非常多的人行路,街道上的司机也随着这些人行路变多而更加小心翼翼地驾驶,时时刻刻都在谦让着行人。”[5](图4)
这条街道是以行人为主的典型历史街道,不仅拥有高质量的石砌铺装,道路两侧还增加了较多的商业服务设施,如手工礼品商店和咖啡馆,这些商店的橱窗与街道的座椅设计相结合,为来观看世界杯的游客们提供了充足的娱乐与休息场所,体现着设计者对行人的关怀(图5)。
街道上,人行路与车行路通过色调区分开来,人行区域旁边专门设置了座椅和遮阳伞,富有肌理感的路面铺装配合两侧建筑的材质肌理,形成了既有历史感又亲切宜人的街道景观(图6)。
减少历史街道中机动车的数量不仅能够大大增加街道的安全性,也能够使来看世界杯的游客及行人们有更多的活动空间。重新划分历史街道的路权能够有效减少机动车的数量,是莫斯科街道改造的一个重点。
莫斯科中央儿童商厦(图7)开业于1947 年,当时不仅是苏联,也是欧洲最大的一家儿童用品商店。世界杯期间,这里也是游客携带孩子家人必到之处。中央儿童商厦街道的改造由玛莎 · 施瓦茨(Martha Schwartz)事务所领衔设计,改造充分考虑了使用人群的特点,在划分路权方面有一定代表性。
商厦北边的街道在改造之前为双向单车道,经过此次改造,这条街道重新划分了路权,仅允许自行车与行人通行,并增加了绿化与树池座椅。机动车行车路线绕过这里,在满足游客休闲需求的同时,还能确保儿童及家长的安全。
商厦西侧没有设计更多的人行路,但步行空间却通过缩减车行路的宽度而得到了增加。“设计师重新平衡了商厦西侧的普什那亚(Pushenaya)街道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关系,减少了车行道宽度,增加了人行道宽度,同时还新增自行车道……”[6](图8,图9)世界杯之前,24.4 m 的街道中,机动车道宽11.4 m,约占道路总宽度的一半,两侧各有2.5 m 的停车位与4 m 宽的人行路;世界杯之后,机动车道缩减到7.9 m,仍可保证双向车辆的行驶,同时保留了两侧2.5 m 的停车位,在靠近儿童商厦的一侧,在保留4 m 宽人行路的同时,拓展出了2.5 m 宽的自行车道,自行车道与停车带之间预留出了1 m 的绿化隔离带,保证自行车的交通安全。
以这样的处理方式平衡路权,使街道依然能够保持畅通,满足交通功能要求,新增加的自行车道与隔离带有益于莫斯科老城区慢行系统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世界杯期间机动车的噪声对街道两侧游客与行人的干扰,打造出一个更舒适安逸的历史街道。
重新划分路权后的街道,在细节上也有着充分的考虑。材质上选用花岗岩石球分离车行道和人行道,“并用暗色的花岗岩铺地标识车行道”[6],保证安全也方便行人视觉上的区分。花岗岩的材质与两侧道路和街道建筑立面的材质相呼应,街道景观沉稳庄重,塑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图10)。
绿化是街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而塔甘斯卡亚(Taganskaya)大街和特维尔(Tverskaya)大街的优化改造项目以恢复和增加街道绿化作为设计的主要内容。另外,前面介绍过的中央儿童商厦街道改造项目中,街道树池的改造设计方案也可圈可点。
(1)塔甘斯卡亚大街优化改造项目
在世界杯之前,塔甘斯卡亚大街(总平面图见图11)两侧全部为硬质铺装,基本没有绿化,街道显得呆板而无趣。塔甘斯卡亚大街优化改造项目由Strelka KB 与VEGA Landskab 两个事务所合作完成。“根据‘我的街道’这项基于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进行的民意调查,塔甘斯卡亚大街地区66%的居民希望街道上能有更多的绿化来丰富街道景观。为了满足居民的愿望,设计师在街道两旁新种植大约100 棵树”[7],为街道提供了更多的绿色景观,同时也与街道中心的绿化区相呼应,形成了一条绿色景观长廊(图12),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景观视觉体验。据VEGA Landskab 事务所解释,世界杯过后,整个1.2 km 长的朗斯街连同中心绿化将继续为市民服务,这是一条更适宜人体尺度的生活街道空间。
塔甘斯卡亚街道也有一些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在地面种植树木的场所,为此设计了特殊的混凝土树池(图13),让树木可以在45—50 cm 深的树池土壤中成活,“这些新种植的树木,未来枝叶会延伸到广场上方,为过路的行人创建一个绿色‘天棚’。”[7]从道路剖面透视图(图14)中可以看出,增加树池一侧的人行区域比较宽敞,为行人营造了舒适的街道步行空间。种植完成后的街道,树木的色彩与两旁的历史建筑相呼应,温暖而宜人(图15)。
