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花 汪昌银
摘要:为革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山东博兴县庞家镇引领农民再组织起来,打造集体经营“新时代版”,确立了“镇级主导,村支部抓总、引领群众唱主角”的路子,以民办民营为原则,组织部分有实力、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员投资成立振兴乡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庞家路径”,收到显著成效, 具有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性。但也存在农民入社情绪不高、土地流转难、利润空间有限、优质项目缺乏等问题, 建议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第三方投资、尝试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多元发展分散单一经营风险,以让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再次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再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0-0045-03
2018 年 12 月,本课题组成员以庞家镇邢家村为跟踪调研案例,经过一年多的跟踪调研,对邢家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詳细了解,2020 年 1 月,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背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难以抵御急剧变化的市场风险,土地条块分割经营, 难以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农业大生产等等,农业的弱势性越发突出。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2018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部署。针对山东省的具体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五大振兴”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实施好这一划时代的伟大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施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要以农民为主体,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但必须是有组织的新型农民。博兴县庞家镇辖 50 个行政村,人口 2.7 万,耕地 5.3 万亩,农业劳动力主要以“389961 部队”( 妇女、老人、孩子 ) 为主,为典型的农业乡镇。全镇无专门的工业区,经济基础薄弱。经过几十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诸多制约庞家农业快速发展的因素愈加明显,传统的农业种植效益濒临“天花板”,向上拓展越来越艰难;个别企业、种粮大户拖欠农民土地流转费用,农民在土地流转时顾虑重重;农村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不断加剧等等,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纵深发展。消除核心制约因素,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民组织化, 提高其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机遇能力,逐步打造新时代农村“田园综合体”,将是庞家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之一。为破解这些制约因素,实现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博兴县庞家镇确定了“引领农民再组织起来,打造集体经营新时代版”的发展思路。
二、庞家镇农民合作社模式及运营
2018 年 4 月,在庞家镇政府的主推下,以民办民营为原则,组织部分有实力、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员投资成立了博兴县振兴乡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初期由大学生创业就业合作社、残疾人创业就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服务、设施蔬菜种植、邢家和张庄两个试点村共 7 个合作社联合设立。试点完成后,在七个基础社外增加“国庞”牌农产品展销大厅、生产资料调度中心、为农服务中心、多个农村合作社、农业生产技术保障、农业保险机构等诸多新成员。该社成立后,通过招投标方式购置了大型的农业机械、灌溉管材等设施, 招聘了部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产品展销中心。目前,“国庞”商标涵盖 8 大类 63 项,涉及产品、服务、劳务等方面,为全方位服务各个专业合作社打下了基础。联合社以全域商标化为引领,打造联合社互助合作经营联合体。联合社运作平台由多个农村合作社、生态防治合作社、供水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生产资料调配中心、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农产品展销大厅、大学生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等 12 大版块组成,集示范带动、功能搭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分工明确,无缝衔接。“品牌”引领,互助合作,全民就业,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初步建立。
三、对邢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剖析
(一)基本情况
邢家村领导班子团结、村集体秩序稳定,多次获得优秀村评选,有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该村积极响应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即将整村搬离原址。综合分析邢家村总体条件,适宜作为试点优先开展工作,于是镇党委首先选取邢家村为试点,以期以点带面,在全镇范围内陆续推广土地集约化生产模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集体增收。
邢家村有耕地 508 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作物为主,形式单一,规模小。全村常住居民 96 户,人口 240 人,14 周岁以下儿童 29 人,占总人口数的11.7%;30-60 周岁的妇女 51 人,占比 21.3%;60 周岁老人 82 人,占比 34.3%。年轻劳动力大多从事二三产业, 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特点明显。村集体收入以对外承包土地及各项惠农政策补贴为主,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在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三十年不变的前提下,村党支部组织农民自愿入社,实行土地连片、规模化经营。邢家村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 的原则,成立了博兴县和平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及群众代表会议、全体村民大会,宣传动员,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入社。镇政府向合作社前期投入 20 余万元,用于向入社的村民发放第一年的保底收入和土地整理、输水管网、扬水站等费用等,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2018 年 8 月,全村 96 户村民整体入社,入社土地面
积共 508 亩。农民以耕地入社,按照分配方案领取收益和福利。有劳动能力的还可以进入村级服务队,拿工资性报酬。在合作社运营模式上,大型的机械作业如耕、种、肥、药等由和平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系联合社的专业队伍进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有的自行派出机械完成,有的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最后产品的收购采用订单、招投标等方式,实现收益最大化。
(二)收益分析
