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娇柔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大理人民。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洱海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为洱海保护治理带来了重重困难。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月深入大理对洱海进行考察,对洱海保护治理提出了重要指示。该课题深入研究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指示及其意义,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洱海保护治理的理论价值、实践成效及治理经验,并找出洱海保护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治理洱海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洱海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大理州经济文化中心,在大理人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洱海是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为大理人民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保证了生物多样性,还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然而人类的过度开发却给洱海带来了严重的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及渔业污染。大理政府部门历来重视对洱海的保护治理,但洱海的保护治理是一项具有艱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为洱海的保护治理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提出的各项指导方针,有利于我们对洱海及其保护治理形成正确的认识,还洱海一篇蔚蓝,同时也有利于为高原湖泊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推进我们美丽家园的建设。
一、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性
(一)洱海保护治理是调整人地关系的重要环节
人地关系随着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已经引申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地关系的基础。在大多数生态文明建设的例子中,生态破坏往往就是人地关系的失衡带来的生态破坏。洱海周边的人地关系产生变化的原因就是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持续上升,使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逐渐下降。恩格斯曾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人们具有平衡人地关系的能力,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洱海水质也在逐年降低。1973年以前,洱海周边居民并未产生成形的洱海保护治理意识,直到1973年洱海被发现水质下降才开始进行水污染防治。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及时地进行洱海保护治理是调整人地关系的重要环节。
(二)洱海保护治理是大理及周边物质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离开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只会使经济道路偏离。洱海流域经济增长迅速,2018年1月至11月,大理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65元,同比增长9.5%。]2019年,大理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42元、12582元,分别增长8%、9.5%左右。洱海流域的少数民族在文化传承中流传下来的民俗风情丰富了旅游资源,四季如春的环境适宜发展农业,滇西中心的地理位置决定大理是重要交通枢纽。如果洱海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大自然赋予洱海流域的财富将不复存在,无疑会对大理及周边物质文明的发展带来阻碍。“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应该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从而可以谋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洱海的保护治理是大理及周边物质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洱海保护治理是开展高原淡水湖泊治理的重要内容
云南九大高原淡水湖泊对整个云南乃至全中国都发挥着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高原淡水湖泊不仅能进行水力发电,还能起到净化水质、土壤保湿的功能。云南高原淡水湖泊较好的维持了生态多样性,同时起到了蓄水防洪的作用。洱海作为云南高原淡水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云南高原湖泊的性能状态产生重要的作用。大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治理湖泊这一工作,按照“一湖一策,分类施策”的方法,调整洱海周边的产业结构,推动生态修复,对洱海加以保护和治理。因此,从全局眼光来看,保护治理好洱海就是为云南的发展做贡献,同时也是为全国的高原淡水湖泊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洱海保护治理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有利于促进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髓。作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保护治理好洱海对大理地区的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自古以来大理地区风调雨顺、气候宜人,现如今的大理依托苍山、洱海等美景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较大的收益。洱海与苍山构成天然的循环系统,又为当地构造了良好的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洱海不仅对大理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洱海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因此,保护治理好洱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习近平有关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指示及其内涵
(一)习近平对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指示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进行考察,深入古生村对大理洱海的保护治理进行指导。他在古生村针对洱海保护治理现状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说:“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古生村人民群众及党员干部谈话中表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在上世纪80、90年代,洱海流域曾遭到破坏,幸好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及时开展了治理保护工作,如今已经初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洱海保护治理,他在洱海周围拍照留念,并表示“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在与大理政府工作人员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是大理政府的工作方向,也是所有大理人的美好愿景。
(二)习近平有关洱海保护治理重要指示的内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洱海爆发生态危机之后,痛定思痛的大理政府与人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治理的重要性,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逐步展开。在几十年里,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总体来说,湖水更加清澈,环境也逐渐得到了恢复。然而在保护治理工作中,因为认识不足也走了一些弯路,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改善洱海环境的同时收益却相对较低。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进行考察并为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带来了指导性意见,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分析了洱海流域地区的民生民俗与环境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意见,既有利于保护洱海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又保留了洱海周边具有大理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习俗,同时还为洱海流域乃至整个大理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洱海保护治理指示不仅针对洱海污染问题对症下药,还结合大理地区的文化特点,让洱海治理工作与大理地区民族文化相融合,即能完成洱海治理工作,又能保护大理独特的习俗文化的延续,为大理地区找到了生态发展这一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贯彻落实现状
(一)问卷设计
为了更好的进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实践研究,我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发放给洱海周边村镇居民进行实地调研,涉及自然村落15个,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本次问卷样本的选取上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对洱海流域不同村镇、不同性别、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居民进行了调研,充分代表了洱海周边地区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样本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其中18岁以下占35%,18-40岁占45%,40-60岁占15%,60岁以上占5%。问卷的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洱海前洱海周边村民对洱海的保护治理认识情况;第二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洱海后洱海周边村民对洱海的保护治理认识情况;第三点:洱海周边村民对洱海保护治理措施及经验的认识。在此次问卷调查访谈中,给予选项以足够的空间,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对调查结果中人数和选项的反馈,分析出受调查人员的意见和态度,在数据基础上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洱海保护治理中起到的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自20世纪末洱海发生严重的水体污染事件后,居住在洱海流域的人们便开始建立起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政府的带领下,大理人民的生态保护基础良好,有超过85%的居民在调查问卷中表示,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前已经认识到了保护洱海的重要性。经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洱海后,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1)在关于洱海保护认识情况调查中,有95%的受访者表示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同时90%的受访人对保护治理洱海已经有了很高的认知层次,他们愿意为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这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形成了较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在2015年以前只有45.56%的受访者认同政府的治理方式,34%的受访者从未在2015年以前参与过任何洱海保护治理工作,55%的受访者偶尔参与洱海保护工作。说明2015年以前洱海保护治理有一定作用,但在宣传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民众的洱海保护治理参与度较低。
