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性机制原理助推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

2020-07-14 02:29王瑞娟雒新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展机制发展模式

王瑞娟 雒新艳

摘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迈入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新时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表现为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农民发展观念更新、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迅速增长期。然而,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不足,农村经济发展政策践行力度尚浅,发展模式固化,发展观念被动,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必须强化政策内生性机制建设、转变农民被动发展观念,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内生性的永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关键词:内生性机制;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1;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39-8114(2020)05-0197-04

Abstract: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China to become a modern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new era, China'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national policy supports, transfor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renewal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farmer and rapid growth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such as low power at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fixed development model, passic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motion, etc. Therefore, to realize tru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economy from blood transfusion to hematopoiesis,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endogenous mechanism must be strengthened, the concept of farmers' passive development must be changed, the mode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ust be activated, and the mechanism of talent introduction must be improved.

Key words: endogenous mechanism; new era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concept; development model; development mechanism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指导的党中央领导集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新时代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指导的党中央领导集团一直以实现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十九大确立了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人民已经由对温饱的需求转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切实走好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就必须聚焦农村经济发展,补齐社会发展的这一短板。

1  基本概念

1.1  内生性机制

“内生性制度是一种非人为设计的制度”,“1994年诺斯在新制度经济国际年会上进一步提出,任何社会、经济或政治体制都是由人构建的,它是规则、惯例、习俗和行为信念的复杂混合物,它们一道构成了我们日常的行为选择方式,并决定了我们达到预期目标的路径。”“对照诺斯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内涵,它们实际上也就是外生性制度与内生性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1]。由此可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就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内部按照传统的规则、惯例、习俗和行为信念,自然形成的一种机制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一旦形成,便会比外生性机制更加稳定、持久、坚固,内生性机制的建构能够从农村经济内部激活整个经济运作力量,实现农村经济自我发展,从而摆脱对国家的依赖,增强农村经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作用。

1.2  农村经济

目前关于农村经济仍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体系。但就广大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农村经济的主体是中国广大的农民群体;农村经济的展开地点是农村,是相对于城镇而言的狭义上的镇级以下的辖区单位;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式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几种基本形式。因此,农村经济可以概括为以中国农民为主体,围绕农村地区开展的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副业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经济发展形式。

1.3  新时代农村经济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十八大以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几个基本要素实现了质的转变:中国农民由集体承包责任制下的集体人变为具有独立经营权、承包权及土地转让权的新型农民主体;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也已经由原先的自给自足状态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份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经济的几种主要生产经营模式也实现了向现代化生产、与科技融为一体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2  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效

自2004年中央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种崭新的状态。在国家不断出台的有力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转变,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得到更新,农村经济进入一个发展的加速期。

2.1  政策扶持的多元化转变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两减免,三补贴”以直接补贴形式带活了疲软的农村经济。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2010年的“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2],全面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持了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在这些政策的基础上,政府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出台了更加完善的扶持政策。2015—2017年中国农业形成“互联网+农业”格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政策引导下返乡创业政策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打下了基础。2016年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农村三产融合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2018年的“大农业”以及2019年的乡村振兴、粮改饲、化肥农药零增长、循环农业、土壤污染防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国农村经济从站起来、稳步走、快步跑到强起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单一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

十八大以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从结构及经济发展方式来评判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实现了全面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摆脱了以往单纯靠种植、养殖获取基本收入的格局,更多地引进了加工制造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占比出现大幅下降趋势,且二、三产业占比已远超第一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了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与创新化。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也由原先的粗放型投入、辐射型带动转变为三大产业相融共生型的多元发展模式。

2.3  封闭式发展观念向开放式发展观念的转变

“一个民族的富裕与贫穷,不是其自然资源的多少决定的。对其成功的自信,对知识和财富孜孜不倦地追求——即具有新的观念,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契机”[4]。而农村经济发展观念不仅包括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的观念,也包括指导农村生产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是两者观念的集合体。十八大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观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农民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一家一户独立的春耕秋种模式,而是走向大规模产业化耕作模式,产业化观念被农民普遍接受并得以践行。政府相关部门更是全面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科技化、产业化与特色化,积极贯彻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目标理念。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2.4  农村整体经济实力增速发展

