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咏梅
【摘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初步的创意才能。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 中学生 创意能力
【中图分类号】G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214-02
美术从来就与创意紧密相连,没有创意,就没有美术流派的交替更迭,就没有美术名家的交相辉映,世界美术历史就将苍白萧寂,无滋乏味。“创意”,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也应该说是一直形影不离的,如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初步的创意才能,这是美术老师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请看笔者一堂围绕蓝印花布绘画的课堂教学摘录。
先看以一位组长姓名中有“灵”字的“灵小组”的讨论:
“蓝印花布因其蓝白色彩的效果,我们可以直接在蓝色卡纸上进行画画。”有学生提出。
虽然这种变通的方法还是属于画形涂色的方法,但就制作的纸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最起码在蓝底白花的制作过程中省去了涂蓝这个步骤。任课教师适时进行了鼓励。
又有学生提出:“老师,我们以前用过修正液画过画,我想这次也可以用修正液代笔,在蓝色卡纸上画出花纹图案。”
修正液画法,虽然在教师眼里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学生的那种方法的迁移也是创意的一种形式。
又有一位学生附和道:“对,我也用修正液画过,我想蓝印花布图案制作不同的点造型用修正液画肯定比毛笔涂色简单、方便。”方法迁移的灵感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思索。
另一位学生说:“我在小学时老师辅导我用油画棒和水粉画过《神奇的烟花》,先用油画棒画烟花,然后再用水粉颜料均匀的涂染天空。”这位班上的绘画女达人,边回忆边建议,“我想制作蓝印花布也可以这样,先用油画棒画花纹然后用蓝色刷背景,这样也能制作蓝底白花的效果。”
“对,我也画过,老師告诉我们说这是利用油水分离的原理。”
“对,还可以用蜡笔,因为水蜡也不相溶。”
此时从学生争先恐后的交流中教者清楚地看出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了,学生“想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我们也可以利用镂刻印制的方法,先在卡纸上刻好花纹图案,然后再进行印刷。”细心的敏抢着说,“这是视频中看到的蓝印花布制作的源方法。”
“这种方法固然是好,但首先要画,然后再刻,有点麻烦。”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前期工作是有点麻烦,但可以一版多用,白纸上刷上蓝颜色做成白底蓝花,在蓝纸上刷上白颜色就是蓝底白花的效果。”
………
就这样,各种各样的制作方法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诞生”了。不管是学生自创的或是以前尝试过、还是网络上看到过,把它们作为蓝印花布的模拟制作都比传统的“画形涂色”的方法更有创意。你说,还有什么比创意更可贵呢?
“法”让学生自己探,“果”让学生自己摘,创意其实一点也不难。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头脑风暴协作中进行碰撞,激活出精彩的点子,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创意。
协作激活创意,创意激活课堂。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美术课堂,需要学生去欣赏、交流、感悟、思考、阐述,更需要学生去动手实践,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刻一刻、剪一剪……真切的感觉来自于手上的实践,才能对精彩的表现有更深入的认识。关于蓝印花布的教学也不例外。接下去的课堂在学生理解蓝印花布纹样设计特点后,便开始践行自己的创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模拟制作蓝印花布。
再以运用“油水脱印法”的“芳小组”为例:
组长芳用白色油画棒认真地涂着设计稿,一旁的琴边盯着边喋喋不休地让芳注意这注意那,林和苏则在一边讨论着该用普蓝还是湖兰颜色,看来“灵小组”同学对待自己的设计制作很小心,生怕一不小心给弄坏了。完成后林抢着刷稿子,只见他将早已调好的普蓝水粉颜料慢慢地均匀地铺在设计稿上,在水粉笔划过去的一霎那,被油画棒涂过的地方留下了美丽的白花,由于油画棒在涂抹的时候有较强的笔触感,因此美丽的白花上残留下了淡淡的蓝色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小组同学都拍手称赞,引来旁边同学的围观,“太美了”“有点像蜡染的感觉”孩子们还懂得不少呀,“我要再制作一幅。”琴也许是错过最精彩的“见证奇迹”的“刷”环节,所以建议再制作,得到小组同学的一致同意,他们又开始制作啦……
此时的学生已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而是为了兴趣、快乐而作业,这是一种“享受”。为“享受”去努力,何尝会不成功呢?创意激活了课堂,让学生享受了快乐。快乐会带来成功和自信,快乐比成功更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也是教育的目标。
课堂教学中美丽的风景需要教师的教学创意,美术教学中教师的创意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大胆创意。教学创意可以是备课时的预设,也可以是讲课时的机智,更多的是课后反思时的生成。创意,其实不难,它其实是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时刻牢记在心的课堂魂之所系,让学生爱上自主学习和合作共进。
参考文献:
[1]王静怡.创意设计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16):178.
[2]赵祥.图形创意思维在中学美术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