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红
摘 要:本文从互联网+的应用理念出发,对城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路径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城建档案
1 “互联网+”与城建档案的融合发展
1.1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1.2 如何实现融合发展
在档案大家族中,城建档案是一种小众化的档案,其核心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改建等档案资料。由于它的特殊性和关键设施的保密性,决定了它在“互联网+”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割裂它与互联网的联系。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呢?笔者认为,就是要牢牢把握互联网+的特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破解矛盾。一是跨界融合。也就是说,要将档案的资源体系建设、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与互联网实现对接。“+”就是依托互联网,实现档案资源的跨界管理,进而实现重塑融合。也就是以利用为先导,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发布形式的创新。二是创新驱动。我国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尤其是城建档案的资源体系建设,已经经历了从纸质保存到电子档案保存的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它的资源体系仍属于粗放型的,其内生动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资源的驱动型增长方式还相对滞后。只有利用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才能发挥创新的力量。三是重塑结构。根据我国城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的城建档案的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全步入数字化、信息化的轨道,尤其是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程度很低,距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还有很大差距。四是开放生态。关于互联网+的档案生态,我国虽然在数字档案馆建设发展规划中有所提及,但现实的发展情况仍相对滞后。专门档案的资源建设与互联网+的搭界还有一段距离。为了搭上互联网+这趟列车,就需要各级专门档案馆,尤其是城建档案馆要打破旧的资源体系建设的壁垒,创新数字化资源管理体系,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以市场为核心的发展目标,进而实现城建档案的价值。
1.3 城建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互联网的延伸与发展的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应运而生的。
一是城建档案构成复杂,归档难度较大。由于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施工单位的多头管理,城建档案的形成过程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尤其是城市建筑物的多元性、功能的复杂性,加之施工单位多,管理水平不一,档案的形成多有缺失,导致城建档案管理的难度极度增加,分类整理难度较大。二是形成速度快,归档工作相对滞后。20世纪的后30年,是我国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尤其是房地产开发速度的加快,公用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的建筑物数量激增,城建档案的数量也呈现几何式增长,现在每年形成的城建档案数量相当于原来几十年形成的档案数量的总和。三是种类繁多,数字化难度大。由于时代的变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形成的城建档案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纸质档案,又有数字档案,有的还有多媒体档案。但以设计图和施工管理档案居多。四是数字化程度偏低。据初步统计,全国各级城建档案馆普遍存在数字化程度偏低的状况,很难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据我们对全国的470多个城市的调研发现,其数字化程度均在20%~35%之间,无论是档案资料的数字化转化,还是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均未达标。
2 城建档案的资源体系建设的路径
“互联网+”模式并不只是简单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相加,而主要采取的是1+1>2的互利共赢模式,从而真正达到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和互联网相结合,依托互联网的功能实现档案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如何将这一经济形态转化为档案工作服务形态,则是当前档案工作者亟待深思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实现跨越式、跨界发展,档案工作就是要借船出海,就是要以“互联网+”的信息形态为依托,全面强化档案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形成1+1>2的档案工作发展模式。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指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管理科学,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效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目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开展的档案积累、移交、接收、整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档案工作。城建档案的资源体系建设,就是要遵循这一原则,依托互联网,利用好全面推动互联网经济成为国策的大好机遇,构建符合“互联网+”的全新城建档案资源业态。为了全面实落实“互联网+”的国策目标,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城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全面加快城建檔案信息资源建设
“互联网+”时代,要求档案工作者创新理念,更新思维,要从纸质档案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变纸质档案资源为数字档案,构建起以数字档案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是其一。其二,是要对城建档案资源进行细分,进行一次基于“互联网+”的应用鉴定,形成民用、公用、保密、公开、限制利用等几大类,以便于数字化工作。
2.2 全面开展档案数据库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档案数据库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数据库就谈不上信息化,更谈不上“互联网+”。为了适应全新的形式,城建档案部门必须以资源为依托,以服务为核心,开发建设功能齐全,符合社会需求的数据库体系,进而为加入互联网提供支撑。档案资料存储数据库建设必须把握三条原则,首先应着重强调目录数据库建设和全文著录,其次是图形数据库的全文扫描,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第三,是要在保证社会的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将可以公开,用于民生的城建档案全部纳入数据库,进而丰富档案资源,提高其时效性。
2.3 建立全新、科学、大众的检索服务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已经从繁重的翻书式的检索模式中解放出来,转而进入刷屏时代、信息轰炸时代。也就是说,信息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信息供应方已不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主动出击,让信息无处不在,满眼充斥。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城建档案机构转变观念,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全面适应“互联网+”的步伐,建立起全新的档案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检索、查询、定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