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杨婉婷
摘要: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对现代西方的法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理论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古希腊哲学,可以给现代教育的改革带来启发。本文就柏拉图《理想国》第七章中“洞穴隐喻”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古希腊的人文背景、苏格拉底及其弟子的基本思想,深入剖析现代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洞穴隐喻;现代教育;启示
1.引言
古希腊的地形十分独特,它没有奔腾的大河与广袤的平原,它的土地被分割成破碎的小块,散布在地中海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人们因地制宜,致力于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古希腊的工商业十分发达,思想自由开放;同时,由于高山与海洋的阻挡,古希腊国土封闭,为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提供了条件。
在自由开放的条件下,古希腊培育出了许多卓越的思想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当属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他认为在人的灵魂深处,有完美的“善”(即理性),世界上没有谁会无端地为非作歹,只是因为人都是情绪化的、无知的。他指出,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教育,才可以让人的灵魂得到“转向”,使人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善”。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指出,人本身以及其周围的世界不是真实的,“理念”世界才是可知世界[1]。
2.“洞穴隐喻”的含义
在洞穴里,每个囚徒皆被束缚,只能看见洞穴壁上的影子。这些影子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在这些囚徒的身后有一道矮墙,在矮墙外,点着一团火,有些人拿着一些形状各异的木偶来回走过,囚徒们只能看到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无疑是愚昧的,他们看到的,只是真实事物的影子,他们需要转过头,面向火光,看到真实的事物和人。当他们习惯注视真实的事物和人之后,应当有人引导他们走出洞穴,让他们能够直视太阳。
在这个隐喻中,“洞穴中的囚徒”是每一个需要教育的人,“太阳”则代表着善。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囚徒,使他看见太阳,认识真理。
我们可以把洞穴内的囚徒与挣脱桎梏、看见太阳的囚徒进行比较。首先,他们的位置不同,一个在洞穴内,并且是被束缚的(身体上、灵魂上都是被束缚的),一个在洞穴外,并且是自由的(身体上、灵魂上都是自由的);其次,他们的经历不同,一个从未正视过太阳(不知道真理),一个却经历了“被引出洞穴”的过程(逐渐接近真理、最终认识真理)。这种差距最终导致他们的心中的认识不同。于洞穴里的囚徒而言,他看见了木偶的影子,却并没有看见木偶本身,他听见了人的声音,却认为是影子发出的声音,他的确可以看见、可以听见,但是他所见与所听都是假象。如果他一辈子都被禁锢在洞穴内,那么他所认为的真实,皆是虚假的。于洞穴外的囚徒而言,在转过身时,他看见了火光映照的事物,听见了人的声音,明白了自己之前看到的只是事物的影子、是假象。在走出洞穴后,他认识了真理,找到了至善[2]。
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中,我们可以知道,摆脱枷锁的束缚,并走出洞穴,从而认识真理的整个过程,是由“囚徒”们自发完成的,教育者(即从洞穴外的世界返回洞穴、并承担引导任务的人)起到的仅仅是引领的作用。但是,这种引领(亦即教育)对于囚徒完成“灵魂的转向”、获得自由、认识真理,是至关重要的。在最开始受教育(囚徒刚刚转过头,看向火光)时,人们会对接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十分不适应,他们开始怀疑自己,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一段时间后,他们会消除自己的成见,逐渐习惯不断学习的过程(囚徒们的眼睛适应了火光)。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将离真理越来越近,并最终认识真理(走出洞穴,看向太阳),他们的灵魂也因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这个隐喻向我们证明了,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都应当询问自己,是愿意做洞穴里的囚徒不分是非,还是愿意走出洞穴认清真理?人与人之间固然有差距,我们接受了教育,不一定能认识到真理,但一定会离真理越来越近。不接受教育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是被禁锢的,他们永远看不到真理,生活在无知与愚昧当中,这是非常可悲的[3]。
3.现代教育中的问题
现代教育,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完成的。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和实践中学会的技能,还包括对年轻人进行正向的引导,让他们的思想更自由。笔者提出现代教育中较为普遍的几个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3.1 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引导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似乎没有时间停下来去认真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这个理论是怎么来的?它是如何逐渐发展的?未来的趋势又是什么?学生们接受填鸭式的教育,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仿佛放慢节奏就会被甩到后面,没有时间独立思考。很多教师会直接给结论,而不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这样的更有利于快速提高成绩。除了初高中生外,许多已经工作的人也在为“考证”忙得心力交瘁。这也是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速成”补习班的原因。面对目标,人们总是想要一步登天、一蹴而就,达到目标的过程在他们眼里就显得十分漫长而痛苦。可是,我们却经常忽略,知识的吸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被引导,需要学会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教育的宗旨。
3.2 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清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还应该培养学习能力。在學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他们应当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也许是因为现在许多中国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将过多的爱与照顾集中在了孩子身上。他们通常能够进入很好的学校学习,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他们脱离家长、进入社会后,很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而且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生们在学校的大多数时间皆被理论知识的学习所占去,尤其是初高中生。学生们显然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去锻炼自己,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其实,这些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3.3 过度看重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
