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冀予
一、字形與字义并重,形义兼顾
针对教师识字教学偏重字形教学的现象,我们提出字形与字义并重,形义兼顾的策略。这些教师都在教学中引入了汉字的字理,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字形起到积极的作用。
案例:“危”字的教学
师:这个“危”是什么意思?(危楼高百尺)
生:是高的意思。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师:我们现在说这个“危”是什么意思?
生齐:危险
师:你知道“危”有两个意思了,对吗?
生齐:对
师:好,看老师在这儿写一个字,古时候的字。师板书“危”的古字(小篆)。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师指着板书‘‘「”说:这是山崖。这是一座山崖, 这一面石壁直上直下的,特别陡。山崖上有一个人,这个人怎么呆着呢?(师板书“危”字上的折人:
师:好像爬在悬崖边上——
生齐:看
师:往下看呢。
师:他一看!哎哟,真是太高了!所以这个“危”有高的意思。山崖的下边 还有一个人(师板书危下面的“人”:。
师:他看见上面的那个人,对他大声地喊:“哎!快下来吧,太危险了。”所以,这个“危”也有危险的意思。那在我们这首诗里,它是什么意思?
生齐:高的意思。
这个案例就做到了形义兼顾。教师引入字理后,“危”字中看似都不认识的每一个部件,现在非常清楚了:原来“危”字里有两个“人”,还有一个“山崖”。这样,字形问题解决了,那么字义呢,在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中也明晰了,一个人爬在山崖边上,在往下看,他觉得这山好高好陡呀,下面还有个热心的人在呼喊让上面的人下来,因为太危险了。“危”原本就是危险的意思啊!在文中呢,“危楼”不是危险的楼而是高楼的意思,学生通过“危楼高百尺”的诗句也非常容易就理解了。
二、语境中体字义,音义相联
有些汉字含义比较具体,教学时可以采用形象的、直现的方法,但多数汉字需要我们以文本为依托,了解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把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养成自主识字的能力,真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有些字的字义通过分析字形并不能得出,尤其是该字在文中的怠义无法从字形上获得,那么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案例:《浅水洼里的小鱼》
课文中有两个生字“甚”和“至”,合在一起还是一个词语“甚至”。这个词语从字形分析上无法得出,但联系上下文,可通过朗读来感知体会它的意义。
师:这是这节课咱们要学的生词,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谁有好办法?
生“其加一个竖折就念“甚”。
是:哦,你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了“甚”。
生我用减一减的方法记“至”,用“室”减掉宝盖头就是至”。
师:把记字方法都说出来了,你真棒。
师:谁能用上“甚至”这个词试着说说话吗?
生答(沙滩上的浅水洼,也许有几百个,甚至有几千个: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师:你们看,几百个,几千个:几百条,几千条;你们看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比,谁更多呀?
生齐:后面
师:后面的,所以“甚至”这个词用在句子中就表示后面的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 步。你能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读这两个句子。指名读。
师:你听出来意思的变化了吗?哟,同学们没反应,谁能再读一读,读出“更进一步”的意思。指名读、齐读。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用的是简单的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字形,其中有不合字理之处,比如“甚”字原本是“甘”和“匹”相接后的产物,不是“其”加“竖折”,教师未加纠正,说明教师自己也不清楚。不过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这里要探讨的。在这里,教师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明白了“甚至”的含义,这还不够,还需要通过读来体会什么是“甚至”,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通过语气的变化来感受“甚至”想要突出、想要进一步强调的内容。联系具体语境,辨析字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呈现不同的意思,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识字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努力突破这一重难点,教给学生联系具体语境辨析字义的方法,正确理解“这一汉字”在“这一语句”中的具体含义,提高识字教学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以读促识,音形相联
以读促识,音形相联的策略,主要是针对识字的巩固环节。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时间并不少,读字,读词,读句,读文,形式也多。这里,我们提倡的以读促识,是指对单个生字的朗读。小学低年级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唱读,模仿读,当让他们读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时,几乎都非常流畅,反应也很迅速。但是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会读不一定会认。也就是说,学生在词语中、句子中和段落中能读出来,可能是因学生在生活中己掌握了它的读音,或者是学生记忆力好,读两遍后己经背下来了,当单独拿出该字后学生并不能快速反应认出。为避免这种情况,在帮助理解字义的读词、读文之外,专门将生字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单独识认,避免了各种的其它“外援”,让学生在读中牢固记忆生字字形。
案例:摘苹果识字
现在有好多教师喜欢以“摘苹果”的游戏,所学生字就是那一个个的“苹果”,教师点一个“苹果”,出来一个生字,学生认一个,以这样学生喜爱的活泼生动的游戏帮助学生建立所学生字的音与形之间的联系,在读中记忆字形,巩固识字。
四、字理引入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字理,将抽象的文字符号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字、画的对照中,在古今文字的比对中,追溯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故事,探寻祖先在造字之初所要表达的含义。形象地将音、形、义关联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
案例:“寸”字教学
教师出示“寸”的写法,然后对着屏幕解释说:“这是一只手,在这个地方呀,就是在医生为我们号脉的这个地方。它就是表示从人手腕的腕线到脉口这个地方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寸”。最后,教师对学生说:快伸出你的小手看一看,从腕线到脉口这个地方,对,这么长的距离大概就是寸。这个教学片段变抽象为具体,体现出了形象直观的特点,简单,形象,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上让学生自己体验找到脉口处,体会“寸”的含义,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帮助记忆,减少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