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俄语专业学生赴俄交换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

2020-07-14 02:29暴美秀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4期

暴美秀

摘 要:自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与俄方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以来,已走过近十年,已有两百多名俄语专业的学生赴俄进行交换学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0名新疆大学俄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其中两名同学进行深入访谈。旨在了解新疆大学俄语专业学生赴俄交换学习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新疆大学俄语专业;赴俄交换学习;学生个人发展

一、中俄合作办学典型

自1992年两国签订《中俄教育合作协议》以来,双方每年都会公派留学人员。2003年,中国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则标志着中国高校的对外合作办学有了新的进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实施,人才交流与国际化合作办学已然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的焦点。2016年中国在俄罗斯留学人员已达2.5万人,俄罗斯在华留学人员也攀升至1.8万人。在此基础上,双方提出2020年双边留学总规模达到10万人的目标。中俄两国高校合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双方高校签署了近1000份合作协议,设立了100多个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可见,中俄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并将不断加深合作关系,扩大合作范围,为两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注入新动力。

放眼全国,无论是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部地区,与俄罗斯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高校不在少数。地处北疆国门的黑河学院,依托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的地缘优势,自1989年开始,与俄罗斯高校开展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国际化办学经历同样值得关注。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大连外国语学院与多所俄罗斯高校签订了诸多合作协议,使中俄合作办学走向正规化、常态化。

二、新疆大学中俄合作办学现状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疆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视窗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凭借毗邻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独特地缘优势,新疆大学在教育交流和构建文化科教中心的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疆大学俄语专业是学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是新疆俄语教育的龙头,代表全疆俄语教学的最高水平。基于新疆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地缘文化、以及俄语专业迅速发展对搭建高层次的教学研究平台的迫切要求,新疆大学于2009年7月同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新西伯利亚国际高校间国际教育中心签署了关于在新疆大学建立俄语中心的协议。自2011年俄语中心成立以来,一批批俄语专业大三学生及研究生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学生每年赴俄留学率达到30%以上。除此之外,每年还将选派学生赴新西伯利亚参加大学生文化周活动以及夏令营活动。在疆内,除新疆大学外,新疆农业大学于2013年向俄罗斯高校派出了第一批交换学习的学生。

三、学生个人发展情况

接受问卷调查的50位同学中,有30位大三期间曾赴俄交换,其中6人现正在俄罗斯交换学习。接受访谈的两位同学:小G,大三出国交换一年;小Z,大三未出国交换学习,曾参加为期10天的赴俄夏令营。

(一)生活环境适应情况

俄罗斯气候严寒,冬季长达半年之久,饮食习惯更是与我国千差万别。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独自来到异国他乡学习,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针对问卷中“您在国外交换学习期间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除了可以预见的“语言文化障碍”问题以外,“难以习惯国外的生活”以及“独在异乡,思念家人”成为交换学习过程中困扰同学们的第二、第三大问题。

的确,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小G同学虽然从初中开始住校,但初到国外也无法快速适应。当被问到出国期间遇到了哪些问题时,小G说:“首先是做饭的问题,以前在家或是住校没有自己做过饭,所以我基本不会做饭。但是在国外,一日三餐都要自己解决,自己买菜、自己做饭,不过一段时间過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饭了。”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小G表示,国外的生活和国内区别不大,也是和国内的同学同吃同住、交流学习。

(二)学习情况

语言学习者出国的最大目的就是寻找最纯净的语言环境,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言语技能,这也是新疆大学俄语专业的同学们选择出国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出国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作为衡量俄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俄语专业四级是同学们经过两年专业学习后要接受的第一个挑战。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选择出国交换的同学中,70%的同学四级成绩为良好及以上,未出国的同学里四级成绩良好及以上的同学只占55%。说明选择出国交换学习的同学俄语水平良好,基础较为扎实。

