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柳
摘 要:2018年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达1.15万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是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十三五”时期,山西省应加快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步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速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现代化;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2-0001-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也是促进山西省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近年来,山西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1]。
1 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及相关指标发展状况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之一,不仅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值的重要因素,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平均就业人数。
1.1 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测算,2011—2014年,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从0.99万元/人增加到1.19万元/人,呈现平稳增加态势;全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从1.8万元/人增加到2.56万元/人,高于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自2015年以来,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小幅减少,由1.18万元/人减少到2018年的1.15万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3.2万元/人的36%。按照国家《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评价方案》(2013年)的要求,到2020年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需达2万元/人,对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还相差0.85万元/人,山西省農业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图1)。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增强农业基础、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措施[2]。
1.2 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小
数据显示(表1),2011—2015年,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由641.4亿元增加到788.14亿元,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2015年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25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2018年,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由2016年的784.6亿元减少到2018年的740,64亿元。从占比看,2011—2015年,山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8%提高到6.2%,占比相对稳定,呈小幅增长态势;但从2016年以来,占比呈小幅下降态势,由2016的6.1%下降到2018年的4.4%,与全国同期7.2%相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3个产业结构中比重较低。由于山西位于内陆地区,降水不足,气候比较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加之财政对农业投入不足,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不大,导致劳动产出率低。
1.3 山西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小幅下降
数据显示(表2),2011—2017年,山西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由649.4万人增加到670.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37.3%下降到35%,占比下降了2.3个百分点。201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643.8万人,比上年减少26.9万人,所占比重为33.7%,较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大量劳动力由第一产业涌入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剩余资源得以重新配置,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近年来,山西省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由2014年的37.7万人增加至2018年的40.9万人。
2 影响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制约因素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落后。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条件等方面。其中,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是制约山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2.1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水平不高
近年来,山西省农机制造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山西省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2018年,山西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8%,比2017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5%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3],原因如下。
一是受农机产品需求多样、机具作业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二是存在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2.2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
现代农业科技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促使农业生产力显著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显著加强。近年来,山西省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科技转化推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常规应用技术升级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技术科学化水平低。
二是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仅为20%左右,电商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
三是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既懂常规栽培技术又懂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3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库存和成本具有显著效果,最终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目标。山西省农业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种植业比重偏高,畜牧业发展缓慢。在农业总产值当中,种植业产值长期占65%以上,畜牧业占比小。畜牧业整体饲养管理水平低,主导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深加工水平低。
二是农产品品种、品质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优质小麦、优质高蛋白玉米发展缓慢。山西省特色产业小杂粮品种全,但未形成规模优势,单产偏低。
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山西省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
2.4 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低
一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从业人员呈现出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等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二是农民教育培训没有紧密联系农技推广工作,对新技术的推广和成果转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且严重缺乏获得新技术信息的机会。
三是思想保守,创新意识不强。绝大部分农民保持传统种植“靠地吃饭”的思想,而没有“靠地赚钱”的意识。长期按传统习惯经营农业,不愿意承担风险,缺乏现代经营意识。
2.5 农业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山西省农业企业数量少、布局分散,聚集度和科技含量低,缺乏大的龙头支柱。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初级产品比重过大,销售和再加工环节薄弱。在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比例仍不够协调,农业(种植业)所占的比重偏高,林业、畜牧业比重偏低。传统农作物产品较多,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较少。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和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商品率低,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强。
2.6 城镇化进程缓慢和户籍制度不合理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2018年,山西省城镇常住人口为2 171.8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58%,在全国各省份排名中间偏后。户籍制度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山西省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别,但依附在户口上的各种社会公共福利,如城乡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仍然按城镇、农村来分别实施,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政策相对滞后。
3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措施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目前,山西省农业基础薄弱,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需加大惠农政策,增加“三农”投入,大力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通过产业化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3.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一是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强支农项目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准确把握国家有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拓宽农业项目发展资金筹集渠道,配套建立农业基础设施使用、管理及维护相关机制,确保农业基础设施能夠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全面支持。
三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积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发展先进的大中型农业机械,走符合现代农业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示范区的带动示范效应,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实施农业科技振兴计划,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农业原创性成果研发,引导支持农业专利申请。
二是完善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八大优势特色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力度。
四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科研院所改革,优化学术环境,整合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科技资源,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全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有机融合。
3.3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一是以重点产业为突破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产业全覆盖和“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挥地区农产品优势。
二是围绕满足居民对生活、健康养生、休闲等产品多样性的消费需求,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进一步优化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融合格局,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增效。
四是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启动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畜牧、杂粮、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全面构建现代化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3.4 推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劳动者素质
一是明确培育主体,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育方案。要结合农业技术推广,培育农民技术骨干,同时从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发展理念、农业文化、农场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升农民综合素养。
二是鼓励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
三是创新培育机制。与相关高校以及与农业有关的大中专院校展开合作,实施双向培养模式,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支持农业发展。
3.5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山西省各地应结合当地新型城镇发展状况,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二是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动小城镇发展,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
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服务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参考文献:
[1]叶兴庆.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N].中国经济时报,2015-07-20(008).
[2]贾璟琪,李富忠.山西省功能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7(7):85-87.
[3]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6—2030年)[EB/OL].[2017-05-03].http://nynct.shanxi.gov.cn/xxgk/ghjh/201705/t20170509_460684.html.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