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群
摘要:数学可以与自然、社会在真、善、美的境界中达到统一。数学课堂应该也可以引人入胜。具体的策略有:在情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揭秘自然的规律,用数学精神引领思维活动,像数学家一样思考,感悟数学表征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在本质的一致性,用好“精彩”的错误。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问题情境数学精神数学思维
中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如何?数学枯燥乏味、艰深难学,可能是大部分学生的共同认知,于是,厌恶、畏惧数学学习就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在于,数学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沉闷无趣的课堂、繁难量大的作业,让学生既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享受不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更为严重的是,社会普遍对数学存在这样的认识:数学是抽象的、严谨的,理解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思维难度较高,是理性的;不同于语文等学科明显的感性特征,也不同于物理等学科由实验操作带来的神奇与惊异,数学本身就是冰冷的、呆板的,所以,数学学习本来就不应该也不可能充满热情和乐趣。
陈振宣先生说过:“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只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真正感兴趣了,专注认真了,教学质量上升乃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把这一条称为‘教学公理是当之无愧的。”
其实,与文学、艺术等学科一样,数学也是追求真、善、美,充满真、善、美的。它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文学、艺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美体现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和谐,社会美联系最密切的是“善”。而数学美最重要的属性是“真”,数学既是对自然属性的“精微化”,也是由人在社会活动中实现的。因此,数学可以与自然、社会在真、善、美的境界中达到统一。
故而,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应该也可以引人入胜,让学生感受到和文学课、艺术课一样的精神愉悦,和物理、化学等实验学科一样的发现、创造的喜悦。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引人入胜呢?
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要想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教师的饱满精神、全情投入,神态的和蔼可亲,语言的抑扬顿挫,讲授的深入浅出,思路的逻辑清晰……都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数学课堂教学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一、在情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数学学习之所以枯燥乏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机械地执行教师下达的一系列指令。而要使学生的心智投入学习过程,就必须使其心理产生动力。如果我们把知识的教学放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或者呈现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再让学生揭示其本质,建构相应的数学知识,就能够使学生经历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自然地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具有现实真实性和理论重要性以及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包含认知冲突、有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激动、兴奋的研究状态。
比如,教学“百分位数”时,可以从一个学校中一个年级学生的成绩排名引入。这时,只要看其成绩所排名次,就可确定其在总体中的水平位置。但是,对于学生总体状况差不多的两个学校而言,甲校高三800名学生中的第720名与乙校高三600名学生中的第540名相比,哪一个更好一些呢?这是学生熟悉的情境,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当然能够引人入胜。
再如,引入零指数、负指数幂的概念时,如果教师只是给出规定,那么学生不仅不能理解其合理性,而且产生不了任何兴趣。如果我们来个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知道,25就是5个2相乘的积,34就是4个3相乘的积,即:乘方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那么,这里的指数可以取0吗?可以取-1吗?
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可以有0个2相乘吗?可以有-1个2相乘吗?当然不可能了!这时,我们继续引导:
是的,0个2相乘、-1个2相乘是很荒唐的!这说明到目前为止,零指数、负指数幂还没有意义。既然如此,我们有权力给它们以恰当的意义!那么你认为,如果要给20赋一个数,应该是哪个数才“恰当”呢?
通常情况下,建立一个数学对象有两种路径:基于现实含义进行意义赋予;基于数学审美进行意义赋予。而后者又有两种常见思路,即分别从数和形的角度进行意义赋予。于是,我们有下面的启发方式:
你能举出正整数指数幂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吗?比如21,22,23,…?
目的是让学生想到“细胞分裂”的实际问题。如果学生想不到,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继续引导:
比如,一种细胞的分裂过程为:最初有1个细胞,每分裂1次,原来的1个细胞均分裂成2个细胞。那么,分裂1次、2次、3次……后分别共有多少个细胞?
……
你能由此给出20的值吗?
学生不难发现:20就是没有分裂时细胞的个数,其值为1是非常合理的。而我们则可以继续“讲授”:
我们还可以从数学的内部进行思考,比如从“数”的角度看,或者从“形”的角度看。我们先从“数”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数”就必然要研究其运算,指数幂的运算有哪些性质?
