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破中创新

2020-07-14 08:27赖鹤玲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突破表现创新

赖鹤玲

摘要:从舞狮到舞狮人,却从描写仿生到刻画仿生者的内心世界的情感转变,就是作品《南獅》对传统南狮表现对象的突破。也是因注入了适合于表现当代生活和精神的新内容,从而丰富、发展了传统民间民俗舞蹈的内涵。对整体狮形的”外科手术”就是突破传统道具的样式,是为了适合于表现新的内容和塑造新的形象。这个从未见过的即不象传统板桩又不象竞技高桩,在特定主题表达的舞蹈作品里突然出现的高桩造型样式,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的过程中而得以实现。正所谓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关键词:南狮:突破;创新;发展;传统;表现

中图分类号:TS94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6-0067-02

一、引言

《南狮》五个演员均来自佛山本土武馆的行武之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所谓的正规舞蹈训练,正如北京舞蹈学院前院长吕艺生调侃说:“象你们这样的身材(一砣)专业院校的门你摸都摸不着,但我很喜欢。”作为群文舞蹈作品登上12届全国舞蹈展演(前身为全国舞蹈比赛,是文化部举办的专业院团和专业院校参与的重大赛事)的确让人出乎意料,后来在展演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作品点评会上才知个中道理,专家们或掌管舞蹈方向的主事者们认为当下院团、院校的舞蹈作品缺乏创新,大多似曾相识,甚至批评有干人一而、干遍一律的现象,这很不利于国家舞蹈事业的发展,等等。而群文舞蹈作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创编方法好像是一股清流,因此甄选了一批近年来创作的优秀群文作品参展,以此来冲激一下沉闷的专业舞蹈创作。在我看来,专业舞蹈作品创作在题材选择以及创作观念上虽然有一定的程式化现象,但也没有专家们说的那么严重,我想专家们更多的是出于鞭策和鼓励。在探索舞蹈未来之路,在舞蹈研究方而专业院团院校的老师、编导们远远走在我们前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群文舞蹈创作的繁荣有其适逢公共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有象野草一样生长在大地里的创作素材,更有因演员等的局限倒逼编导抛弃条条匡匡的外部和内在动力,那么作品《南狮》是怎样从诸多条件限制下以及传统程式化舞狮的束缚中寻找突破的呢。

二、表现对象的突破

“南狮”又称醒狮,脱胎于北狮,发端于佛山,盛行于岭南和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等海外有华人的地区,己形成具有独特审美体系的南方汉族民间舞蹈,有非常丰富的程式化动作套路,刚采青就有几十种,南狮表演时一般借助筒易器材,摆设抽象性的山岭岩谷、溪涧水桥、羊鱼虾蟹、龟蛇竭蜂、蜘蛛、蜈蚣、鸟雀等景和物,演绎和表现狮子喜怒醉睡、醒动静惊、疑怕探望、滚卧闪腾、扑跃眺起、伏坐咬舔,擦脚描痒、洗而挖耳、塑月京天、照水戏水、饮水抹啸、弄须刷牙、擦眼咬虱等等形神姿态。逼真的、栩栩如生的、时而雄壮威武、豪放粗犷、时而顽皮活泼、谨慎多疑的狮子跃然眼前。因此舞狮主要是模仿狮子遇到各种外部环境所带来的不同感觉的自然动作反映,表现的是动物的形态神态动作等特征。功夫老练的舞狮人舞起狮来,可以达到动静分明,刚柔相济,形神俱备,人狮一体的境界。不仅如此,狮子威武刚强的精气精还有作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性格象征和寓意。但无论如何传统舞狮主要表现的对象是具有动物属性的狮子本身。而作品《南狮》主要借传统舞狮的形式来讲述、表现痴迷执着于传统文化并自觉传承和发展的舞狮人,从舞狮到舞狮人,却从描写仿生到刻画仿生者的内心世界的情感转变,就是作品《南狮》对传统南狮表现对象的突破。也是因注入了适合于表现当代生活和精神的新内容,从而丰富、发展了传统民间民俗舞蹈的内涵。