(3)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之后,居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度有了大幅度的上升,通过数据调查可知,認同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比例提高到了68%。同时有4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参与洱海保护工作,31%的受访者表示偶尔参与洱海保护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洱海流域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大理政府的保护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有更多的居民选择参与到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之中,同时居民对政府保护治理洱海工作的认可度也有了显著提升。
通过分析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效果明显、深入人心,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四、当前洱海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一)当前洱海保护治理取得的成效
经过大理州市党委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推动生态优先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到了深入浅出,将深刻的生态优先理念转换成通俗易懂的道理。通过推动生态优先理念,大理人民已经逐渐形成了保护治理洱海的意识,绝大多数的居民能够做到从个人开始,减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排放,降低日常能源消耗。其次是实现流域转型发展模式的更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大理获得的另一个成就是发展模式得到了更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洱海周边的居民们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现如今的洱海流域已经转型为城乡结合发展、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以洱海流域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基础,逐步成为绿色环保、资源节约型区域。最后是对大理传统文化的维系和保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了大理人民的环保素质,实现了流域转型发展模式的更新,促进了大理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虽然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环保问题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富有大理特色的传统文化也由于环境一步步的改变而产生退化的趋势。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大理居民认识到了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唤起了人们对家乡的乡愁。
(二)当前洱海保护治理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中,我们仍然面对着许多的挑战,如果不能正面应对这些挑战,解决其中的问题,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就无法最终获得成功。首先,洱海缺少大流量水源的汇入,同时又存在着湖面较大、蒸发量大的问题,因此洱海水资源相对匮乏。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洱海流域周边地区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显著恶化,降水量逐年降低,导致汇入洱海的河流流量进一步减少,洱海缺水问题更为严重。其次是大理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经济转型需求急迫。虽然近年来大理政府在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由于大理原本经济基础较差,又位于山区之中,交通较为不便,因此与发达地区相比,大理的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大理必须在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加快转型速度。最后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逐渐增加,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常住人口,大量的流动人口带来的除了经济收入,还有不得不拓宽的道路、不得不增加的农产品数量以及过量的交通工具尾气排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本地常住人口形成生态保护意识之外,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环保意识的宣传,否则旅游业这一双刃剑就会给洱海带来二次伤害。
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洱海保护治理的路径与对策
(一)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洱海保护治理新常态
洱海之所以被称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不仅是因为它以其水源哺育了大理地区的居民,更是因为洱海以其巨大的水体所带来的调整气候的能力让洱海周边地区风调雨顺、气候宜人。目前,大理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旅游业、矿业及农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大理全民的洱海保护意识,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下形成洱海保护治理的新常态。因此,大理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降低资源贩卖这一落后经济手段所占的收入比例,通过规划游客人数及景点观光体验时间来对旅游业进行优化,降低对洱海环境的生态压力、运用新型技术开采矿业,减少矿业污染,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与肥料的肥力,减少农药及破坏环境的肥料的使用。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绿色环保的洱海保护治理新常态,从而让洱海保护治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消耗的资源量也逐年递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避免在自然的开发利用上走上弯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举措,与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中,环保工作人员、政府人员可以从专业角度提出政策法规对洱海保护治理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社会个体,我们可以参与到对洱海保护的宣传工作中,树立起社会的环保意识。如洱海保护工作标语和广告的覆盖面积提升、加强洱海流域污染物治理工作、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只要每个人都从点滴做起,形成自主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就可以加以改善洱海的自然环境。
(三)完善洱海保护治理机制,推动生态型政府建设
在洱海的保护治理工作中,政府机构处于一個引导者的地位,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治理工作。大理政府先后采取了“双取消”,即取消洱海机动渔船动力设施和网箱养鱼设施;“三退三还”即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发动“七大行动”,即流域“两违”整治行动、流域“两违”整治行动、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全民保护洱海行动、“八大攻坚战”,即环湖截污攻坚战、生态搬迁攻坚战、矿山整治攻坚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河道治理攻坚战、环湖生态修复攻坚战、水质改善提升攻坚战、过度开发建设治理攻坚来保护治理洱海,创建“1806小镇”、“洱海生态廊道”,恢复洱海环境,形成洱海保护治理机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大理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型城市,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理州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完善洱海保护治理机制,推动生态型政府建设,将绿色发展道路进行到底。以完善的洱海保护治理机制保证洱海流域地区乃至大理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发展,让大理的自然资源更为丰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政府,为子孙后代谋取更多的福利。
综上所述,洱海的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当前洱海保护治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长远来看,洱海的保护治理是一项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任务,我们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不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洱海保护治理新常态,推动全民参与洱海保护治理,建设保护治理洱海的生态型政府,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基金项目: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洱海治理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Y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