……
请你从这些性质出发进行指数幂概念的“推广”,你能否发现a0应该取怎样的值?
学生不难发现:在am·an=am+n中,令m=0,有am·a0=am+0=am,即a0=1;在am÷an=am-n中,令m=n,也有a0=1。而我们还可以“讲授”: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数轴来研究指数幂的问题。特别地,你能在数轴上画出21,22,23,…对应的点,并通过这些点之间的关系探求20的意义吗?
学生不难画出图1,从中看出相邻两个幂之间的关系,由此“倒推”得到:要仍然满足这种关系,必须有20=1。
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
我们从运算法则和数轴两个视角,分别得到了20的意义,结果是一致的,你能说明这两个视角之间的关系吗?
……
有了上述经验,2-1的意义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可以从运算性质的角度,也可以在数轴上)。而这样的过程是充满趣味的,能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无疑是引人入胜的!
又如,教学“充分條件、必要条件”时,通常的做法是给出若干个命题,让学生分析命题的真假及条件与结论的关系。这种过程没有动力源,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学习也就没有热情可言。而我们可以这样导入:
对于两个整数m、n,要证明m+n是偶数,只需要证明m、n均为偶数,为什么?
学生证明后,我们再追问:
这里,我们将证明“m+n是偶数”转化为证明“m、n均为偶数”。这说明“m、n均为偶数”与“m+n是偶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这说明只要“m、n均为偶数”成立,“m+n是偶数”就一定成立,即前者成立使后者成立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我们便可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
二、揭秘自然的规律
对于数列概念形成的过程,教材通常给出若干例子,再提出问题:它们有着怎样的共同特征?这样的处理掩盖了提出问题的过程:怎么想到要考察这些例子的?学生不仅对材料本身缺少兴趣,更对“怎么想到这个话题的”存在疑惑,课堂沉闷就是必然的了。因此,不少教师反映,数列概念教了几十年,就是感到不顺畅、不自然。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从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过程上找思路,二是要从数学与自然的关系上求出路。将自然中的状态“数学化”,即用“数”刻画自然中的状态,构造相应的数学模型,再通过研究数学模型发现自然的规律,是数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
如图2,观察某株树木的枝丫数,第一年为1,第二年为1,第三年为2,第四年为3,第五年为5,第六年为8,第七年为13,第八年为21,第九年为34,第十年为55,第十一年为89,第十二年为144……将它们按年份排列起来,就是下面的一列数:
1,1,2,3,5,8,13,21,34,55,89,144,…
你能发现这列数有什么规律吗?
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继续介绍和追问:
数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一列数有许多规律。例如,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的和;第n个数为151+52n-1-52n;相邻两个数的比值(前一个数与后一个数之比)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确定的常数。
后来,人们在研究各种类型花的花瓣数时得到表1所示的事实。表中出现的花瓣数都出现在上面的一列数中,另外花籽的排列方式及籽粒数也与这一列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述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从这个案例中,你可以发现数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模式吗?
