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美花
(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400)
小儿肺炎是临床上3岁以下婴幼儿的多发疾病,尤其在患有先天性疾病、低出生体重的患儿中最为敏感,好发于春冬季季节。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儿科疾病中位居首位,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1]。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治疗,清除患儿体内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患儿自身对疾病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模式,缓解患儿不适的同时,促进患儿康复[2]。基于此,本文探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肺炎患儿护理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H组(n=78),SK组(n=64)。SK组:男31例,女33例,平均年龄(5.33±0.56)岁,平均周期(8.98±0.52)天;SH组:男38例,女40例,平均年龄(5.48±0.43)岁,平均周期(9.02±1.09)天。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疾病的临床诊断,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SK组
予以常规护理模式。
1.2.2 SH组
予以个性化护理模式。(1)设立个性化护理服务小组,由我科只由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士3名共同组成,由主管护师担任小组长,负责对患儿入院时的心肺功能、疾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服务的护理细节,并根据患儿病情的动态变化,调整护理方案,加强具体护理服务的落实情况,予以实时监控,不断总结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并加以完善。(2)加强患儿情感支持护理,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操作时,动作轻揉缓慢,注重情感抚摸、眼神之间的互动交流,消除患儿的陌生感。(3)环境干预。细化病房的布置,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增加颜色色彩,但避免太过花哨,病室内可贴卡通图案等方式,增加患儿归属感,注重患儿的体位管理,避免患儿出现肺不张。(4)优化护理干预,护理时需严密检测患儿的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体温高的患者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若冰袋物理降温30 min后,尚未缓解,可适当予以药物治疗,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食水;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协助患儿变换体位时,轻轻拍击后背部,也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若无法排除,必要时予以吸痰护理,促进患儿排痰;鼓励患儿家属注重营养的摄入,可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增强患儿自身体质。(5)运动护理干预,鼓励患儿积极参与室外活动,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增强自身体质,促进患儿康复。
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咳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差异。
应用SPSS 26.0统计,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差异。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差异(±s,d)
表1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差异(±s,d)
组别 咳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SH组(n=78) 3.12±0.78 5.56±1.34 7.84±1.56 9.28±2.35 SK组(n=64) 4.42±1.57 7.37±2.31 9.97±3.34 11.38±4.52 11.67 10.34 9.12 6.43 P <0.05 <0.05 <0.05 <0.05 t
肺炎是患儿常见疾病,多是受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症状,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尚未发育成熟阶段,疾病发展速度极快,极易发展成为小儿重症肺炎,严重影响患儿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为患儿的身心带来损坏,极易影响患儿的健康安全[3]。个性化护理是基于舒适护理、优质护理服务为护理服务基础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儿个性化的心理、运动需求,制定针对性极强的护理干预措施。张海梅研究表明,在肺炎患儿的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患儿疾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促进患儿的恢复[4]。
本研究表明,SH组患儿的咳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SK组,可见,通过设立个性化护理服务小组,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服务的护理细节,加强患儿情感支持护理,细化病房的布置,严密检测患儿的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促进患儿排痰,加强营养的摄入和呼吸功能的锻炼,增强患儿自身体质,有助于缓解患儿肺啰音消失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促进患儿的恢复。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患儿护理中,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肺炎患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