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正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做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
体育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使高中体育教学由低效走向有效,教师就需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转而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传统体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增强体育教学的普惠性。
一、趣味课程过渡
在高中也有很多体育考试,来评断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且需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标,因此在高中体育课堂中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但是并不是整节课都在训练,否则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会直线下降。趣味的课堂过渡,让教师将课堂划分为几个单元,一部分用来做游戏等娱乐项目,一部分用来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保持对体育的热爱,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构建一个欢乐的体育课堂。
例如,在课堂过渡时,教师就可以用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重温童年的快乐,用儿时的游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老鹰抓小鸡”“木头人”等,既不会花费太多的课堂时间,也能够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从而在每一个单元过渡的时候,都能够让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进入到新的单元与环节,从而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才能够甘之如饴。课程过渡技巧是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它是合理、科学地调节学生在课堂中情绪的重要方式,也是整个课堂氛围的烘托高手。
二、严谨课后反思
我们很多人都会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包含了教师与学生的成长历程,记录了师生之间的精彩瞬间,总之是就像是一部纪录片,让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回味无穷。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尤其是教学的艺术,更应该保持时间与空间的更新,在课后的时间进行反思与总结,让体育课堂不断进步与完善。严谨的课后反思不仅是教师提高能力的方式,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的途径。所以教师的观察反思很重要,是体育课堂不断完善的重要过程。
例如,在教学“仰卧起坐”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了规范动作,并带领学生进行了训练,但是在最后的测试成果中,依旧有很多学生不达标,这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适当的反思,为什么学生会不达标?此时教师需要找出解决现状的办法,比如,可能是训练的时间太久,学生身体产生了疲惫,导致在最后的测试中,有一些力不从心,那么在以后的课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强度。只有这样反思与总结,才能够在接下来的体育课程中,充分地保障学生的达标率,避免同样问题的出现。
三、合理教學评价
教学评价同样是重要的教学组成环节,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积极重视起该环节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借助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代替单一式的教学评价,不断地提升评价的精准性与客观性。例如,仍以田径蹲踞式起跑模块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多元化评价。首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的表现进行自评。如,学生小张称,其对该节课的理论知识内容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总是存在动作不规范的问题。紧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彼此说一下各自在学习中的情况。如,学生小李评价小张,小张同学在课堂的学习态度比较好,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有时会在自主练习中偷懒,需要克服这种不足。最后,教师可以给予综合性的评定。如对于学生小张可以基本掌握该节课的理论知识内容给予鼓励,对于其在实践中碰到的各种瓶颈给予解决,同时,要求该学生在课堂注意专心学习,从而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中有助于学生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四、复习总结提升
复习环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体育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探索有效的复习形式,不断地激发复习学习的活力,向复习要效率、要质量。例如,我们仍以田径蹲踞式起跑模块内容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将该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并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制作成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让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从而在复习中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引对每个模块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回顾,加深学生对该节课的理解和学习,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将复习内容制作成模块化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在课堂或者课下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性,进行体育知识理论的复习,从而有效地提升复习的效能。
总而言之,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做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反思教学行为,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玉.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8):183.
[2]刘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