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感”的重要性

2020-07-14 02:32邹明君
少林与太极 2020年1期
关键词:动静丹田触觉

邹明君

“感”在太极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感, 《说文解字》中日: “动人心也,使人心动。”顾名思义,“感”是动词。现代字典中把“感”分为两层:一层是自我认知的看法和想法;另一层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如感觉、感应、感触等。如此“感”有内外因两方而的解释。

这不由使我想起太极拳的以意领、动静之间、阴阳转合的拳理,无不渗透在“感”中。人在打拳时,起势之初,就在内心放空放松,去除杂念,虽然外部形体并未动作,但内里意识已有,这就是动静之间的一体共存,一动一静相互依存。

太极拳中的“感”还表现在有意识地去感觉大自然作用于人体的物质能量,譬如微风轻抚皮肤所产生的知觉,以训练和强化人体神经末梢敏锐地捕捉外界细小变化的能力。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有感受冷、热、痛等能力,直接的感触器官就是皮肤。如一个目力极弱之人或者盲者,他感知外界、物体的能力,只能依靠皮肤的感觉,通过皮肤的接触而感知物体的形状、轮廓,形成记忆和影像,通过感触风、雪、雨、阳光而感受四季的变换温差。皮肤让人类神经系统、触觉感受更强烈更完善。

感,在人类意识行为中的作用非常巨大,有意识地培养建立感觉、触觉、知觉.对提高人对自身感知将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无“感”之练拳人,只在架构、外形,不在内蕴,初见美丽如天人,细看木然不生动,犹如雕塑栩栩如生而无生动气韵。这种无思想、无意识的美景可远观,但不可近看,用“空洞无物”来形容非常贴切。“感”到底是什么?拳家说不出,练家说不好,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

万物皆有灵,感是属于三维空间的,感是宇宙间最美妙最引人入胜的东西。大自然中有它的存在,外界空间有它的存在,任何动感的生物都有它的存在然而它有自己的规律,就像人体有其特殊性、复杂性、规律性,顺应规律既可以维护生命颐养天年,又能为人体生理心理的科学观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从而遵循应和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感”是由松入柔的轻灵劲。在放松中协调肢体内外环境,去僵去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渐进轻柔灵活,找准身体重心稳固下盘,通体松沉到脚跟底部,轻灵圆活运步自如,以手法、身形、步法的虚实配合腰胯的转动来实现。即:以内练虚实来指导外部的动静转换和位移,虚侧的上下左右皆虚,实侧的上下左右皆实,动作落实处应贯穿对拉拔伸、曲中谋直的做法,通過意念引领上下左右对称谐调,绵延不绝。

“感”在太极拳中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力无力全在感应,而引发皮肤腠理的细微之感,在于人体内在的劲力——丹田气机之运行。以意导气,始于丹田,行走于肌肉、神经、血液、骨骼、发肤和四肢末梢等,螺旋回流、反复贯穿,最后复归结于丹田。这种在似水似气的物质推动作用下,人体接触外界最敏感的皮肤对“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感受颇深。练拳中,凝神贯注一丝不苟之际,哪怕微风轻吹掠过发肤,汗毛孔也立即与外界呼应,全身皮肤如蚁虫爬过阵阵酥麻痒,此时发梢亦有感应,如不知被何物轻微扫过。敏感至此,全身心内外一体,走架运行过程中目之所见没有物,耳之所听没有音,超然入定不思不想,如行云流水,达到全息状态。

初识“感”在太极拳中的“从心所欲”绵延不断,继而可进一步体悟开合虚实、刚柔相济、中正安舒。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动静丹田触觉
初探雨林
微·视界
触觉“空降”虚拟世界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动静之间
船内船外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
探究意守丹田基本原则的阶段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