在整个政策扶持、模式更新、观念转变的大环境下,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快、规模大、领域广、方式多元的态势。“按照每人每年2 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 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 386万人(减贫人口等于当年贫困人口减去上年贫困人口,也相当于当年脱贫人口减去当年返贫人口);贫困发生率1.7%(贫困发生率是指贫困人口占目标调查人口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贫困地区(贫困地区包括集中连片特困地區和片区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原共有832个县。2017年开始将新疆阿克苏地区纳入贫困监测范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371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4]。实现农民增收的方式包括农业生产、投资回报以及二、三产业创收等,农民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多元。农民增收带动了整个市场经济的活跃,2018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169 822亿元,比年初增加20 002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377 903亿元,增加62 709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87 994亿元,增加19 989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89 909亿元,增加42 720亿元[4]。

3  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虽然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整体从宏观上呈现一片大好局面,并持续朝着稳定向好的方向迈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政策落实程度较浅,发展模式的固定化格局、被动牵引式的扶持带动仍难以助推中国农民由温饱向小康生活的大踏步前进。农村经济发展依然是制约中国经济腾飞及快速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

3.1  政策践行程度浅

中国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系统全面的政策,但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农村经济发展中影响政策落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村地区偏远,住户分散,不能实现集中统一规范化管理,导致政策推行下去监督不力,无法实现有效监管与调整。其次,政策在落到具体的农村特定地区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农村即时的调查分析,政策的推行难免存在边走边看的情况,如此,在政策落实上就会出现全国各地区之间不均衡、不充分的情况。再次,即便政策落地到具体村,由于中国村级干部选拔任用仍存在受传统情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干部素质难以保障,在解读政策与推行上存在教条化与形式化现象。最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助推尚未形成系统化、协调化机制,各级政府之间配合协作机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导致政策落实上出现各行其是,难以系统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全方位推进。

3.2  发展模式固化

一直以来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上,政府部门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创新驱动、规模化生产上,着力打破农村地域限制,建立农村与整个社会链条的紧密结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向固定化道路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普遍存在区域特色经济驱动;农业发展不断由小农经营向大规模规范化经营转变;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有限的条件内致力引进二、三产业,通过工业化拉动就业,通过服务业实现农村发展模式多元化。不断推动农村城镇化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现代化管理。这种固化的发展模式在短期确实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崛起,但是却同时在长远发展上抑制了农村经济内生性进化通路。特色发展意味着经济生产受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就表明在特色化成熟之后全国将呈现同质化发展的现象,同时在不同地区生产劳动存在季节性的空窗期。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助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但同时将大部分劳动力闲置。工业化与服务业虽然可以带动劳动力再就业,但由于农村地处偏远、资源稀缺、消费动力不足等问题,二、三产业的落地难以全方位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推行可以实现二、三产业的落地以及解决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但同时带来的是广大农村地区耕地闲置,全国普遍性的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农村经济发展仍需不断探索,只有着力实现农村内生性机制的完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与延续性。

3.3  发展观念被动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位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随着农村发展的投入,国家对农民职业化投入也随之增加,新型农民开始具备投资意识、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具备基本的生产经营素养、专业技能基础以及社会服务意识,已经逐步走向一种职业化状态。但即便如此,新型农民依然残留着旧的观念,即普遍的眼见为实的心理投资与生产状态,盲目从众的生产模式,依政府、社会、个人需求而动的生产体系,导致生产中缺乏较强的规避风险的能力与意识。在参与到市场运作中时显露出滞后性,在市场大环境中农村生产极易遭受激烈竞争的打击,而一旦经济协调失控,农民就面临破产,其本来就脆弱的资本链条更无力抵御市场的冲击。其次,农民的生产发展依然得依靠国家的引领与扶持,眼见为实的心理导致农民在进行生产时看到国家明文规定帮扶才会大力生产,而这种心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的“一边倒”现象,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在市场经济中不具备任何竞争力。

3.4  发展动力不足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实现农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农村经济能够基本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标志着农民站起来。自2004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已经不仅仅要求实现农民的温饱,国家通过各项政策的发布致力于解决农村经济孤立式发展向市场经济迈进,目标指向农民全面小康,为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攻克最后一块堡垒,这意味着农村经济从站起来即将步入富起来阶段。但是,正因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固化,农民被动式发展经济生产的观念未实现转变,想要实现农村经济内生性、可持续性前进的目标、助推农村经济走向小康存在一定的困难。