(2)特维尔大街优化改造项目
特维尔大街(总平面图见图16)的优化改造项目由俄罗斯Strelka KB 事务所设计。此街道两侧在1947 年就种满了菩提树[8],但在20 世纪90 年代后由于拓宽街道,这些树木被砍伐。设计团队于世界杯前,在街道上重新种植了大约130 棵菩提树,打造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菩提树大道。菩提树被种植在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树池(图17)中,这种树池既能够保护树木的根部,也能够抑制根部的无序生长,唯一要做的只是每年春天灌溉[8]。这些新种植的树木为街道增加了绿色的景观元素,与街道尽头的红色教堂交相辉映,恢复了历史老街的样貌,唤醒了人们的回忆,同时又使得整个街道显得绿意盎然(图18,图19)。
(3)中央儿童商厦区域的街道树池改造
中央儿童商厦北侧街道在前文所述划分路权的基础上也重新种植了树木,并增加了树池。树池简洁而朴素,树木实际上被种在树池下的土壤中[6]。树池结合座椅进行设计,有多种变化形式(图20)。这种设计也呼应了最初的设计概念——将“交通街道”转变为适宜儿童玩耍和行人驻留的“休闲街道”。
除了以上历史街区街道案例的改造外,设计团队还分析了600 多条莫斯科的城市道路。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一些莫斯科步行街道改造与更新的方法。这些设计方法在保留街道特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仅适用于某条特殊的街道,也可以作为历史街道改造的通用原则而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中心城区街道的交通改造是莫斯科城区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0 世纪90 年代,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莫斯科市中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交通枢纽,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不受管制的停车场。交通问题的压力逐渐使街道这个城市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元素逐渐丧失活力。而城市历史街道活力的恢复,也离不开对街道所承载的城市交通功能的重新梳理。
中心城区道路的改造旨在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改造鼓励人行路的铺设与拓展,以减少机动车在道路上的流动,通过公交地铁的建设来减少车道、部分双行车道改为单行,将车的城市变成人行的城市。这样的改造为游客提供干净整洁、适宜步行的街道,方便人们由街道到街区更好地亲近这个城市,了解这个国家。
舒适与宜人的街道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处理好每个细节。在将街道定义为“人的街道”,将街区定义为“步行街区”的前提下,如何为人提供一条舒适的街道成为设计的重点。这不仅需要将路权重新划分、扩大人行区域,还要充分考虑街道设施如何更好地为行人服务。此外,道路两侧的界面也要重新设计,使之保持和谐统一。其方法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街道路权的重新整理与划分
莫斯科城市中心街道路权的重新划分与树木的种植是结合在一起考虑的[9],以图21 所示特维尔大街为例,在未改造之前,街道总宽37 m,其中左侧人行道2 m,右侧1.5 m,人行道较窄,仅用于快速通行。靠近两侧人行道的是两排停车位,中间的33.5 m 全部为机动车道。这条街道改造的原则是拓展人行空间,缩减机动车空间,同时在车行道的两侧增设自行车车道,自行车道与人行道路之间用绿化分割,人行道上增设公共座椅等设施。改造后,两侧人行区(包括绿化)各10 m,自行车道各1.5 m,机动车道14 m。这样,既行人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人行道,也为道路旁边的商店提供了室外放桌椅的用餐空间,更容易吸引顾客停留。人行道上的座椅可以给人们的停留和交谈提供了公共空间。
(2)轻轨的引入与街道设施的齐全设置
