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婧
摘 要: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项分支,加强管理会计的研究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高水平管理会计本土化成为了会计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管理会计本土化概念,进而提出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管理会计 本土化 高水平 概念 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关于企业价值管理创新的理念不断涌现,这些管理方法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撑。但是不可否认,这些理论与方法宏观上较为零散,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架构作为支撑。而实现高水平会计管理的本土化,不仅能够适应我国国情,还可以提升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最新提出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预示着我国管理会计朝向高水平、本土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在高水平管理会计基础上,重点考虑中国市场国情,并以此为基础加强管理会计体系拓展。
一、管理会计本土化概念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會计组织形式、管理工具,是利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规划、决策、监督等会计活动。管理会计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衍生品,具有权变属性,也就是说管理会计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贯彻“因地制宜”的思想,适应本土环境变化。
会计管理本土化,要贯彻本土的客观环境,并结合量化关系实时对管理进行调节。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加强管理会计本土化研究势必会强化国际会计知识发展进程。会计管理本土化要考虑诸多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形势、经济周期、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优势,根据行业标高,分析企业和标杆之间存在的共性,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战略,对管理会计职能进一步丰富、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架构,这样才能够实现管理会计的本土化。
二、推动高水平管理会计本土化发展方法
(一)管理会计实践与全方位思维结合
为了推动高水平管理会计本土化发展进程,在理念和实践中,需要融入我国的客观环境情况,保证管理会计工作实施的本土性、适应性,构建整个管理会计体系要结合管理会计实践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全方位思维,实现二者的融合。我国作为多文化国家,同时是历史大国,因此即使在当今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也十分多样丰富,而管理会计本土化就是在尊重多样化的同时求同存异,更好的服务于本土化研究,这就要从会计思维向会计问题方向转变。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为基础,在实务中找出管理会计本土化的问题,融合行为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找出管理会计问题,构建更加普遍的管理体系,通过实践指导,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二)结合企业组织特征加强本土化研究
管理会计具备权变性特征,所以想要推动本土化发展必须要重点分析企业的权变性,根据企业发展现状、文化特点、战略方向针对性制定会计管理对策,实践中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系,这样可以提升内部管理的弹性,这样才能够发挥本土化管理的综合效益。如高新技术产业采用“轻资产”管理方案,创造价值层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经营内容;而采用扁平化结构企业,主要采用“项目经营模式”,要落实到市场、客户身上,为客户创造价值;对于金融企业存货管理来说,可以采用“期权”管理理念,通过创新管理工具,实现进一步增值。
(三)结合管理会计需求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学的本质就是有关于人的管理,也就是注重人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相互对比发挥各个组织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但加强管理会计本土化发展终究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人才作为研究者、执行者,是发挥管理会计本土化功能的主体。财政部最新颁发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在3-5年内培养出第一批管理会计复合型人才,构建会计变革的人才框架体系。在《指导意见》中财政部对高效、社会组织、培训机构、资格认证组织等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国际上并没有提出一套公认的管理会计体系,出现了理论落后实践的情况,这就要结合我国文化背景、经济他体质、政治因素推动管理会计本土化发展形势,从全方位思维、企业组织特征、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构成针对我国本土的高水平管理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冯巧根.论高水平管理会计的本土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4(4):855-856.
[2]冯巧根.中国情境特征的管理会计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 2016(6):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