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底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意涵

2020-07-14 22:25段桃美王艳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道德与法治

段桃美 王艳芳

摘  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正确的文化思想教育,关系到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它肩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综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水平等方面特征,恰当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帮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文化育人;中国底色

一、新课程的使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道德教育要坚持文化育人路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

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3]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如何打上中国底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能够使得中国底色更加厚实?

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打好中国底色

(一)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青年学生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品德和政治底色教育马虎不得。文化思想教育和道德引领方法不当,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政治信仰、民族观念、价值标准和思想道德规范的混乱和偏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它肩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文化育人,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必然选择。“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领风尚。[4]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坚持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国家认同;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民族意识、强烈的国家情怀;帮学生从小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增强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用文化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文化信仰深入骨髓,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对个人德性修炼,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人文精神。“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仁爱精神;“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爱国情操;“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的诚信品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进取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自律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魅力,这些传统文化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守好了文化信仰也就守好了守住了民族的精神和力量。美国的贸易锁喉阻挡不住伟大中国的崛起,香港暴乱动摇不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新型冠状病毒也击不跨人民的意志……越是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越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因为中国人世世代代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我们骨子里流淌着家国天下的情怀,流淌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民族精神!2020年的春节我们过得很不一般,无情的病毒肆虐蔓延,上万名同胞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千名同胞因此失去了生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充满着生与死的考验。我们畏惧病毒但我们并不恐慌,我们积极配合政府要求,自觉自我隔离,主动参与精准排查防控疫情;许多党员主动写下“请战书”,亲赴疫情重灾区,与被感染的同胞在一起,一起并肩战斗。“壮士远行 誓言无声”,在灾难面前有人倒下了,但更多的人站起来啦。每天上网或打开电视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和你们站在一起!” 这就是民族团结的力量,这也是文化铸就的精神。由于疫情肆虐,2月底我们不能正常开学,但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要在家里认真地备课,上好网课,跟学生们讲讲“中国力量”,讲讲“武汉精神”!这不正是传递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打中国底色的好契机吗?

三、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打好“中国底色”的方法与途径

用文化来育人,重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留于形式。这要求我们既要重教学研究,也要重视实践指导。

(一)研究教材,深挖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做教学的有心人

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强化中国特色,大量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包活文化经典、传统美德故事、名言警句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散布在教材各个具体章节中,而且更多的以补充阅读材料形式呈现,一些教师教学中会觉得这些东西不重要,考试考不到,所以课堂只讲理论不使用文化素材。这种教学行为是错误的,不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精髓,使学生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应该积极使用这些素材,课前查阅资料,读懂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丰富内容,弄明白这些文化元素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中恰当地引入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力求融会贯通,做教学的有心人,用文化熏陶人,用鼓舞人的作用,用文化打底色。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中就涉及到9个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教材中引用到《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夠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旨在告诉学生:初中阶段是我们不断超越自我的阶段,我们要树立新的目标,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懈追求,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又如这一单元还选用《道德经》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事情是积少成多,逐步进行的。”旨在告诉学生:中学生活刚刚拉开序幕,我们首先要学会适应新生活,然后珍视当下,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地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让人生更加精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有效运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文化润物无声,滋养心灵的作用。

(二)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感

1.讲好道德故事,传承优秀的道德文化,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习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5]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来积淀了底蕴丰厚、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讲好道德故事,在学生心中播种真善美的种子,从小培养待人、接物、处世的美德。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三课《青春的证明》,讲到“行己有耻”知识点时,首先教师要讲清“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次,教师还要进行道德的升华教育,讲好道德故事,引发情感共鸣。关于“行己有耻”知识点可以用到正面例子如“勾践卧薪尝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英雄故事”;也可以讲曲靖本土故事:“寻找曲靖身边好人”、“陆良八老”、沾益“农民工局长陈家顺”、“学校爱心少年”等等。反面例子如“范冰冰偷税案”、“曲靖扫黑除恶典型案例”、“校园欺凌”、“中国式过马路”等等。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通过参与和思考,知道“知耻”和“友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更是一个人立身之需,必须从小培养的美德。最终正真把应有之“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讲好亲情故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意识。

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有培养学生感悟亲情、感恩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的家庭教育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讲“孝敬父母”和“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用 “朱氏家训”、“诫子书”、“沉香救母”、“二十四孝”等传统家文化让学生懂得:家对每个中国人都有非凡的意义,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是个人情感的寄托。爱家、爱亲人、感恩父母是中国伦理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同时还可以讲好身边故事,比如“孝心少年”、“我爱我家”、“背着爸爸上学去”等经典现实故事,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讲好民风民俗故事,培养学生家乡情怀。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立德树人,帮学生打好中国底色,除了教会学生“爱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国家情怀。我们要改变“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的错误观念,学会用生动具体的文化故事熏陶学生,潜移默化的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每一个地域在饮食起居、传统节日、农耕畜牧、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地方特色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继承本土文化,还可以通过学习,达到情感迁移“爱屋及乌”,通过热爱家乡的文化风俗而迁移到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家乡情怀。

如,讲好我们曲靖的“福”文化、“爨”文化、“宣威火腿饮食文化”、“珠江源头旅游文化”等等。带领学生了解我们“大美曲靖”,培养学生的“珠源情怀”。当然在此也可引入一些文学知识来升华学生的“家乡情怀”。例如,引入诗人艾青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句。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就是我们的出生地和生活地,这里不但有自己的家、亲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记忆,还有祖祖辈辈共创的文化……这片土地养育我们,我们理应热爱家乡,爱心家乡发展。

4.讲好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底色,是中华美德的内核。在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激昂的主旋律,是激励我们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6] 教学中善于挖掘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创业史和革命史的故事。利用这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能更深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学生心里刻上“红色印记”。例如,通过讲“鸦片战争”、“抗日战争”、“红军长征”、“大庆精神”等等让学生明白“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树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读书”的信念。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总讲过去,还要结合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这两个单元侧重学习的是“改革开放”和中国走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性;还有要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中国人的百年发展梦想的实现”等内容。这时,我们不妨讲讲讲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战狼”、“厉害了我的国”,讲一讲“一带一路”、“中国梦”,讲一讲世博会、奥运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同时也可以讲一讲2020年春节我们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故事,讲一讲扫黑除恶的故事,讲一讲中美贸易大战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位卑未敢忘忧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理。真正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初中学生心里落地生根。

(三)文化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结合学校其他德育教育和社会实践

立德树人的教育绝不能光依靠课堂,还需要结合学校其他德育教育和实践教育。文化育人形式多样,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学会“用文化教育养德,用德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打底色”。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实践中树德。比如,可以结合学校的“道德讲堂”、“唱响五四”、“经典诵读”、“‘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演讲比赛”、“建设文明城市志愿者行动”等德育活动;也可以指导学生参与“曲靖市文明城市创建小小志愿者”,写“给武汉加油的倡议书”,“寻找最美曲靖人”等实践活动,来帮学生在实践中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立德树人,打好中国底色。

总之,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广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育人。教师向学生传播传统美德,培育家国情怀,就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中国底色。

参考文献

[1][2][5]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9-03/18/c_1124250454.htm.2019-3-18.

[3]  教育部.完善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xxgk_166543.html.

[4]  习近平.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年01月03日.

[6]  甄奇.让爱国主义在每个年轻人心中都落地生根来源[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1113/c1003-31453927.html.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