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丽,任婷婷,徐玉榕,李 聪
(西部战区空军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急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咽痛、厌食及高热等。随着雾化吸入治疗的运用,在急性咽炎中治疗越来越常见,其因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加速控制症状为目的,提高治疗效果,运用越来越广泛[1]。目前在临床上有研究发现,体位的选择、吸入药物的选择及雾化器的选择都会对急性咽炎治疗效果有影响,但治疗后对饮食控制的时间对疗效的影响研究甚少。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咽炎患者,对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立即饮水进食、禁食禁饮1-2h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将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急性咽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所有患者起病急,均有咽痛、咽部红肿、畏寒、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且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偏高,并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全身使用抗生素、咽部有化脓性炎症、依从性较差等患者。
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18 - 75 岁之间, 平均(40.05±0.35)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病程4-11d,平均病程(7.07±0.24)d;
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在19 - 76 岁之间, 平均(40.14±0.75)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病程3-12d,平均病程(7.25±0.19)d。
2 组急性咽炎患者的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对比。
2组急性咽炎患者均采用雾化吸入治疗,采用5ml注射用水+2mg的布地奈德+80000U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对照组急性咽炎患者在进行以上治疗后,立即给予饮水,进食;观察组急性咽炎患者在上述治疗后,1-2h禁止禁食饮水。
观察并记录2组急性咽炎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咽痛消退时间、咽部充血水肿消退时间、雾化吸入时间。
文中计数(卡方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观察组急性咽炎患者各项指标如体温恢复正常、咽痛消退时间、咽部水肿消退时间、雾化吸入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咽炎患者,P<0.05。
急性咽炎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于粘膜下组织、咽部粘膜及淋巴组织感染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发、病程长,且口服药物起效慢等特点。雾化吸入作为急性咽炎患者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2]。
表1 2组急性咽炎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对比(d)
雾化吸入在急性咽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悬浮着的水滴雾化成微小雾滴进入呼吸道,使呼吸道湿化,药物能顺利吸入病变部位[3]。雾化吸入用于急性咽炎患者治疗中的优势主要在于其能使药物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使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高于口服给药的浓度,具有起效快、剂量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4]。
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若不引起重视,会导致药物吸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给予急性咽炎患者雾化吸入治疗1-2h内禁食禁饮,其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较治疗后立即饮水饮食较短。分析原因,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浓度、剂量虽相同,但若立即饮食饮水,会缩短药物在咽部的停留时间,降低药物在病灶处的浓度,降低治疗效果,而禁食禁饮1-2h,药物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长,药物作用于病变部位久,疗效更为显著。
在本文研究中,所有急性咽炎患者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急性咽炎患者禁食禁饮1-2h后的体温恢复正常、咽痛消退时间、咽部水肿消退时间、雾化吸入时间分别为(2.42±0.28)d、(2.13±0.46)d、(2.02±0.63)d、(2.13±0.46)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急性咽炎患者立即饮食饮水后各项数值,P<0.05。
综上分析可知,在急性咽炎患者雾化吸入治疗后禁食禁饮1-2h,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雾化吸入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