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祝平
治水,为政之要,民生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形成了新时代治水兴水的重要战略思想,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杭州考察,对湿地保护利用以及杭州城市发展给予了强有力指导,深刻彰显了新时代治水兴水重要战略思想的内核精髓,为新时代推进人水和谐美丽杭州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
人水和谐是中国先民亘古不息的追求,也因此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序章——治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新实践中把治水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就科学治水兴水、维护健康水生态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等水问题专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提出了“治水即治国”的思想,精辟阐述了治水兴水之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深刻回答了我国水治理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迅速推进而出现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以及洪涝灾害等问题,推动形成我国人水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察看湿地保护利用情况时再次指出:“水是湿地的灵魂。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同时强调:“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表明了总书记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把握、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持、对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更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治水兴水战略思想的内核精髓,以及系统治水的科学内涵和总体要求,为新时代推进人水和谐美丽杭州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加了前进动力。
二
水之于杭州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杭州,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文明之都”。纵观杭州8000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治水兴水的历史,历代先贤在杭州这片土地上“兴水利以惠农耕”“疏运河以惠民生”“治西湖以育生态”“治河流以降灾患”,孕育了丰富的水伦理思想和独特的治水精神。古往今来,历代杭州有政绩长官都与治水有关;凡治水有功者,无不为杭州民众所纪念崇奉。可以说,水之于杭州,是“生态文明之都”“美丽中国样本”之灵魂;水之于民众,是“美丽山水城市”“幸福和谐杭州”理想生活模式之本源;在杭州,水已成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关系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的精神文化纽带。在新的历史时期,杭州秉承优秀的水文化传统,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一直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成为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重要战略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擘画了“八八战略”这一宏伟蓝图,对杭州的城市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水文化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多次就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等治水兴水工程的推进实施做出精准有力的指导。
循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谆谆教导,杭州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综合把握治水兴水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问题导向,着力做好美丽杭州的水文章,并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治水兴水经验。主要包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原则,增进山水林田湖城共同一体的意识,强化“三条红线”管理,率全省之先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水利专项规划,着力健全水资源严格管理的制度体系;牢牢把握統筹兼顾综合施策科学方法,实施生态引水工程,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兼顾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着力提升水资源配置质效和城乡“保饮水”能力;紧紧抓住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治水关键,扎实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切实抓好西湖、千岛湖、钱塘江、苕溪、西溪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着力在水生态保护修复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智慧治水科技兴水驱动战略,以“城市大脑”建设为统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支撑,搭建治水云平台,着力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处置转向源头治理;大力加强优秀水文化传承弘扬培育基因工程,把水生态文明融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着力夯实绿水青山、城市(镇)化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共同思想文化基础。
三
“水兴而城兴,水消而城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到杭州考察,无论是察看代表水生态文明的西溪湿地,还是察看体现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城市大脑,他所关心的都是如何以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绿色获得感、绿色幸福感和更加充分的绿色安全感。而且,总书记深切嘱托,保护湿地生态要做到四个“不能”,“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杭州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之都建设的精准把脉、定位导航,是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要求对杭州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杭州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持续走好以水兴城、水城共融的城市发展特色道路,加快建设人水和谐美丽中国杭州样本,打造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的“重要窗口”。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必须以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总体要求和目标为引领,加快推进市域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创共建共享的治水兴水新格局。
第一,从党委政府主导层面来看,需要牢牢把握“两手发力”基本要求,全面落实新时期治水方针,着重在完善制度保障、加强需求管理、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和强化执法监管方面多下功夫;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水生态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水生态资源的空间均衡,使水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第二,从社会协同层面来看,需要更好发挥专业社会组织作用,深入研究和大力倡导水生态文明,积极引导和推动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动员社会力量保护水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水文化,维护良好的水环境,以及有序参与水生态制度建设、监督管理和影响评价等,持续发力高水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第三,从治水兴水的技术创新层面来看,需要全面推进“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加速数字信息技术与水生态建设的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力、创新力,以坚实的科学技术和有力的技术保障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巩固和发展“五水共治”成果,促进治水常态长效。
第四,从公众参与层面看,需要持续唤醒和增强市民群众的水生态文明需要,不断增进“人人都是水生态文明的守护者、创建者、享有者”的生态自觉意识,使水生态文明素养成为市民群众自身的基本文明素养,促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由依傍走向主体自觉,打造治水兴水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作者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