由此可以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研究“按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以及怎样研究这类问题,理解数列概念的本质。而且,这个过程是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一定会很热烈。
其实,数学的“模式”与自然界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数学教学要善于运用这种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例,这个规律由公式s=12gt2(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1米/秒2)来表示,它表示路程s是时间t的函数;(2)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它的动能以公式E=12mv2来表示,因此,对于给定的物体,动能E是速度v的函数;(3)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以公式Q=12RI2来表示,其中R表示导线的电阻,I表示电流强度,因此,当电阻一定时,Q是I的函数;(4)锐角α相邻的直角边为x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以S=12x2tan α来表示,因此,当锐角α确定时,S是x的函数。上述四个公式可以统一成y=12ax2。
这就是从具体的变量t、s,v、E,I、Q,x、S等过渡到一般的变量x、y,从具体的依赖关系过渡到它们的统一形式的抽象过程。如果说力学、电学等研究的是与具体的量联系着的具体公式,那么,数学研究的则是与具体的量不一定有关的一般公式。正是这一般公式,揭示了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它们的统一性。
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由此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如此,数学课堂就有了“情节”和“生命”,也就有了意蕴和趣味。
三、用数学精神引领思维活动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解方程 5x-7=3x+1:5x-7=3x+1→5x-3x=1+7→2x=8→x=82→x=4。即进行逐步的等价变换,使之化为最简形式,从而得到方程的解。像这样处理问题,就是数学的精神。”换句话说,如果仅仅是将上述过程作为一种操作步骤,没有了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引领,那么上述过程就是机械的、没有灵魂的。
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也批判了缺少精神引领的数学教学现状:“最近几年来,(在函数教学中)关于作图,一直在进行重要的改革,但是从现阶段来看,这种改革不是走向极端,就是远远不足。仅仅学会画图表是不够的。隐藏在图表背后的思想——就像枪后面的那个人——才是取得成效真正不可缺少的。”
数学的精神体现在数学的观念、意识、思想和方法等各个方面,是数学基本规律的体现。课堂教学中,让所有的活动都具有数学的精神,这样的课堂必定是引人入胜的。
学生要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将它们作为知识点碎片化地记忆,一定是不能引起学习兴趣的,也难以促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数学审美下求简、追求统一的理性精神是最基本的数学精神。运用这一精神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将零碎的知识整合成关联的体系,一定是引人入胜的,也能够突出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学习。
比如,对于求1+2+3+…+100的值,小学教师会介绍高斯运用的“配对法”(高斯当时真实的思维过程不得而知,也有可能运用的就是倒序相加的方法,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结构进行探究),即配成50个101。那么,如何求1+2+3+…+100+101的值呢?当然,可以先求出1+2+3+…+100的值,再加上101,或者这样配对:(1+101)+(2+100)+(3+99)+…+(50+52)+51=50(1+101)+51。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将这两种情形(奇数个加数与偶数个加数)的处理方法统一起来呢?其实,只要用数学的审美眼光考察上面的配对过程,就可以发现是完全可以的。
先看奇数个加数的情形,从数学的精神追求来看“(1+101)+(2+100)+(3+99)+…+(50+52)+51”这样的配对过程,就能够发现:既然和式中的101个加数的“地位”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到了“51”时不继续配下去呢?这是不应该的!如此继续配对后,可以发现:出现了顺序正好相反的两个等差数列1,2,3,…,99,100,101和101,100,99,…,3,2,1的和。于是,倒序相加这一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跃然纸上。再看偶数个加数的情形,同样地,如果不是从解题的功利角度看,而是从数学的精神追求看的话,也应该完整地写出和式中各个加数所对应的加数。
再如,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内在统一性(也就是平行与相交的统一性),感悟它们的本质都是平角的大小是180°(它们是平角的不同表现形态):如图3,因为平移不改变两条直线夹角的大小,所以∠1=∠2(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又因为∠2和∠3合在一起是平角,所以∠1+∠3=180°(同旁内角互补);如图4,∠3被分成了∠4与∠5,而∠5=∠6(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故∠1+∠4+∠6=18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内核。
四、像数学家一样思考
数学思维是充满美感的,而且是一种发乎于心灵深处的感受。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数学家们当初所面对的情境(问题),像数学家们一样,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探究、发现,特别是由此产生新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观念时,那种精神的享受是难以言表的。而这样的过程也就更加引人入胜了。
比如,教学“函数的奇偶性”时,就可以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经历数学家的思维: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数学家都是些‘懒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数学家们总是喜欢将新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总体的问题转化为局部的问题。比如,他们总喜欢先研究函数的性质,再根据函数的性质解决进一步的问题,或简化研究方式,或缩小研究的范围。一个简单的情况是,如果函数的图像具有某种对称性,我们就可以只研究其部分定义域内的性质,从而推知其整个定义域上的性质。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举例,如:y=x2的图像具有对称性,所以只要知道了[0,+∞)上的性质(如单调性),就可以知道(-∞,0]上的对应性质;y=1x的图像具有对称性,所以只要知道了(0,+∞)上的性质(如单调性),就可以知道(-∞,0)上的对应性质。教师继续提问:
那么,函数y=x4-x2+1和函数y=x3x2-1的图像的对称性如何?应该如何判断呢?
