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提敏·亚森
【摘 要】在小学任教过的老师都知道,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控制能力差,上课活泼好动、精神集中不长久等特点,可是他们对小故事、童话、动物非常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把数学知识编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地应用,将起到事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更好的运用故事教学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理解能力
1.情景小故事导入,激发学习数学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小学地段一年级,刚刚进入小学孩子来讲是生活的一次极大转变,从无忧无虑的生活转变为正规的小学教育,大多数孩子不适应,上课坐不住,话也特别多,老是问为什么,许多孩子对数学的认识无从幼儿园的角色转变,学生理解力差,一旦碰到点难题理解不开或不会做,就会畏难发愁,如果连续几次碰到不会的题,在他心中就会产生数学是高不可攀的想法。从此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成绩就会很糟糕,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前程,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可孩子们对故事百听不厌,即使同一个故事讲上多遍,他们也不会厌烦;如果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心理,把所要教授的内容编成故事,这样在课前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并且这样掌握得也比较牢固 。如: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这堂课时,可以通过“逛商店”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个星期天,我们班的迪丽热巴和妈妈一起到超市买文具,妈妈给淘气拿了24元的玩具后,对迪丽热巴说:“迪丽热巴,你有15元,妈妈再拿多少钱和你合起来就能买到这样玩具”请你们同桌合作替迪丽热巴算一算吧。
2.挖掘课本故事材料,创设情境故事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具备挖掘课本故事材料的能力,深入挖掘课本故事材料,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与故事话题相匹配的、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特点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故事活动。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做主人翁,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用“嘟嘟熊数硬币”的故事教学:嘟嘟熊的储蓄罐满了,倒出来一看,全是一元的硬币。妈妈帮他处理出了一个主意:“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枚一元的硬币,我帮你换成纸币。”嘟嘟熊一听,喜笑颜开,他立刻数了起来:“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妈妈摇摇头,说:“你这样一个一个的数太慢了!”嘟嘟熊挠挠头,说:“那怎样数啊?”妈妈数了10个硬币,然后堆成一堆,说:“你能接着对下去吗?”嘟嘟熊仔细一想,说:“我明白啦!您的意思是让我十个、十个地数!”他立刻拿起硬币堆了起来,每一堆都和妈妈堆得一样高……不一会儿就堆好了,他开始数了起来:“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妈妈问:“10个十是多少啊?”这可难不倒嘟嘟熊:“10个十是一百”妈妈拿出一张红色的百元大钞:“硬币归我,100元归你!”由此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展开、思考、交流、探索,归纳出1元、10元、100元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学生精神愉悦,又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一举多得。
3.利用小故事,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
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开始学5、6、7的口诀时学生还能分清,可学习8、9的口诀时,许多学生就分不清了,计算题时难免有些张冠李戴。这时用如下“巧计9的乘法口诀”的故事就能让学生化难为易了。故事是这样的:小头爸爸检查完大头儿子对刚学的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情况,说:“嗯,还不错!儿子,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大头儿子胸有成竹地回答:“爸爸,9的口诀前后两句得数相差9,所以前一句加9就是后一句的得数。而且,我还发现9的口诀得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比如 三九 二十七,2+7=9.”“还有一个好办法,几个9就是比几十少几,比如6个9比60少6,就是54.”大头儿子补充道。“儿子,其实9的乘法口诀还藏在我们的十根手指上。”小头儿子边说边伸开双手,“手心朝下平方,从左起依次弯曲每根手指,弯曲第几根手指就代表几个9.比如弯曲左起第一根手指,代表1个9,弯曲手指的右边现在有9根手指,就是得数:一九得九。如果弯曲左起第二根手指,代表2个9,弯曲手指的左边代表十位,是1;右边代表个位,是8,得数是18,口诀是二九 十八。”真有意思!大头二子也饶有兴趣地伸开双手,弯曲左起第三根手指,说道:“这代表3个9,弯曲手指的左边是2,右边是7,得数是27,口诀是三九 二十七。”
4.多媒体演示故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学媒体的使用可以提供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可以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例如,比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可先播放动画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在多媒体屏幕上让大青蛙吃34只害虫,小青蛙吃20只害虫。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了最好的铺垫。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也感到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并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故事激发兴趣,引入新课,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都能保持集中注意力,保持较高的数学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5.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 《认识钟表》 这一课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嘟嘟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上学总是迟到,这一天,嘟嘟奶奶就给他买了一个闹钟,可他第二天到学校还是9时了,迟到了1时,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听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我让大家说一说,嘟嘟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嘟嘟做事不应该慢吞吞,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這里,全班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都表示不学嘟嘟,要按时到校,学会自己看钟表,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 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
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数学现出发,利用故事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学更让学生乐于接受。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故事教学,确实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数学、更愿意接受数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学习的工具性和交际性等特点,还可以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神奇的教育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秀华. 浅议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读书文摘,2018(07)21-20.
[2]杨先知. 从高考作文现状反思高中作文教学[J]. 魅力中国,2016(01)01.
[3]何广梅. 浅谈小学数学课导入的方法[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