莫斯科中心城区的部分公共街道,两侧商业店铺较多,车辆较多,道路拥挤不堪。建筑师在这些街道中引入了公共交通工具——轻轨(图22),以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入了轻轨的街道空间布局,充分考虑了人与两侧历史建筑的对话,强调历史街道中人的公共利益。街道两侧设置进入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利用地下空间扩展了公共空间的容量[9](图23)。
(3)步行街的改造
世界杯前后,莫斯科步行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心城区的一些街道改造成步行街道,作为城市慢行系统的一部分,完全禁止机动车的通行。改造后的步行街重视街景的视觉质量,安装了公共座椅等休息设施供行人停留与休息,对街道上的照明设施和公共服务亭等统一标准,方便批量生产和高效使用(图24),同时引入绿色景观(如树木、景观花盆等),打造绿色宜人街景。在铺装上,保证路面平整均匀的同时,铺装风格避免单调乏味。同时“延长两侧店铺的营业时间,鼓励人们在街道上的活动,提升步行街整体活跃度”[9]。
(4)沿街界面的统一
对于街道两侧的建筑,设计团队规范了立面改造原则:保持历史建筑的原风貌,避免广告牌和一些商业标志遮挡建筑。其按照规范原则将现有商业标志分为可接受的、暂时可接受但未来应该更换的、必须拆除按照改造原则更换的三种[9]。道路两侧没有浮夸的广告牌,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了的标志,商店前侧设置了专门的休息区,并以鲜花作为装饰来配合街道两侧的界面,大大提升了街道品质(图25,图26)。
对于历史街道的保护,设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将现有的历史街道完整恢复,二是新旧建筑如何完美融合在一起。
(1)恢复历史中心
早在20 世纪初,莫斯科旧城的改造就以延续历史为目标,但是到20 世纪80 年代,莫斯科旧城改造进度较为缓慢,缺乏整体性的方案,效果不明显。到20 世纪90 年代,老城区的问题逐渐增多,交通拥堵,居民生活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借世界杯的契机,莫斯科市政府终于决定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2]。这次改造中,老城区的1 000 多个历史建筑得到了修复。部分重要古迹不置入现代功能,严格保护其免受破坏;一些非重要古迹则以修复和清理立面为主;一些20 世纪20—60 年代被拆除的历史建筑被复建。
经过改造,莫斯科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更加通畅,老城区历史中心的地位得到强化。
(2)历史街区的新旧融合
俄罗斯对于古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法律非常严格,历史街区中新加建或改建的建筑物的体量、材料和质感,均被要求与老街区保持一致。
前述世界杯前制定的莫斯科城市街区的改造规划导则所涉及的建设项目大致分为三种:在历史街区和广场建设的新项目、在历史街区之外安排的新项目,以及历史街区的修复[3]。无论哪种项目,新建筑都必须与历史环境形成良好的空间关系。不仅要保护好历史建筑的轮廓线,还要保护好建成环境的历史风貌。所以,建筑师在历史环境中进行改造或新建时,需要以职业的责任心,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妥善设计,以保证古建筑与历史风貌街区的完整性[4]。
下文将把莫斯科世界杯前历史街道改造诸项目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完成于2011—2016 年的3 个典型历史街区及街道改造项目,即澳大利亚堪培拉宪法大道(Constitution Avenue)景观改造、比利时圣尼古拉(Sint-Niklaas)车站街(Stationsstraat)景观改造和斯洛文尼亚塞尔杰(Celje)老城市中心改造项目进行对比,以更清晰地了解莫斯科诸项目的特征所在。
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宪法大道是堪培拉整体规划中最重要的城市干道之一,也承载着堪培拉密度最高的商业和住宅区的基础交通。2012—2016年,宪法大道按照简·欧文景观设计事务所(Jane Irw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设计方案进行景观改造。与莫斯科街道改造类似,宪法大道的设计主旨也更强调对路权的重新划分以及对行人的关怀。改造后的宪法大道为双向多车道,每条车道间隔以1 m 宽的交通岛并种植小灌木。人行道被拉直并拓宽,并在人行道边设置休息座椅。路边设有停车位,解决了一部分的道路交通问题[11]。但此项目与莫斯科的街道改造也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后者以还原历史街道为主,重在呈现城市的历史感;而前者则更强调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在当代的重塑。