邢家村农户的收入构成:和平种植专业合作社首先给予农户每亩土地 400 元保底收入(该 400 元保底收入与以往农户自行流转的收入持平)。以后每年的麦季、秋季经营收益在扣除原料购买、人力雇佣、机械使用等支出后,联合社提取 5%,村集体、合作社成员 95%,并以 1:9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
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2019 年,邢家村麦季总收入 515094.04 元,生产费用 258490.82 元,净收入 256603.22 元,第一次分配款每亩 462.51 元。秋季总收入 273944.00 元,生产费用 138239.9 元,净收入135704.10 元,第二次分配款每亩 215.66 元,加上村集體收入分配 120 元 / 亩,村民实际收入达到 800 元 / 亩,远远高于未实施合作社经营的邻村和县域内其他乡镇土地流转收入。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邢家村以联合社为主导,村集体领办的方式,将合作社主要带头人和普通社员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收益风险共担,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使土地得以集中连片, 能够规模化、机械化经营,农业水利设施得到了及时维护更新,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二是通过合作社集中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统一提供农技服务、统一铺设水利设施、统一竞价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益。
三是通过路埂及场院复耕、沟渠平整,新增了 68 亩土地,为村集体净增收入 85000 多元,增强了村两委解决村务的能力。四是在国家承包经营权三十年不变的法律前提下,遵循村规民约,周期性微调土地,让新增人口有了二次分配收入,缓解了农村“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带来的社会矛盾。五是在确保农民基本收益的前提下,将农民从条块分割的土地种植中彻底解放出来。
邢家模式破解了土地流转中群众利益如何保障,村集体资源少、增收难等问题,也为博兴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趟出了一条成功路径,具有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性。
(四)成功因素
庞家镇从破除核心制约因素入手,通过广泛深入调研,确立了“镇级主导,村支部抓总、引领群众唱主角” 的路子,激发了“三农”活力。在镇级层面,镇党委主导, 乡村振兴产业示范中心全程跟进落实,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让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再次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在村居层面,通过试点成立合作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将自愿种地的农户集中调整到固定地块耕种,不愿种地的农户土地入社,实行“托管经营”或“连片竞价承包经营”,分配方式采取基价包底和二次分配相结合,彻底解决土地流转难的问题。在实践层面,在激活沉睡土地资源的同时,将原本松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思路的转变,方法的创新,不仅解决了大批遗留问题,如历时 5 年未完成的水润小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得以解决,北王、张庄 380 户村民全部搬迁入住,实现挂钩指标 162 亩,增加耕地 210亩,村集体年均增收 20 万元,即达到了土地保有量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加、社会发展资源增加的目标,而且增强了联合社的吸引力,2019 年秋,联合社新增高庙李、栾李试点,村民入社率均达 100%,目前联合社下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 7 家。这也是合作社发展初期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庞家镇已在全市率先编制水利规划,稳打稳扎抓落实, 为农业发展做实保障,可以说小投入带来大回报。
四、联合社、农业合作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入社热情不高
在组织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十分高涨。利益是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社的根本,要让农民看到利益、尝到甜头。博兴县庞家镇目前成立的几个农业合作社都是由政府发动、主导成立的,合作社能顺利推行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有政府信用做担保。因此,如何让农民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中尝到甜头,以便调动全镇农民的入社意愿,把观望中的农民吸引到联合社路径上来,还得依赖现有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情况。
(二)土地流转变难
一方面,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决定了农民主体意识缺乏、参与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低、集体意识弱、思想难统一,另一方面,庞家镇曾经在土地流转的尝试中出现过流转企业、种粮大户因各方面的原因拖欠农民土地流转费的现象,挫伤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增加了土地流转难度。
(三)利润空间有限
农业生产周期长、回报时间长、占用流动资金大、比较效益低,属于弱质产业,第三方投资意愿不强。庞家镇在镇党委的主推下,依托合作社,实现了土地经营的规模化、机械化,提高了生产力,收益大大提高,但继续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利润几乎接近“天花板”,增收空间有限。
(四)优质项目缺乏
有优质的发展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才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目前,庞家农民合作社还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的种植业为主,链条短、附加值低,后劲不足, 对观望中的农民号召力和吸引力不强烈。
五、建议
博兴全域地处鲁北平原,土地能够做到集中连片经营,适宜推行机械化耕作和科学化管理,再加上便利的交通,通行能力强,运输成本低,可以立足现有比较优势,通过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振兴农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此,一是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第三方投资,破解因农户自身积累能力低而无力扩大规模的制约瓶颈;二是要在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多元化,特别是要抓住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引入现代技术,着重在农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伸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可先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稳定农民的增收预期;三是尝试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经营形式,用多元发展分散单一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 林善浪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 [M]. 北京 :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 万宝瑞 . 中国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3] 韩长赋 .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J]. 农业经济导刊 ,2004(4).
[4] 夏青 . 合作社与农业现代化 [J]. 农经 ,2014(5).
作者简介:贾艳花(1980—),女,汉族,山东博兴人,单位为中国农业银行博兴县支行,经济师,研究方向为金融。
汪昌银(1978—),男,汉族,甘肃甘谷人,山东省博兴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