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菁
我的专业是电子商务,既要学“商务”,又要学“电子”。这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
课程中我最头痛的是计算机编程。由于从小接触不多,我对编程其实是有一些抵触的。
还记得上第一节C++语言课的时候,我看着电脑屏幕里的代码很是迷茫。但在看了学长们的精妙设计作业后,我激起了对编程的好奇心。上课专注听讲、温故知新、不懂就问,这样的学习方法永不过时。当然,编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地实验,为此我会保证隔一天上机自己从头开始编写2-3道题,尽量保持手感。
学会了一门语言后,再学其他的语言会很轻松,我学完C++后面再学习JAVA、Python等就越来越轻松,也越发地感受到编程的魅力所在。
大二的上学期,我参加了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比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我们专业的5个人组成了一个小组,每人提出一个想法。我的想法源自不久前的经历。之前我去看过中医,一张药方从送进中药房到拿到药包,至少要三四个小时,不少病人早上 5 点到医院挂号看病,等拿到药离开医院时,夜幕已降临。有些药是需要长期服用的,但看一次病只能开一个星期的,这意味着病人要不断地去医院取药。在大部分医院,即使不看病仅取药也必须先挂号,流程较为繁琐。而且,来北京知名大医院看病的有一部分是较远地区的病人,他们为了取下一个疗程的药,要坐火车或飞机再来北京。虽然市面上已有一些送药和在线医生的平台,但没有集诊后送药与病情追踪于一体的平台。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搭建一个平台,病人实名注册后可以从上面挂号,也可以在线看病,医生开的药可以选择邮寄到家,这样就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我的想法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我们决定设计一个平台,在医院和患者之间搭建桥梁。患者可以获得挂号、医生交流、药物配送、查看电子病历等服务;医院可实现对病人的院外智能管理,如病情跟踪、服药提醒、健康叮嘱等。
在”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但我们时常拥有了想法,却怯于行动。如果有创业的想法,不妨从参加比赛开始。参加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但我们时常拥有了想法,却怯于行动。如果有创业的想法,不妨从参加比赛开始。参加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确定好方案后,我们与指导老师进行了商讨。老师听到我们打算做一个网页时很是惊讶,因为那会儿我们还没有学习网页设计,并且离参赛只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做网页的大致流程和方法,给了我们一些书,又告诉我们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利用好网上的资源,例如W3School在线教程网站,里面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的网站建设教程。我们回去后就研究了这个网站,发现确实很好用,它里面有分好类别的参考手册,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快捷。例如我想把背景变成蓝色,那么我只需要从右栏的用户手册中查找“HTML颜色名”,里面有颜色名列表,单击一个颜色名,就可以查看背景颜色效果。我们又从图书馆借了许多网页设计的书,但发现每一本都很厚。时间不等人,不可能看完在做,我们便边学边做,想要什么效果就查找学习。接下来迎接我们的就是无数个挑灯夜战。
我们首先通过阅读书的前几章了解了如何制作网页,然后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不太了解如何使用的语句就查找参考手册。每查找一个语句的使用,我便会把它记在本子上,不断加深记忆。如果遇到从网上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时,我们便会带着电脑找老师寻求帮助。就这样从无到有,制作了第一个网页。
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写企划书。当时老师给了我们之前获奖学长学姐们的作品,让我们先好好学习一下,我们也借阅了图书馆的创业企划书撰写的指导书。我们首先一起搭建企划书架构,然后每人认领一个自己擅长的部分撰写。有的人大量阅读他人的作品,学习别人的表述方式与逻辑,然后撰写自己的方案。各自写完后汇总,发现与平时用的网站比还是太简单了。我们内心有一些失落,但我们没有放弃,探寻原因,发现是缺少一些特效。于是我们学习别人的网页,继续不断修改打磨。
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自己也感到很神奇。我们第一次写企划书,第一次做网站,却幸运地拿到了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应用总决赛的特等奖。
大二下学期,我有幸被老师选入课题组。在一次研讨班上,听完学姐讲的《机器学习》一书中的“特征选择”一章后,我就深深被它迷住了。“特征选择”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就可以预测此人是否健康。于是我马不停蹄地自学了Python语言和机器学习的网课。大三上学期开学,我便报名参加了共享杯比赛,这个比赛是我们专业课题组老师带队的,本、硕、博都可以参加。一开始就是选题工作,由于团队里有研究环境经济学方向的同学,我们便选择了预测森林单位蓄积量这道题目。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科技论文写作类的比赛,同时也是我的第一篇论文。有之前的文献基础,我们拿到题目后很快就写出了文章的整体架构,接着就是分工安排。
我们是实验与论文并行进行的。然而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第一次跑完模型,准确率只有78%。我抓紧从网上搜索当前性能比较好的预测模型,又跟师哥师姐们探讨,也认识了一些打算法比赛的技术大佬。他们推荐给我了数据挖掘竞赛利器——Stacking集成方案。我重新调整了实验方案, 84.47%的新结果令我激动不已。之后我又进行了调节优化,最终准确率提升到了84.55%。
最后就是汇总排版。不要小看这件事,汇总要保证文章从头至尾的风格是一致的,逻辑是相同的;排版要严格按照比赛官方的模板,幸好我之前考计算机二级的时候苦练了office的功能,所以排起来得心应手。还记得当打开比赛的获奖名单,第一页就看到我们获得了一等奖,坐在图书馆里的我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那一刻心中有无法形容的喜悦。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创业者。但我们时常拥有了想法,却怯于行动。如果有创业的想法,不妨从参加比赛开始。参加比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创业的项目应来自生活,我后来做的项目莫不如此:“轻食APP”源于身边一些健身同学的需求,针对儿童的“物联网人工智能学习平台”源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让编程教育开始下沉,“AI自适应道路”源于对城市每天早晚的交通高峰情况的调查。
责任编辑: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