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
【关键词】创新 互联网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322 【文件标识码】A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当今时代,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迅猛发展,决定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会发生根本性变革。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全面创新成为核心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科学思维方法时,特别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创新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全面创新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主题,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工具则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尺,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发生革命。”因此,考察一个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状况,最根本的就是要考察这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工具体系状况。
2015年5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当今时代,互联网科技体系给人类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變革,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带来的生产力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超越了“电气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新时代要求人们按照新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创新思维方式和方法,创新生产的实现方式,创新劳动的组织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就是互联网时代生产力发展所指示的前景。它表明:全面创新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主题。
正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背景和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树立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信息化、互联网技术体系的发展不是生产力在传统技术体系基础上的量变,而是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新质发展;互联网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把生产力发展的新一轮创新要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联系,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信息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唯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这种背景下,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当前,互联网技术体系提出的最为重要的创新要求就是技术应用创新,也就是把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的生产、生活之中。正如过去一切都“通上电”一样,使今天的一切都“连上网”,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过程,是一个更高级、更重要的创新过程,因为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也就是说,互联网科技理论只有落地,才能开花结果,获得实效。而这个理论对象化的过程,需要人们准确把握具体实践中的现实要求,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既智慧又艺术地应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具体情况、具体问题,打通生产与消费全链条,实现全面创新。
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最重要的表现是生产劳动方式的升级换代,即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的生产活动要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平台。例如,农业生产方面,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应用到智能选种、土壤管理、灌溉、施肥等环节,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杂草和害虫、预测正确的收获时间等,用数字化AI技术、传感器等装备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提高智能识别语音命令和操作视觉感知能力,解放人力,提高生产力。又如,工业生产方面,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改造传统机械,使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研发设计、设备控制、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经营销售、系统维护等环节之中,强化生产各环节的融合性,提高生产效率。再如,服务业及社会生活方面,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以及教育、医疗、交通、传媒等各行各业中,设计各种APP应用程序,实现线上办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
我国自2015年起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互联网技术体系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互联网+零售业”以及“互联网+社会治理”等遍地开花。近年来,“互联网+”战略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同推进,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互联网创新中,互联网“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数量不断增多,平均估值大幅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互联网+”促进了数据大连接,大数据驱动行业大融合,催生了众多新业态。互联网新业态、新创造正在强力改变生产和生活的细小环节,人类社会正迅速朝着期待的美好状态转变。
综上所言,首先,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是互联网时代全部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有助于实现互联网平台上经济运行模式的重构,有助于在技术、标准、政策等多个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其次,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是最艰难的创新,它不仅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还需要时代敏感性、前瞻性和艺术性。最后,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有助于实现社会生产和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使人們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享受更丰富、更自由、更舒适、更完满的生活。
第一,颠覆式。互联网经济形态不是传统工业经济形态的延展和扩充,这就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是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的颠覆式创新,而不是旧社会形态内的局部创新。这首先表现为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互联网实现了以消费为主导的生产与消费的一体化。在传统工业社会,生产与消费是两个领域,中间隔着层层中介,生产主导消费;并且,由于信息不能即时即地沟通,消费者的需要无法实现个性化满足。而在互联网时代,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通过互联网得以贯通,体现消费者愿望、理想和审美情趣等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互联网汇聚、分类、呈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可以即时即地沟通、交流,社会生产构建起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体系,消费主导生产,生产直接为消费服务,基于互联网的计划生产正在变成现实。同时,在组织方式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即时即地、方便快捷;使人们之间的劳动协同方式得以更新,由过去金字塔式、指令性组织管理形式转变为扁平式、网络化、平等的自组织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不是局部的、偶然的、零散的创新,而是系统的、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每一个细胞的全面创新;不是单一的实体世界内的创新,而是数字世界与实体世界融合的创新。正如大机器、电融入实体世界,把人类带入工业化资本主义时代一样,互联网融入实体世界,必将把人类带入信息化社会主义时代。
第二,大众化。互联网时代,创新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创新不是只有科研专家、业内权威等才能做到,普通民众也可以做到。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是大众创新,是人人创新。互联网为大众创新提供了可能和现实。创新的平民化、大众化是互联网时代知识、信息即时即地交流与普遍共享的结果。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智能终端等实现了海量信息的快速生产、存储、分析和共享。数据的“在线化”使一切都被记录、分析,数据不断沉淀、积聚,形成了真正的大数据。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即地获取海量知识、共享海量信息,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垄断和知识专享。
互联网为大众创新提供了平台。互联网时代激发了人的创新本能,普通民众的创意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表达和展示。从实践看,高水平的云技术作为公共服务,以足够低的价格和按需生产的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创业企业获得大公司才拥有的计算资源。“创客空间”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大型昂贵设备(数控机床、激光切割、3D打印、建模软件)、场地等,普通民众以较低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专业人士具有的创造条件,创新不再局限于行业内部。
创新主体大众化、平民化,极大提升了创新效率,创新成本变低,创新点却无限多样。积极促进创新大众化,有助于整个国家迸发出巨大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手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互联网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项目编号:2018MYYB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④《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80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⑦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
责编/刁娜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