前两个函数的图像学生十分熟悉,但是,这两个函数的图像学生画不出来。这就需要判断对称性的新方法,自然就提出了如何判定函数图像关于y轴、原点对称的问题,据此可以建构偶函数、奇函数的概念。
历史上数学家们的真实探究过程对激活课堂、激发兴趣的作用巨大。比如,数学家们是怎样将正整数指数幂推广到分数指数幂、实数指数幂的,是在怎样的思想观念下创造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的,运用了怎樣的新思想推导球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研究“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这些都是教学设计中可以运用的好素材。
五、感悟数学表征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在本质的一致性
数学对象可以有多种表征形式,如代数的、几何的、向量的等。多样的表征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使数学课堂引人入胜的激发因子。而教师启发、引导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我们可以怎样表示这个对象?这个对象还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表示吗?……
比如,对于前面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教师只需问一句“我们能用‘形的形态有序地表示这些‘数吗?”,学生就会兴奋地投入到探求直观化途径的思维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自然地可以获得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的三种表征方式。再联想到平面几何中求面积的转化方法“三角形化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化规则图形”,通过拼图的方法自然可以得到倒序相加的求和技巧。
事实上,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a1+an2n与梯形面积公式的形式是一样的。于是,其又有着如图8所示的表征方式。这说明,其推导思路的几何基础就蕴含在这个表征中。如果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学生的兴致一定很高。
此外,从上面的多种表征形式可以看出,几何图形的“割补”与代数式子的“拼凑”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它们是部分与整体、特殊与一般、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在两个不同表征形态下的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揭示出,特别是引导学生感悟到这种一致性,那么,学生的兴趣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激发,这样的课堂也一定会生机盎然。
六、用好“精彩”的错误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那些从来没有尝试过新事物的人才会永远不犯错误。”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错误。错误可以是“精彩”的吗?当然可以!很多非粗心产生的错误,都和学生的某种认知缺陷或障碍有关,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引入“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反思,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从数学史上看,有些错误甚至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引人入胜。
有时,数学直觉会让我们产生错误,纠错的方法就是利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这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上,促进其自主提出问题。
比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这样开场:
假定地球赤道是一个完美的圆周,其长度为40000 km。现在我们把一根40000 km长的绳子加长1 m,并将其均匀地放置在赤道所在平面上(与赤道圆心相同)。请问:能不能把一只老鼠放在绳子的下面?
学生基本都会认为不可能,因为1 m相对于40000 km真的太小了,估计绳子围成的圆与赤道圆之间的距离一定非常非常小。这时,我们可以指出学生的错误:
其实是可以的,因为经过计算,加长了1 m后,两个圆之间的间距约为15.9 cm。
这样,学生就会自主提出问题:这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圆的周长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有时,数学推理本身也会产生错误,纠错的方法就是仔细检查推理过程。这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提升其思维的批判性和严密性。
比如,解方程:3-21+x=3x+12-x。有学生这样做:将方程左边通分并合并,得3x+11+x=3x+12-x;因为两个分子相等,所以两个分母也必须相等,即1+x=2-x,解得x=12。也有学生直接去分母求解,多出了一解:x=-13。这是怎么回事?……
总之,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解题教学,让数学课堂引人入胜的策略和方法很多,上面介绍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引人入胜不是追求热闹,更不是哗众取宠,而要有数学的趣味、数学的诗意、数学的内涵、数学的灵魂,同时也是心情的愉悦、精神的享受,是从内心感受到数学的形式之美、内容之美、结构之美、规律之美、思想之美、观念之美、精神之美……
参考文献:
[1] ﹝日﹞米山国藏.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M].毛正中,吴素华,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2]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3] 欧阳绛.数学的艺术[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7.
[4] ﹝美﹞阿尔弗雷德·S.波萨门蒂尔,﹝德﹞英格玛·莱曼.精彩的数学错误[M].李永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 ﹝美﹞西奥妮·帕帕斯.理性的乐章:从名言中感受数学之美[M].王幼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6] 陈振宣.数学教学公理刍议[J].中小学数学(高中),20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