出国交换的同学与未出国交换同学的专业八级成绩存在明显差异。出国交换学习的同学中,10%的同学八级成绩达到“优秀”,未通过的同学只占13.33%,大约有半数的同学通过了专业八级测试;而20名未出国交换的同学中没有专八成绩达到“优秀”的,未通过的同学超过三成,通过八级测试的同学只有30%。

小Z同学说明:“大三是一个提高的阶段,学习整体上会比大二时吃力一些,需要记的东西很多,难度较大。虽然已经大三了,但是我当时的口语水平还比较弱,因为平常用俄语交流的机会较少,所以这可能是个比较大的问题。”的确,口语、听力对于许多语言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能力提升的瓶颈,也是专业八级考试中区分度较大的两个题型。在国外经过一年口语、听力日常化训练的同学加上大一、大二牢固的知识基础,通过俄语专业八级考试并不难。

在国外交换学习的小G认为,国外的学习相对国内是比较轻松的,对于口语、听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小G说:“如果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强,我认为在国外学不到什么。”

以上说明,出国交换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水平,但提高能力的基础在于出国交换前两年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出国后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

(三)回国发展情况

在调查未选择出国交换学习原因时,发现除了“出国费用较高,家庭条件不允许”以外,“国内大三课程较重要”、“在国内学习可以更好地为大四考研做准备”成为20位未出国交换学习的同学选择较多的原因。并且,未出国交换的同学认为,在国内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为专八、考研做准备。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50名同学中,29位同学都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其中17人参与大三出国交换学习,12人未参与,均超过两类受访人数的50%。出国交换的30位学生中,有21人在校读研;未出国交换的20位学生中,11人在校读研,具体情况参照表1。

统计并不完全,但由此可见,无论是出国交换学习还是未出国交换学习,考研是俄语专业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而且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进入心仪的学校。大三出国交换学习并不会对考研造成不良影响,反而可以通过一年的国外学习了解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加明确自己适合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调查结果也显示,大三出国的同学们会更多地考虑出国读研。

除了考研情况以外,接受采访的两位同学还提到中、俄教学模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国外学习一年的小G表示:“我觉得国外和国内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都是老师授课布置作业。不同的就是,国内更加系統一些。在国外相当于用一本教科书进行了所有课程的学习,在国内还有配套课程,除了精读以外还有听力、阅读,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相对于国外来说更加完整。”小G认为系统性是国内教学模式一大优点,除此之外,她还提到国外老师对交换学生的俄语水平估计不足,一开始采用的教材非常简单,经同学反映,中途更换为国内的教材。

小Z认为,国外的老师跟学生交流互动的更多。“在国内,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底下听,几乎没有互动。”所以,小Z发现,“国外采用交互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可能更开阔一些”。

四、结语

调查结表明,对中国学生来说,俄罗斯迥然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教学模式是出国交换学习需要克服的三大挑战,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适应国外的环境。但是想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语言环境,首先要懂得勤学、自学,学会自主学习对于选择出国学习的同学来说十分重要。

其次,调查发现中俄双方学校沟通不畅,俄方老师对赴俄学生并不了解,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建议双方高校加强沟通、定期联系、深入了解,制定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言语环境优势,达到合作办学的目的,将合作办学的优势最大化。

最后,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出国交换学习。比如,大一、大二的专业知识掌握是否牢固,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够强,在缺少老师监督的环境下是否能够严格自律等。选择考研的同学也不必因为要准备考研而放弃出国的机会,出国交换学习是对学习能力的一次提升,更是对独自生活能力的一次考验。无论是否选择出国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时间、学到知识、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梅.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新疆高校的中俄合作办学[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8):48-52

[2] 卓志.中俄高校合作服务“一带一路”[N].中国教育报,2016-1-18(005).

[3] 宋立权.北疆高校中俄合作办学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2-63.

[4] 孙玉华,刘宏.俄语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国际化办学思路与实践探索[J].中国俄语教学,2007(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