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志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的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包括长江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分段及自然特征,巨大的水能资源,“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属于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中国的河流概况之后学习的,因此,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长江的源流概况和上、中、下游的分段及水文特征,教材通过地图、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长江的概况了解。对于长江巨大的水能资源,教材介绍比较详细,除了地图、图片,还增加了“长江干流剖面图”,因为八年级学生对于落差与水能关系难以理解,需要细细讲述。对于“黄金水道”,教材比较简略,仅通过文字材料予以介绍,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水资源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同时长江沿岸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而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因此,本节课长江的知识属于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本节课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关于长江的地形、气候及河流特征等知识与在前面所学过的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關系密切,而且与后面要学的交通、区域地理等知识点关系密切;另一方面,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有关长江的地理知识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对于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开发利用的学习,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读图、绘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已有知识的迁移、巩固。
二、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存量来看,学生在前面已学过有关地图、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知识。在本章第一节中国的河流中,他们已初步掌握河流的分布、分类和水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是对前一节课知识的延续。
2.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他们比较喜欢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山川河流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来。
3.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他们一般都具备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解决一些地理疑难问题。
4.由于本节课是初次系统学习大河,需要涉及前面所学过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等不少知识,因此我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并分组适度点拨,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识记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省市区和地形区及上中下游的特征。
3.分析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查找地图熟悉的地理事物,建立空间概念;
2.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及河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加强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长江的源流概况
难点:长江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和措施。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以及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五、学法指导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要在本节课掌握以下学习方法:绘制简图、讨论分析、探究学习等方法。要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对未知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会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具准备及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关学习资料
3.学案
七、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