相比之下,比利时圣尼古拉的车站街景观改造项目与莫斯科街道改造具有更高的相似度。此项目由比利时斯威克(Sweco Belgium)事务所于2013年设计。车站街(图28)是比利时圣尼古拉城市中心的一条历史商业街,它位于大市场(Grote Markt)和火车站之间的中轴线上。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和居民生活质量,材质的选用、绿化区的设计、旧地块的改造成为街道设计的重点(图29)。这条街道与莫斯科街道的设计主旨几乎是完全相同的:街道的铺地采用精心挑选的四色花岗岩混合材质与青砖搭配,使用者会有较好的舒适度;街道中包含了停车区、装卸区、绿化区、广场和台阶、街道设施等,满足人车的双重需求;设计重视绿化景观,在街道中间和两侧都种植了很多的绿色植物[12]。
赛尔杰是斯洛文尼亚第三大城市,2011 年启动的赛尔杰老城市中心改造项目包括老城区的四个不同的公共广场(其中一个有待更新)和两条主要的步行街的改造,由斯洛文尼亚的卢兹事务所(LUZ d. d.)主持设计。这个项目与莫斯科街道改造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强调对场地特有场所精神的把握,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细节设计与特定地点的契合性。特定的历史街道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符号与历史色彩,这条街道的改造在细节上尤为注重。人行路的铺装种类较多(图30),两条主要街道交汇处恢复星形铺装,使人想起塞尔杰盾形纹章的图案[10](图31)。“在现代化的细节上都淡化了华丽的色彩,以免分散人们对历史环境的注意力。”[10]相比之下,莫斯科在世界杯前对历史街道的改造设计强调在详细的改造规划导则控制下细节的通用性和可推广性,在对具体每条街道历史独特性的深入挖掘以及对细节的更精准把控方面有所欠缺。
此次世界杯前对莫斯科历史街道的改造在功能方面通过重新分配路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车问题,着重恢复了老城区街道的历史传承,给游客们带来了与以往不同城市体验。但也有很多不足。除了前文已提及的,设计因其通用性和可推广性而在历史的挖掘和细节的把控上有所欠缺之外,在重新划分路权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考究,如人行路权与机动车路权的尺寸多少以何为依据划分,停车位的数量是否设置合理等。面对今后街道使用强度和街道生活特征的可能变化,如何更灵活地因应,也是对设计和城市管理的双重挑战。
莫斯科历史街道的改造设计工作是为迎接2018 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成功举办而进行的城市整治与修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大都市莫斯科适应当代的生活形态,对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街道在城市中的重新定位。通过梳理城市交通、创造舒适宜人空间,以及保护建成环境的历史风貌等手段,大大提高了莫斯科历史街道的空间品质。由于这一系列历史街道改造项目规模庞大,参与设计的机构较多,为了保证整体可控,各项目均在统一的改造规划导则指导下进行,具体的设计更强调通用性和可推广性。
莫斯科在20 世纪中叶曾经是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照。在当代全球化逐渐深入的前提下,莫斯科历史街道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各大城市有一定相似之处。而世界杯前对莫斯科历史街道进行的改造,作为以重大事件为契机,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大规模城市历史街区和街道改造,与中国当代的城市改造有很强的可比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中国历史街道改造工作应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