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研究

2020-07-14 17:28陈晓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

陈晓坤

摘 要 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他们是最早、最直接接触信息技术媒体的一代人。他们利用网络能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麻烦,还利用线上信息资料去探索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已经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习惯。本文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主题内容。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所谓新媒体,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个体机型的配合,在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网络形式的贯穿下,利用了现在的先进数字技术,向社会上的人们提供服务和信息的传播途径。从空间上来看,“新媒体”是指这个时代与“传统媒体”相对立的,以无线网络技术和数字压缩为基础,发挥其大容量、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并且突破了地理界线并最后实现了全球化联系的胜利。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多媒体工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从网上获取信息和发表观点的渠道也日益更迭。从“浏览器网站”到“微博”、“知乎”,新媒体似乎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1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渴望关注、充满活力、个性鲜明的一个群体,而新媒体又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效率性、平等性和生动性的特征,这些都是能够牢牢抓住大学生的注意力的地方。借助这一点,教师应适时地调整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如果需要将教育内容与现在的新媒体相结合,那么就需要建立一个成熟的网络教育服务系统,通过这样完善教育形式,让新媒体服务于教育,并能发挥它传播的时效性,促进它对当代素质教育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在网络社交工具上沟通已经成为当代学生上网最常做的事情,他们一连上网络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微博、微信、QQ等进行聊天。其中又有16.3%的大学生第一个打开知乎首页、豆瓣等,网上交流和合作是现在大学生新型的交往方式。与此同时,新媒体同样也在改变着我们学生的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因此,现在相比起以前的大学生, “90后”对人的信任感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网络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现实生活的不信任感。对此,我们能做些什么?反思和行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2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优势

2.1新媒体多元化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养分

在传统的信息时代,大学生接收灌输式学习,方式较为单一。新媒体时代有活跃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多元化的网上供学生学习和运用。有网络情况下,大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且完善合作和创新意识。由于信息传播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信息资源又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这一特点对大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接收信息、传播、分享网络信息资源大有益处。如中国大学MOOC网站,打破了传统一校一式的上课方式,人们通过传统媒体获得的信息往往是单向的,有了新媒体的加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现如今也可以和清华、北大的学生共同上课,享受同等的教育教学资源。这种“新”、“旧”模式的碰撞,有利于大学生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异成果。

2.2借助新媒体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

伴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教师应该要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和警惕起来。接受“思修”、“马原”等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这种发展趋势同样是在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各高等院校还出现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如论坛、网站、微信朋友圈、QQ群等。例如,共青团中央为深入组织引导大学生进行学习,加强了对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持续宣传和引导,举办了 “青年大学习”等建设性的思想活动将原本可能“枯燥”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娱乐方式更好的动员、带领、引导广大青年在奋斗中实现价值。

2.3新媒体对高校人际关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的高频率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需求,因为其拓宽了他们的人际关系面,还加强了他们與朋友亲戚之间的联络。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通过上网来寻求关心、理解和尊重。相比面对面的交流,人们更喜欢藏在互联网背后做一名“操控者”。大学生不仅能通过网络结交到不同的新朋友,还能够比以往更方便地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的联系,获得日常生活中因时间空间难以获得的尊重满足、情感交流。同时,大学生借助与朋友的谈心,可以发泄日常生活中酝酿的消极情绪,从而排解心情。

3新媒体对大学生教育的劣势

(1)新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任其肆虐发展,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迷茫状态。首先,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人们在其中既是信息的受益者,也使信息的发布者,因此网络等新媒体上既出现合理、正向的信息,也有虚假、负向的信息。面对丰富复杂信息资源,使得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判断,进而“挑花了眼”。

(2)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工具的运用广泛,像手机这类的即时通讯工具容易使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受到影响。在这个貌似“应有尽有”的新媒体空间中,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不知道的是,这种“满足感”正在一步步的侵蚀他们的精神世界。例如,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带来的精神满足,对生活缺乏兴趣,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与不自信。

现如今的新媒体还在进一步更迭、完善,新媒体的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大,对于大学生而言,新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未来,针对新媒体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何正确的认识、分析、解决这些难题 ,需要各方 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公务员核心能力提升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2] 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团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的方案》的通知[Z].2018-03-09.

猜你喜欢
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