三、狮头、狮被样式的突破

传统南狮的表演要借住体现精美扎作技艺的狮头和狮被道具及配以镶嵌象征狮毛的裤腿和彩色秀球的鞋等装饰来进行表演,一人拿狮头,一人扮狮尾,组成生动形象的狮子雕塑,在双人动静配合的造型变化中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糅于南狮技巧,完成形神兼备的各种形态表演。南狮在强调形似的同时更加注重内在的神似,这是南狮的最大特点,也是区别于北狮的重要特征之一。狮子的神似主要靠造型生动、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的狮头来表现。对于整体狮子造型,狮头是最为重要的核心道具,而对于工序繁杂的整体狮头造型,传递内在神似的部分又集中在双腮、震舌、狮角,尤其是目光炯炯的眼睛和开合自如的眼帘及震动灵巧的舌头上。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实践证明抓住事物最本质特征,化繁为简,以局部的神似联通观众对整体形似的经验联象。正如杨丽萍的《孔雀》那独特的以手指头临摹孔雀头部动态的形象,不仅没有人质疑像不像,而且令人叹为观止,把她视为孔雀精灵。这不就是抓住了孔雀局部最主要特征吗,不正是化自然复杂的孔雀形态于简练的局部动态吗,试想如果把整个孔雀的所有自然形态都临摹表现出来,艺术想像意像丢尽,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于是开始了对整狮造型的“外科手术”,把狮被、狮裤和狮头的层层扑纸以及装配裱贴的纱、绸等饰品及彩绘等一一去掉,只留下由竹蔑做成的狮廊(头部造型骨架)和装饰在狮廊上面的双腮、圆唇、震舌、狮角和眼睛。整个狮头被镂空后,显得轻巧别致起来,观众可以直接透过狮廓看到狮头里而的舞狮人,传统狮头狮背下两人神秘的动作及配合一览无余,在表演形式上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因保留了狮头最具传神的部分,使得狮子内在的神似又不曾丢失,并且表演者按编导的设计构想随时可以分开和配合,极大丰富了表演样式和增强了表现力。这一系列“外科手术”即没有套用已有的传统南狮的形式,又没有脱离原有的南狮的神韵。正如鲁迅先生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所说:“旧形式的采用,心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对整体狮形的“外科手术”就是突破传统道具的样式,是为了适合于表现新的内容和塑造新的形象,正所谓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四、板桩道具的突破

传统南狮是集舞蹈、武术、体育、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岭南文化瑰宝。20世纪末,高桩南狮逐渐在佛山及东南亚国家兴盛起来,现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在全国、全世界推广的南狮比赛项目。并编撰制定了《高桩南狮比赛套路>和《高桩南狮比赛规则》,推动了传统南狮向竞技南狮发展。高桩南狮的诞生与普及推广极大创新发展了传统南狮。相比传统狮艺,高桩南狮对动作内涵要求没有那么高,主要突显高、惊、险的动作难度。在最高3米,最大桩距4米,长16米的高桩上来回穿梭、环回快走,同时做出钳腰饮水、悬挂采青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刚健勇猛、威风凛凛的狮子以高超的技艺带给观众美好的艺术享受。作品《南狮》在结尾部分为了增加艺术感染力,特别设计了高桩表演,然而传统南狮多以五条板凳两两叠加最上而一张且短而宽(俗称板凳桩),虽然在造型结构上较为复杂、立体、多变,但不够高、惊、险,而且作品前而已有传统板凳桩情景设计,不宜重复。如何使五条传统舞狮板凳做出高、惊、险的造型着实费了不少心思,在反反复复的试验之后,终于找到了,让两条长板凳竖立,凳脚相对,用稍短而宽的板凳横着卡在竖起的两个凳脚上,再用另外两条长凳在两边斜立着使其上而脚凳卡住原来两条板凳的凳脚以增加造型的稳定性,这样高度陡然上升,加之上面的表演而积太小,并要容纳两个人配合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造型,高、惊、险的视觉感受跃然舞台,方寸之间一头刚健勇猛的南狮反身绕转、腾挪跳跃挥洒自如,令人拍案叫绝。这个从未见过的即不象传统板桩又不象竞技高桩,在特定主题表达的舞蹈作品里突然出现的高桩造型样式,正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的过程中而得以实现。

五、动作形态的突破

常常置身于佛山各个武馆,看着那一个个、一群群逼真的狮形狮态的徒手练习,舞蹈的韵致朴而而来。徒手模拟狮头动态练习是学习舞狮的基础,也是必经之路,等掌握一定能力后才拿着狮头进行练习以及双人配合练习。徒手练习虽然不拿着狮头和狮被进行,但对狮形狮态有严格的要求,包括把握狮头方法、站立姿态、步形步法以及力度使用、角度摆动等等。作品《南狮》在动作开挖上基本参照传统舞狮动作,但是由于表现对象的转变,从舞狮到舞狮人,即动作由服务于仿生目的的形神兼备向服务于舞狮人形象及内心情感刻画的转变,因此在造型空间上,动作节奏上,动作幅度上以及动作连接上做了调整。也因狮头、狮被等道具的调整,即舞狮人完全被整个狮头和狮被包裹着只见狮子不见人向除去狮被和镂空狮头后舞狮人的身体完全展露的转变,由此带来动作组合方式、造型配合方式、空间调度方式及情景设计方式等改变。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在对一个编导时说的那样,“你的作品恰如你的《方位》,在探求你的时空之位。你可以更自觉地走出传统,但这不意味着要放弃统。在现代与传统之间,需要的是艺术上的自觉。”这估且算着作品《南狮》的动作突破吧。

六、结语

作品《南狮》在2017年获得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创作金奖,在2018年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中得到专家们的一至认可,被选为12个参加闭幕式演出的节目并在云南昆明、曲靖、普尔等地区进行巡演,在佛山本地演出几十场次,都得到观众的喜欢和一至好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认为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一切概念、系列都应从历史的动态的过程中去理解;认为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根据表现新内容进行旧形式的变革,不是对旧传统的粗暴地抛弃,吸收旧传统的优点然而又不受它的束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须对之给予充实、发展,赋予新的生命力。作品《南狮》正是秉着这样的创作态度,在一次次苦思冥想中寻找着突破。

参考文献:

[1]胡家燕.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李炽强,走向当代的民族舞蹈形态 略论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J].舞蹈,1991(02).

猜你喜欢
突破表现创新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