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生物课堂的一种跨学科融合

2020-07-14 18:14徐婷

徐婷

摘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积累或技能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跨学科学习融通与应用的能力。教学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一课,尝试以生物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跨学科融合“四则运算”:做好“减法”,寻找融合的交汇点;做好“加法”,基于交汇点,弥补缺失;做好“乘法”,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除法”,精心选取教学侧重点。

关键词:初中生物跨学科融合《眼和视觉》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需要学会积极面对和解决这些真实存在的、复杂多变的前沿和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积累或技能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跨学科融通与应用的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指出,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宗旨,强调学科间联系,提高学生对跨学科知识、技能的融通和应用能力,成为我们积极思考与研究的方向。

据此,教学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一课,笔者尝试以生物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跨学科融合,做好“减法”“加法”“乘法”和“除法”。

一、做好“减法”——寻找融合的交汇点

《眼和视觉》一课,包含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及对策、保护视力的方法等内容。其中,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在折射光线、形成视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晶状体凸度的失调也是造成近视的原因之一。而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凸透镜与凹透镜、焦点和焦距、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视力的缺陷与矫正、光线会聚和发散的奥秘等。显然,不是所有相关的物理知识在生物课中都要涉及,需要“减”去非生物核心知识内容——跨学科融合仍应以生物学科为核心。

据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了解近视的成因与矫正方法;初步养成保护视力的意识,并形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其中,将“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淡化“焦点”“焦距”等知识)与“视觉的形成过程”融合,将“视力的缺陷与矫正”与“近视的成因与矫正方法”融合。

二、做好“加法”——基于交汇点,弥补缺失

在确定了融合的交汇点之后,笔者继续思考: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整合呢?通过与我校物理教师的研讨,笔者发现,虽然通过牛眼解剖实验,学生能知道晶状体是凸透镜,但是对于视觉的形成,学生还是无法直观体会;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个物理实验,可以加入《眼和视觉》一课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弥补这一缺憾。据此,笔者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以下两个实验活动:

(一)牛眼的解剖与观察

实验器材:剪刀、镊子、解剖刀、培养皿、解剖盘、清水、新鲜牛眼等。

实验步骤:

(1)将新鲜牛眼放在解剖盘上,用剪刀将牛眼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剪去。

(2)用解剖刀在角膜上轻轻划一下,用剪刀将角膜剪开,掀开角膜。注意:操作时不能过分挤压,否则眼球中会渗出大量水,不易于解剖。

(3)用勺子取出晶状体及其后面啫喱状的玻璃体,放置在培养皿中。

(4)用剪刀和镊子等小心地将晶状体周围的玻璃体去掉,得到牛眼晶状体。

(二)探究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1.探究视觉的形成及调节作用。

实验器材:光具、凸度不同的凸透鏡。

实验过程:

(1)保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调节物体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图1)。

(2)观察清晰物像的特点,并记录下此时物体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

思考问题:

(1)光具中的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眼球中的什么结构?(晶状体和视网膜。)

(2)每组的距离是否相同?为什么?(凸透镜的凸度不同,得到清晰物像的距离也不同;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在睫状肌的调节下,能改变凸度大小,使人看清楚不同远近的物体。)

2.利用凸、凹透镜探究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实验器材:光具、凸透镜、凹透镜。

提出问题:近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做出假设:近视是晶状体凸度变大造成的。

设计并实施实验:

(1)选用某一凸度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物像,固定光屏。

(2)更换凸度更大的凸透镜,观察物像变化。

(3)移动光屏,重新找到清晰的物像。

(4)尝试不移动光屏使物像变清晰的方法。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首先了解到晶状体凸度变大,会影响人的视觉,并且使得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然后近一步探究发现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或自己的近视眼镜,都可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物像。

3.利用牛眼晶状体探究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实验材料:牛眼晶状体、光具、毛玻璃、夹子。

实验过程:

(1)用钳子夹住牛眼晶状体,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其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物像(如下页图2)。

(2)稍稍用劲按压钳子,使得晶状体凸度变大,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物像模糊;移动光屏,重新找到清晰的物像。

三、做好“乘法”——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

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技术手段“相乘”,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大有裨益。本节课,笔者首先引入了3Dbody软件,让学生通过智能终端打开软件,就能观察眼球的3D结构(如图3)。然后,使用科大讯飞的“智慧平板”教学系统展开教学:利用“实物展台”功能,实时地将不同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呈现在大屏幕上(如图4);在分组探究晶状体凸度对视觉调节作用的影响时,利用“白板”功能同时导入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在同一屏幕中进行比较分析;在讨论保护视力的方法时,利用“讨论区”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另外,该系统中的“抢答”“随机答题”“PK台”“点赞”等功能模块,可以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四、做好“除法”——精心选取教学侧重点

跨学科融通,并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简单堆砌与灌输,而是通过研读课本、集体备课等方式,找到不同学科最核心的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跨学科融合内容的难易程度,“除去”不必要的难度,让学生在其现有认知水平下,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构建。

学生原本是在初二物理才会学习透镜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利用光具教学时,笔者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将一些难度“除去”:在凸透镜和光屏下方标记好“晶状体”“视网膜”,作为实验提示;进行预实验,避免学生在课堂实验时,出现等大、正立的物像;在凸透镜的把手上贴一圈胶带,防止学生因为高度调节不到位而观察不到现象;等等。

“眼和视觉”能够与其他学科融合的交汇点还有很多,如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视觉疾病的资料(信息技术),认识并制作眼球的结构模型(工程等),了解不同地区人眼球的区别(地理),制作保护视力的小报(语文、美术等),设计用于预防近视的产品或改进眼镜(信息技术、数学、工程等),等等。

参考文献:

[1] 陶忠华.跨学科融合视阈下的高中生物学课例探析[J].生物学教学,2018(6).

[2] 戴文斌,夏志芳,朱志刚.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河流地貌”为例[J].地理教学,2018(24).

[3] 刘冬梅.物理光具座在“眼与视觉”一节课中的应用[J].生物学通报,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