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荣德
摘 要:作为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函数以其较大的教学难度困扰着中学数学教师,主要是由于函数教学是较为抽象的,还需要将数与形相结合,为此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函数,尤其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例如桂北三县,教学中缺乏先进的辅助设备,导致学生对函数学习缺乏兴趣。而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函数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函数学习效果。在本文中将对初中函数教学中如何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函数;探究式教学;策略分析
一、 初中函数学习中的问题
(一)对函数概念缺乏理解
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对函数最为基本的概念理解都相当不足,以桂北三县的初中生为例,大多数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函数解析式与简单图形的绘制上,并不理解函数的本质含义。
(二)缺乏学习意识
数学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学生对函数学习的积极性非常低,为此学习意识也相对不足,习惯于使用数学方程来表示等价关系,之后解方程来解决问题,即使是遇到变量关系的问题,同学也不想使用函数来解决,产生自我欺骗的观念,建立等量关系方程。
(三)无法实现数与形的统一
实际上,函数就是将数字与图形融为一体,这也正是以函数为代表的数学学习的魅力,数学知识以此更具有吸引力。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导致大多数初中生都无法有效将数字与图形相结合,思考数学问题时将二者相互割裂单独来看,为此数学学习水平无法有效提升,甚至最后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方法又称之为研究式学习方法,是指与所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提高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习效果。在初中函數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对策如下:
(一)教师加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掌握课堂节奏,为学生创造一个逐步深入与理解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合作,抽丝剥茧般的揭示函数的原理,了解函数问题的本质。例如在进行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相结合的内容讲解时,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正比例函数y=kx(k≠0)与一次函数y=kx+b(k≠0)之间是由相似之处的,为此可以将二者进行结合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演示,选择相同的x值代入两个函数解析式中,所得到的y值是不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结果,可以发现一次函数结果总是比正比例函数结果多出b值,为此是否可以确定一次函数是在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移了b个单位。通过一个例子,学生显然是无法有效理解函数图像平移的结论,为此教师可以开展更为深入的引导,将更多的数字带入函数式并且总结结果,可以发现一次函数比正比例函数多b值的结果是正确的,但时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中如何移动却成了难题。教师以此提问,让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图像在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基础上发生怎样的移动,取决于什么?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仍然尝试具体数值带入的方式,最后得到结论,图形的移动主要受到b值符号的影响,当b>0时,图像是向上移动的,相反,当b<0时,图像向下移动。在学生得到的结论基础上,教师做出最终总结:当b>0时,正比例函数y=kx(k≠0)想要变成一次函数y=kx+b(k≠0),需要向上移动|b|个单位,相反当b<时,从正比例函数变为一次函数则需要将正比例函数图像向下移动|b|个单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与学生的亲身体验,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而然的跟随教师引导思考函数问题背后的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兴趣引导
初中函数教学效果的提升也需要创设相呼应的情境,与所学内容相结合,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精彩的函数课堂教学,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在二次函数学习中,二次函数对应着不同的关系式,包括顶点式、一般式或者截距式,教师就可以从这些内容入手。例如教师可以将二次函数的七类关系罗列出来:y=x2+2、y=(x+1)2+2、y=(x+2)2+2、y=(x+3)2+2、y=(x-1)2+2、y=(x-2)2+2、y=(x-3)2+2。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给学生提供一根绳子,将以上七种函数解析式进行分组,前四个为一组,其余三个为一组,让学生根据之前所学内容将七个函数解析式的图像在坐标系中使用绳子表示出来。同时让学生在函数关系式对称轴的两侧列举出至少三个数值,将不同学生所提供的函数图像使用粉笔描绘出来,让学生比较这七个函数解析式图像的轨迹特点,之后引导学生将各个关系式转化为一般式,对应观察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变化,对于不同类型解析式,顶点坐标的呈现方式,相应的总结顶点公式。然后教师还可以借助直角坐标系中前四个解析式所对应的图像变化来分析图像平移的规律,例如左加右减,从y=x2+2向y=(x+1)2+2变化,图像会向左平移一个单位,相反右减左加,也就是y=x2+2向y=(x-1)2+2的转换,图像又向右平移了一个单位。通过这样的引导观察,让学生找到函数式平移的规律。以这种让学生动手的方式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聚奎.浅谈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田[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16):13.
[2]郭爱莲,张少美,唐兴军.初中函数教学的几点浅见田[J].中国校外教育,2012(5):123-124.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