4  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实现农村经济内生性发展是当前打破农村经济发展僵局,实现农村经济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手段。而内生性发展旨在挖掘农村自身具备的再生性路径,构建一个合理的内生性机制,使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自我运转。

4.1  强化政策内生性机制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其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因此,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内生性发展,必须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实事求是,完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政策,重点在于建构合理的监督机制。而监督机制的构建主要依靠三个层次。首先,切实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监督机制。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需有专业的考察团队落实区域经济环境,通过专家论证因地制宜地形成适合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行文。其次,切实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推行监督。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对实施进行监督是保障政策落地的根本。要重点对政策推行人员、经济发展事项、经济发展规模进行监督。最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监督。对发展成果的监督包括阶段性成果监督与最终成果监督两方面。对阶段性成果的监督是为了保障对既有经济体的适用性考评,保障对不合理的经济体能够做到及时止损;对最终成果的监督是为了保障既有农村经济体的自身再生功能,对于不能为农村经济持续性、创造性发展提供保障的经济体,要尽早寻求可替代性经济体。

4.2  变被动牵引为主动发展

转变农村发展观念就是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观念由被动牵引向主动开拓转变。以往农民之所以被动牵引是源于对市场经济的不敏感,缺乏对市场规律的把控,盲目从众的生产发展心理也是源于对市场的不了解所致。因此,转变农村发展观念根源在于转变农民对市场经济的认知。由于农民获取信息途径的单一性与滞后性,加之农民对国家政策的眼见为实心理,导致农民对市场经济的波动不敏感,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遭遇危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打破以往的区域特色发展模式,改单一特色式发展为综合普适性(特色+普适)发展。即农村经济发展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打破季节、温度、环境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要实现全年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农民、农业、农村的現代化。

4.3  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在改变农村经济发展观念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化、大规模生产、特色发展的生产模式壁垒,构建“特色+普适”模式、“大规模+集约型”模式、“机械化+人工化”模式,新型发展模式重在建立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有机统一。农村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难题是发展主体的缺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向城市,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与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民城市化。而导致农民不断流失的关键是农村生产的单一性、季节性、间歇性导致的全年内一定时间段的经济来源暂停,无法满足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当下打造内生性发展机制就是要打破这种间歇性的生产劳动模式,在继续发展全年性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对无法实现集中连片生产的地方进行特色生态环保项目开发,打破季节性生产带来的收益暂停状态;在推行机械化操作的同时兼具特色手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由要数量向要质量不断转变。

4.4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

要实现以上战略转移,人才引进是关键。农村经济发展机制建设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践行与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起指引方向作用,推行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仍需做到政策制定前的考察、评估、试点、改进、完善等,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需要专业的专家团队;政策制定之后如何在占地广阔、人员分布不均且分散的地区实现优化管理,也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具体操作实施;政策落实保障也需要专业的监督团队来实现。马克思把商品向货币的转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5]。解决生产环节的内生性建设固然重要,但交换环节的内生性建设亦不可或缺而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完整的农村经济运营机制是决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引进专业的农业经济运营人才,为农业生产走出去、走得稳、走得好规划长期路径。至此,基本可以实现农村经济从生产到交换再到生产整个环节的循环建设。但这些仅只是从外在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内生性建设,农村经济要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实现人自身的发展,实现农民主体自身内生性意识的培养,转变其对外在条件的依附性,才能从根本转变农村经济的依附本质,建构农村经济发展的完整内生性机制。而人的意识的培养就需要通过社会教育来完成,引进专业教育团队,对农民进行知识及意识的塑造。知识的塑造重在实现农民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认知,使农民能够用更加成熟的眼光去审读市场,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意识的培养重在构建农民独立的自我发展经济的意识,不仅可以将农民塑造为具有独立经济意识的主体,还可以增强农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使命感。以上人才引进战略的实现都要依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引。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迈入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村经济内生性建设,内生性建设既可以激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又可以带动整个国家产业链条的融合共生。农村经济的内生性机制建设既是当前突破农村经济发展固化模式的关键,也是实现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农村经济能够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理论框架及农民工就业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 杜乃涛.农村经济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 韩亚珠.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必须树立现代化观念[J].经济问题,1987(4):34-37.

[4]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EB/OL].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9-02-28/doc-ihsxncvf8490804.shtml,2019-02-28.

[5] 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发展机制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