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朝 冯凯 戴亚强
武术习练者既要重视读谱,又要审慎读谱,勤于思考,每字必究,一定要通过实践验证,提高自己学谱时正确读谱、知谱、辨谱的能力。
老拳谱、拳论,大多源于口传笔录,几经易手传抄,字误、句误现象常有。有的字词搭配不当意思全非,以致不能顺理成章,后学之人没了准则。有的音同字异,有的谐音讹用,甚至有的以讹传讹,难明其义。再早的老拳谱没有标点符号,如果不明句读乱加标点,原本明白的话也可能念成糊涂账。武术习练者既要重视读谱,又要审慎读谱,勤于思考,每字必究,一定要通过实践验证,提高自己学谱时正确读谱、知谱、辨谱的能力。
《打手要言》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这句要言在习武者中,尤其是在太极拳习练者中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笔者多年来在向众多武林前辈请教和习武交手实践体会后,谨就此言辨别分析,并就与此相关的几个方面谈谈浅见。
1.辨析“彼不动,己不动”
“彼不动,己不动”,如果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角度看,属于“法、德、理”的范畴,请对方先出手可以说是“有礼”。对于交手者而言,这是采用后发制人战术者的必然选择。在不了解对方情况、自己不具备主动进攻能力或觉得不强于对方时,出于谨慎,以静待机,需要在对方先动后找出破绽而相应对付。在实战中如果是等待同伙赶来包抄,彼不动时则更要“己不动”,以拖延时间。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方面。
但是如果执着于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在双方较技时总是“主于御敌”处于防御的地位,等对方先动手发招进攻而后“乘之”,那么在太极拳推手比赛、散打比赛里,实战的打斗乃至战场上的搏杀中,双方彼此拉开架势,如果谁都不愿意“主于搏人”,怕被对方“得以乘之”,谁都想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即仆”,那么这场打斗要怎样进行下去呢?而习武者平日交手练习,若俩人都执着于“彼不动,己不动”这句“要言”而固守陈规,都认为不能违背老拳谱的教导,那就练不成了。
2.辨析“彼微动,己先动”
“彼微动,己先动”这句“要言”,猛一听似乎是要己方争取主动,但实际则无法做到。彼不动或彼欲动而没动时,己可以做到先动;但彼只要微动,从时间上就己经是先动了,自己能做到的可以是快动、慢动、大动、小动、真动、假动……但这都是后动,
太极拳动作的圆弧形轨迹,可以看作是迂直之计的一种表现。太极拳推手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意在人先,后发先至”作为原则。八卦掌的绕走亦是迂直之计的表现,既是战术安排,又可调整双方角度,有的时候机势就在摆扣之间,一化一发胜负可见。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先动了。这句话不合逻辑。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古来习拳知兵法,不知兵法莫对拳,武术拳论历来都有运用兵法经典名句指导习武者的传统。《孙子兵法》云:“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庄子·说剑》又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打手要言》的这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显然与兵法有着密切的渊源。“彼微动,己先动”应该是“彼欲动,己先动”或“彼微动,己先至”才有可能。彼微动的“微”字有可能是“欲”字的笔误,或者己先动的“动”字有可能是“至”字的笔误。
3.彼微动,己先至。
军事行動中的伐谋斗智和避实击虚,“以迂为直”的“出奇制胜”迂回曲折操作方式,在外形或轨迹上往往表现为迂回曲折的途径和方法。军事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在双方力量对比和环境上“不确定性因素”太多的条件下,应该避免简单化的正面实力抗衡,而要采取某种间接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军事上的直线性思维和操作,将是危险的。
太极拳动作的圆弧形轨迹,可以看作是迂直之计的一种表现。太极拳推手主张“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意在人先,后发先至”作为原则。八卦掌的绕走亦是迂直之计的表现,既是战术安排,又可调整双方角度,有的时候机势就在摆扣之间,一化一发胜负可见。
彼微动虽然是先动了,但我可以通过比彼快的速度先打上彼。以快制,I}是习武者平时练功中追求的重点之一。我也可以通过反击动作比彼进攻动作道近而先到达,这在中国武术诸拳势招法中比比皆是。4.彼欲动,己先动。
双方交手前的预备势,外形没有动。“彼不动,己不动”可以理解为对方不进攻,我也不轻举妄动,这仅指双方的身体表象,这样也有利于节省体力,但并非指精神状态。我的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精神要动起来。一方面要冷静地观察对方的门户、体质、身材、目光、神色等,以寻找有利的战机,确定战胜对方的手段;另一方面可以用自己的精神气势威慑对方,在心理上与对方较量,争取在精神上先胜对方。如果身形和精神全都不动,交手时极有可能被对方突然的攻击一举战胜。
“彼欲动”指的是对方开始进攻的瞬间,也就是对方的神色己露出进攻的迹象。一般情况下,在身手行动之前,人的神色就己经显示了进攻的意图,是能被察觉到的,术语称之为“预兆”。只不过有的人明显,有的人不明显,高水平的人还可能显示“假预兆”引你上当。对手神色变化,随之而来的将是身手的快速进攻。在平时练习中细心观察,我就可以准确地捕捉到这种迹象,从对方神色的变化正确判断出其进攻的预兆。
“己先动”时,身手要动在“彼欲动”之时。当察觉到对方神色预兆时,我就要迅速有针对性地起手猛烈攻击对方,拳打迅雷不及掩耳,使对方已经随神欲动的身手还没有成为有效的进攻就被我击溃,其招势和力量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若等对方己经开始快速行动了,我再启动,往往已经来不及了。当对手欲动时,我先走了一步,可以置对方于被动。例如“打闷劲”先控制对手劲源,使其不得发力;万一没有奏效,则随之顺势化引对方,待敌失去重心,以己全力击或发之。
(未完待续)
(编辑/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