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13 09:06周敏
读天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新课标初中数学

周敏

摘 要:在初中数学新课标的设计理念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开展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数学知识经验、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积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基于此,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为此,笔者将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新课标

从本质上来讲,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巩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毋庸置疑,这一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十分相符的。通常来讲,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经验,并促使其进行合理的知识应用,这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必要途径。同时,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利于构建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更加深刻的知识理解。为此,教师应对这一教学策略的理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以此为基础对具体的教学手段进行改进,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生成性探究

简单来说,生成性探究主要是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动态生成的问题开展的局部性的探究。不难理解,课堂是实施教学策略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需要在自身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参与学习活动,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种类型的问题作为重要契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如:引导学生学习“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例子:在田径运动会中,跳远是一个重要项目。运动员在完成跳跃之后,裁判员应该怎样测量运动员跳远成绩呢?经过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测量落入沙坑时鞋的后跟到起跳线之间的距离。然后,学生思考了这一距离应该怎样测量。对于这一问题,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差异,有学生认为只要测量落地点鞋后跟到起跳线任意一点的长度即可,但有学生则认为这种测量方法并不准确。于是,我顺势引出了这一节的教学主题,并让学生结合这个例子对“点到直线距离”这一概念进行了思考以及交流。最终,通过对案例分析中局部问题的探索,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相关的数学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散。

二、 递进式探究

教师应该明白,初中时期的学生仍处于思维能力发展与提升的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也就是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递进式的探究活动。所谓递进式探究,主要是指借助递进式的变式问题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此来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处,从而帮助学生取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如:引导学生探究“幂的乘方法则”的相关知识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设计了以下一组递进式的变式问题:(1)(35)2=3(  );(2)(a5)2=a(  );(3)(3n)m=2(  );(4)(an)m=a(  )。在这组问题中,问题(1)中指数和底数均为具体的数字,学生比较容易得出计算结果。问题(2)和(3)则在(1)的基础上,分别将底数和指数变成了字母,而问题(4)则将底数和指数均变成了字母。最终,通过这种方式,逐渐使学生对幂的乘方的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由此可见,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 类比式探究

从实际效果来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视为一种知识同化的过程。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由于其内部知识结构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类比式的探究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简单来说,类比式探究主要是指当新旧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时,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进行的探究活动。类比式探究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借助旧知识降低新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以“立方根”为例,这部分知识与学生之前所学的平方根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将两者进行了适当的对比。具体来看,我利用以下探究任务对学生进行了点拨:①如果箱子的容积是27cm3,那么这个箱子的边长是多少?②对比平方根的概念,可以怎样对立方根的概念进行定义?立方根可以怎样表示?怎样进行开立方的运算?③立方根有怎样的性质?正数、负数、0的立方根分别有怎样的特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性质有怎样的异同?然后,学生结合这些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思考。最终,通过类比式的探究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迁移,从而帮助学生取得了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 实验式探究

实验是获取知识,并保障知识严谨性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数学这样一门重要的形式学科中,实验活动更是具有其独特价值。同时,在新课标的设计理念中,更加提倡活跃和开放的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验式的探究活动,并让学生自主设计更加具有个性特点的实验流程。这样一来,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基础的知识概念之后,为了引導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知识探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数学实验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对学校的旗杆进行测量。经过实地观察,很多学生都想到了借助太阳光线与木棍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接着,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路进行了动手测量。最后,经过一定的整理,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准确地计算出了旗杆的高度。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探究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对探究活动的组织方式进行思考。一是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二是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三是考量问题的研究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经历更加完整的探究活动,从而使探究活动的实际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凤.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J].魅力中国,2019(52):464-465.

[2]王文辉.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6):79.

[3]刘文丽.初中数学探究式有效教学研究[J].数码设计,2019(11):88-89.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新课标初中数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