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堂教学中的“真相”

2020-07-14 17:02孙彬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真相课堂教学教师

孙彬

[摘  要] 关键教育事件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来研究我们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原先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这也为我们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和机会,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行为. 文章通过回忆一堂数学新授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选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情境和课堂小结这三个教学片段,围绕课堂教学过程中这三个环节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课堂教学;真相;教师;学生

研究的缘起

一直以来,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淡而无味,不是说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不够,也不是说我们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行,只是感覺我们的课堂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 偶然有一次笔者听了一位特级教师精彩的随堂课之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教学质量与我们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和知识的价值取向有密切关联. 也就是说我们大多数教师不去关注优秀的前沿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缺乏具体指向的目标设定,也不去反思我们所教授的知识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带来什么影响,这正是造成多数教师的课堂淡而无味的原因所在. 其实每一位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此类问题,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多读一些教育教学论著,多一些研究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充实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听一些教育名师的讲课或者教育名家的讲座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如果能够长期坚持,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从而我们的教学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相”,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个总目标就会自然地在课堂教学中点点滴滴得到落实. 那么,教学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下面笔者就从一节数学新授课中摘取三个教学案例展开说明.

寻找课堂教学中的“真相”

1. 教学目标确定的“真相”是什么

教学案例一:之前听了王老师函数的奇偶性这节数学公开课,王老师采用的是导学案,拿到王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学目标,是这样描述的:“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归纳、分析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1)关键教学事件

课后在一起研究探讨的时候,我们认为课堂目标中的“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缺少发生的过程,缺少过程就意味着教学难度水平没有得到体现. 课堂目标中的“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的教学动作也没有指明,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装饰语而没有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落实.

(2)解决办法

我们参考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Benjamin Bloom)等人在1956年提出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教育目标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001年,由美国三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三位课程教学专家、两位测量评价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在布卢姆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作了教学目标的分类学表(表1)[1].

通过这张表,我们就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考察、思考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理清目标中知识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考虑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 另外,对教学目标分类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教师处理教学和评估问题,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加丰满. 但遗憾的是,这张表过多地关注了知识类型与掌握水平,没有提及能力发展.基于此,笔者跟王老师增加了适合我们数学学科的第三个维度:思想方法(表2). 最后通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这完全符合了我们新课程的“四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表例:

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葡萄酒杯和风车折纸感受两种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目标2:运用对称性的知识对葡萄酒杯的横截面进行函数建模;

目标3:通过观察函数图像上关于原点对称的特殊点的纵坐标关系抽象出偶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目标4:类比偶函数定义的研究过程自主研究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目标5:能根据图像判断是否为偶函数和奇函数的图像;

目标6:能够运用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和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目标7:能够总结、归纳出本节课函数奇偶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

(3)教学反思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要深入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表现、水平及其相互联系;要结合特定教学任务,思考相应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孕育点、生长点;……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可实现性,研究其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及载体,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2]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也曾说过:“教师实际上是通过向自己的学生传递的课程及方式,决定其课堂上发生什么.”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确定的“真相”是应该以学生的能力水平为教学起点,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指导,以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实施为行动方针,优化我们的教学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

2. 课堂情境引入的“真相”应该是什么

教学案例二:在这堂课的情境引入环节中,王老师借助于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两张剪纸图片(如图1和图2),要求学生说出图片具有的几何特征(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接着要求学生能够将图3中的四个函数图像按照两种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进行分类.

猜你喜欢
真相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孵化器死亡“真相”
浅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谣言倒逼“真相”?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