当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十分看重分数。作为学生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教育主体,他们的观念不断影响着学生。在大多数学生心里,分数就是终极目的,“班级前十”就是成功的象征。其实,分数是绝对的,但位置是相对的,学生应该学会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享受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以自己在集体的位置和自己进步的程度来判断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不是关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
3.4 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的使命感
有的教师不是真正热爱教育,而是希望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的教师在从事工作后,发现这个职业和自己的预期相差太多,失去了工作热情;有的一些教师由于对上级或薪资的不满,在工作的过程中消极怠工。其实,教育是神圣的,教师们不应该简单地将教育与物质上的回报划等号,而是应该投入更多的爱心、耐心,引导学生,带领他们追求真理,就像苏格拉底一样[4]。
此外,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意义。他们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备课、讲课,甚至在学生的自习课上也为学生进行讲解,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教学工作。可是,他们却从未认识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提高学生的修养,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非常重要。这些教师将几乎全部精力投入了教学工作,却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
4.对未来教育的展望
4.1让学生自由选择课程
除必修课程外,应当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课的权利,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爱好选择喜欢的课程。例如:已经选择了理化生的学生,仍然可以选择政史地。此外,除了基础学科,艺术、体育、技术等等,都可以列入必修学科,这样的安排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拓宽他们的视野。柏拉图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全方位、多维度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5]。当然,这对学生本身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学校应当保证硬件设施完善、教学安排合理。
4.2缩小地区性教育水平的差距
在西方,教育的公平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国,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教育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为了缩小这些差距,我们应该从如下几点入手:
(1)利用技术优势辅助教学。可以利用5G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应当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网络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
(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应当注重劳逸结合,增添多方面的文体活动,如:模拟联合国会议、学生辩论赛、研学旅行、社会实践、义工服务等等。
(3)避免对学生过度施压,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4.3注重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对孩子的引导,引导他们学会求知,认识真理。
(1)父母应关注孩子对事物的态度,教会孩子与世界相处的正确方式。
(2)父母应教会孩子面对苦难与挫折,让他们明确——人生不是要与苦难对抗,而是要与之共存。父母需要在孩子跌倒时,给予他们温暖与支持,让孩子敢于承认挫折、面对挫折,并积极乐观地寻找解决方法,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
(3)父母应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许多父母只是要求孩子学习,忽略了对他们的情商的培养。那些自私冷漠的人,大多在童年的时候缺乏关爱。父母应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会让他们更加温和、宽容。
5.结语
“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在政治、教育等领域影响深远。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探讨了“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们创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应鼓励孩子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并在引导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认识自己、面对自己,从而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伟.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由教育”[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3(01):109-116.
[2]万娟娟.柏拉图“洞穴隐喻”解析[J].天中学刊,2015,30(06):55-59.
[3]赵鹏,張志远.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9(06):53-55.
[4]潘莹莹.浅析《理想国》“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教育的启示[J].新西部,2019(08):105-106.
[5]刘艳乔.柏拉图—洞穴假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8.
[6]高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2):152-15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