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改革发展呼唤科学治理

2020-07-14 22:25崔志钰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双高时代

崔志钰

【关键词】职校改革;科学治理;“双高”时代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2-0075-02

职业院校应该拼什么?拼领导?拼教师?拼装备?拼文化?……要拼的实在是太多了,绝不局限于“拼领导”或某一单项的竞争。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是吸引力之争,是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竞争。在这种竞争态势下,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思路、视野、担当、作为,对学校的改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职校治理是一个现实问题

应以怎样的姿态进入“双高”时代,应做出怎样的改变来顺应“双高”时代对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当下亟须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如果将学校的兴衰系于领导身上,一些有眼界、视野、责任、担当以及整合资源能力的领导就能带领学校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一些依靠经验、安于现状、拒担风险的领导自然难以开创新局面。但这种权力集中可能使一些领导为了所谓的政绩、特色而轻易否认、放弃原有好的经验与做法,本该“一张蓝图绘到底”变成了“不断描绘新蓝图”。校领导的意志就是职业院校的意志,这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的教育生态。一些职业院校为什么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为什么不能“永立潮头”,与其说与领导有关,不如说是因为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呼唤一批有创业热情,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学校负责人,更呼唤一套成熟的针对学校负责人的遴选机制,呼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将依靠领导个人力量和智慧的办学转化为依靠众人力量和智慧的办学。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职业院校的领导只有集众人之智,充分发挥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将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与学校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形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才能“众人划桨开大船”。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领导的作用在于大船航行时能把好舵。如果只有领导“把舵”却没有众人“划桨”,船就不可能抵达目的地;同样,如果只有领导凡事亲力亲为的“划桨”,船也不可能快速行驶。

二、职校治理是一个时代命题

职业院校从来不是一个单纯而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多元、开放的办学组织,与行业、企业、政府和各类社会力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不是只靠学校就能独立完成,而是一个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多方利益的交融。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从单一依靠领导的现有体制中摆脱出来,建立一套多方参与的体制、机制,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当前很多职业院校依旧停留在领导“管”的状态,各方(包括教职工)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从而出现诸如校企合作浮于表面、始终无法深入,教师工作消极、教学效率低下,专业与产业吻合度低等问题。

治理本身就意味着多中心的管理结构,建立一套多方参与的决策体系、运行体系是职业院校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的领导不可能是“全才”“百事通”,不可能完全洞悉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更不可能对每个专业的职业岗位、发展趋势明察秋毫。要保证学校的办学紧贴企业、行业需求,需要将企业和行业纳入决策体系中;要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适合每个职业岗位,需要不断跟踪职业岗位的新要求和新变化;要保证每个专业的建设、教学适合生产一线,需要将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纳入专业建设中。职业院校只有从单一依靠领导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凝聚各方智慧,让政企行校都成为办学的主人,才会产生磅礴的力量。

三、职校治理是一个重要课题

推动职业院校由管理走向治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一是因为领导习惯管理、擅长管理,他们在长期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尤其是一些较为成功的领导往往对自己的管理艺术相当自信,很难从熟悉的行为框架中走出来。二是因为治理意味着要打破现有的权力、利益、决策格局,实现权力、利益的再分配,这就需要职业院校的领导具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正因如此,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为职业院校治理提供基本制度供给。制度是治理的依据,治理是制度的实践。除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根本制度外,还应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的多元治理主体、集团或联盟的基本组织架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职业院校办学预警机制等;应积极探寻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专业与产业的联动机制,完善职业院校绩效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供给一方面对职业院校的办学进行外部约束,使职业院校领导在办学过程中理性而不任性;另一方面从制度上对职业院校的办学进行政策激励,鼓励职业院校领导能作为、敢作为、积极作为。这些制度供给在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赋予职业院校领导“有规则的自由”。

职业院校内部同样应设计一套治理规则,这套规则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很多职业院校现有的制度设计大都是一种管理思维,以支配、控制为基本价值取向,制度更多的是一种约束、规范,是一种“冰冷的存在”,即便有激励,也是一种功利的激励。这就很难有效调动学校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激情,领导的作用也很难充分发挥。以调和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就是充分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坚持底线思维、温度思维和积极思维,使制度凝聚了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职业院校的制度不是制订出来的,而是调和出来、协商出來的,调和、协商的过程就是制度落地的过程。这样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执行的“阻力”,凝聚起干事创业的最大合力。职业院校领导不应只成为制度的监督者、评判者,而应成为制度的调和者、修订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我们总喜欢将领导比喻成“火车头”,其实领导只是个“驾驶员”,载着组织的共同愿景驶向远方。火车行驶的动力不光来自“车头”,更来自每节“车厢”,还需要尽可能减少前行的阻力,保证“列车”的快速、安全行驶。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双高时代
“双高”视角下广西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全职妈妈浪费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