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素养”之桨乐游“命题”之海

2020-07-14 16:32陈燕真
考试周刊 2020年55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素养策略

摘要:为了提升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本文通过抓住“教师试卷命题”这个牛鼻子来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即通过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考查目标;巧借“角色体验”,助力教师思路转变;借助“质检试题”,把握考查内容与形式,从三个方面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使教学精准、高效。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试卷命题;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发现评价素养变得日益重要。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知识、素养与能力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水平。考试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大部分教师用于测试学生的试卷主要是从各个书店购买的教辅和学校资源库里去提取。这种“试卷拿来主义”的做法,使得不少老师在批改试卷时,被动地按参考答案踩点给分,而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答案的合理性,批改与订正流于形式,忽略学生的精彩答案。“拿来主义做法”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命题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对基于语文学科素养提升的试卷命题策略进行了点滴思考与实践,获得的一些经验。

一、 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考查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规定着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是教育部门制定考试说明的标准,所以,它也是教师进行试卷命题的基本依据。教师通过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年龄段的语文课程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和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可以依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积极探索和尝试,编制较高质量的试题来考查教学是否达到课程目标,以此来强化教师的命题意识和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部分的目标要求:能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语境或借助字典、生活阅历,理解生词的意义,并且体会关键语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有效的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把握和体会思想感情。能对叙事性文章能进行初步复述并初步感受文章中的形象和语言。能关心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且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从课标要求的这些阅读要求中,我们可以发现试卷命题的阅读能力目标主要指向五个能力层级,分别是检索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评鉴能力、质疑和创新能力。那么以课程标准为风向标指导下的阅读试题,一般如何设置题目来明确考查目标。以下以记叙文为例来说明阅读中各能力目标对应文本的可能测试点。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标准是进行试卷命题的指挥棒,它明确地指出教师教什么与学生学什么的能力目标,为教师进行试卷命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更明确了命题的考查目标。

二、 巧借“角色体验”,助力思路转变

角色体验,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当成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经历对方要经历的事情,体会对方的内心等等。当下的教育,学生的课业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是有的教师未能形成科学的语文质量观,唯成绩论,所以未能顾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教学教学工作中空有失偏颇。有的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儿童思维,未能寻找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下的联结点,所以教学评价出现与学生实际脱节。因此,教师如果能具备“学生意识”,就能站在“学生立场”去考虑问题,比如作业是否有效,试题是否适合学情和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以及题量、难度、分值等是否合适等等。

为了切实地提高教师的作业质量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可以利用备课组集体备课这个平台,对作业或试卷进行研讨。首先,让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时长,以学生的角色去独立完成答卷。这样的做法目的是让教师进行“学生考试”的角色体验。让教师更加清楚试卷的难易度,以及容易犯错的题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还能更大程度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思路上的差距。同时借助教师参与作文考试的机会,也让教师们交流一下习作,以此来考查教师的“习作素养”与“评价素养”,提升教师的习作水平。再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再读试卷,研究每一题的考查目标,分析试卷题目的考查重点,让教师进行“试卷命题者”的角色体验。通过这样“两种角色替换”来进一步论证试卷命题的科学性,反思“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考”的关系,更好地促进试卷命题质量的提升。再者,备课组组织老师们进行开放式的“流水线式”阅卷。通过“流水线式”阅卷,使得每个教师的试卷都要经过所有老师的多次交叉批改,答题效果如何,要接受所有老师的综合评判。在这阅卷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切身体会学生接受考试的心理,如独立地思考与答卷,还要面对其他教师对自己的试卷评判,着实让老师们再当回学生。接下来,组织老师讨论分析试题的考查目标与测试效果,重点研讨主观题评分标准问题。再多角度的评分标准和可能的所有思路等问题形成共识。最后趁热打铁,马上让老师们写出相关的“角色体验”随笔。让此刻的想法印在脑海里,刻在笔下,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不要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去压迫学生,而是要去思考试卷命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要去纠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是要去思考试卷命题背后的学生思想和感受以及能力的习得。通过交互体验能否确实考查学生对于语文的核心素养掌握的情况。如此一来,能够考查出学生核心素养的试卷相对于“拿来主义”的试卷,這样的“角色体验”能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分析“质检试卷”,把握考查内容与形式

纵观2017~2019学年厦门市质检的三年级试卷,可以发现三年级语文试卷的结构大致可以分成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部分。经过研究这三大模块,发现每个模块考查的内容都不同。以积累与运用模块为例,更多的是考查字音、字形、字义以及词语、句子、段落、古诗、标点等。例如表2。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积累与运用模块,试卷应该体现的考查内容。教师可以研究“质检试卷”的题型,根据“质检试题”中提炼出来的考查要点进行后期的试卷命题。以三年级语文试卷积累与运用这一模块的编制为例,经常是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选择题通常是由一个问题和四个选项组成。选择题的问题题干一般不出现否定词。选项答案一般是文字、符号、图片、数字等。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出现,即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余的选项答案又称为迷惑项。以编撰选择题为例子,它的一般要求是:①题干要有明确的问题;②如若题干有情景材料,那情景材料可以有文字、图、符号等学生应答需要的相关信息;③所有的迷惑项都应该似是而非;④避免题干与正确选项之间存在语言联系。下面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归纳了关于编撰选择题迷惑项的一些建议:

1. 抓住学生作业中经常犯的错误作为迷惑项。2. 利用教材中的措辞进行二次组织语言作为迷惑项。3. 四个备选答案的长度、结构、内容、方法等应基本一致。4. 四个备选答案应该分布均匀,防止学生猜出答题规律。5. 迷惑项尽可能与题干相关,使得各个选项看起来似是而非。

总而言之,命题能力是教师的必备能力,也是重要能力之一,命题能力既反映一位教师的学生观和质量观,同时也反映教师课标解读能力、把控能力等。教师进行试卷命题对于监测学生学业水平和提高教师评价素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命制出科学的试卷,可以通过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考查目标;巧借“角色体验”,助力教师思路转变;借助“质检试题”,把握考查内容和形式,以此提高命题能力,同时为教学助力。

参考文献:

[1]赵群筠.教师试题研究和编制素养的提升:问题、要点与策略:以语文教师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3(12):54-57.

[2]陈惠.新课程背景下中考语文命题的若干问题和相关策略[D].苏州大学,2007.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作者简介:

陈燕真,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素养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