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学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小学低龄段的教学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基于学生从幼儿园向小学过度,在识字方面拥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将文字具象化的能力尚不丰满,很多题目理解不到位。针对此类现象,当前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图文结合教学的方式帮助低龄段学生过度阅读低潮,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文章就小学数学图文结合教学为切入点,寻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的解决方式,以期实现学生的阶段性进步。
关键词:数学教学;图文结合;问题;对策
一、 引言
小学低龄段向高年级过度时,由于识字数量积累不够全面,学生思维变通能力锻炼不足,导致很多数学问题在书面化操作的过程中进展迟缓,很多学生甚至连题目都读不通,无法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针对此类现象,数学教师在推进教学进度,落实教学任务时应当积极变通教学思路,引进图文结合的教学形式,将晦涩的问题文字转化为具象化的图片,帮助学生主观认知问题,健全思维关于问题类型的层面,帮助教学任务高效推进。目前,依附于传统教学所带来的教学瓶颈主要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为低下,很多授课过程表现都是教师在催促,学生在休憩的状态,导致教师在带领学生攻坚问题阶段,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游离成了常态。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图文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浅谈笔者的自己的看法与心得体会。
二、 小学数学图文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的问题
在小学低龄段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基于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识字水平,对于数学问题并不能有效地理解,往往需要数学教师带读的方式来加深对问题文本的理解。学生缺乏提升识字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任务安排也并没有涉猎帮助拔高阅读水平的内容,导致学生的对文字具象化方面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这也变相导致了学生习惯了教师话术体系进而遏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过高,无法脱离教师进行自发思考。尤其是低龄段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受到问题复杂程度的影响,问题过于浅显抑或是过于复杂都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倾向,加之学生在对问题文本具象化的过程中没有目标标的物,很容易造成书面化表达和思维广度的偏移,进而导致学习任务跟进困难,学习评价表现不理想。
(二)教师层面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对低龄段的学生,教师个人表达欲望会空前膨胀,教师需要通过饱满且有张力的表达带领学生理解问题,帮助学生根据问题借由语言构建宽泛的思维空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理解不到位抑或是阶段性断片就会导致理解偏移,教师往往会忽略小比重的学生进行教学任务的追赶,这部分学生长期未受到重视,学习欲望和表达欲望都会呈现下降趋势。其次,教师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课程学习后并不能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且针对课后的任务布置并没有针对性,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反馈的平台,不利于成绩优势学生的进步,也不利于成绩劣势学生的追赶。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表现较为单一,仍旧沿用了传统教学教师定点输出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明显走低。
(三)家长层面的问题
在脱离学校后,家长未能为学生营造思维锻炼以及阅读积累的环境,家长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跟进情况,只会通过学生最后的作业反馈和成绩反馈定义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很多家长在辅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占据主动,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一味地跟着家长的思路去思考,日积月累学生就形成了思维定式,但凡家长介入学习自己只管配合就好,更不愿意开发自己的思维,导致教师布置的课后学习任务成了形式化、流程化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在角色变换的过程中习惯来自家长的干预,教师在课堂教学引导工作也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学生自身的思维层面的延展、创新意识的萌发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对接工作也受到了限制。
三、 针对小学数学图文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图文结合的力度,帮助学生阶段性提升思维能力
针对低龄段的实际数学教学过程经验积累中,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都是较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基础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发挥图文结合的时效性,让图文结合的内容表现易于学生接受。学生通过观察具象化的图片,不仅是对书面化文本的二度加工,也是对问题文本的二次认知,教师在推进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不仅要带领学生理解图文中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为学生留有一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基于学生的知识储配和识字能力有限,教师需要针对文本的难度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题目内容,敏感捕捉问题中的有效信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较大的时间比重放在激发学生思维上,避免学生遇到问题等教师解决而不是主动思考的恶性循环,避免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加强图文结合的力度,不仅锻炼了学生审题能力,一定程度上培育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针对问题中的有效信息,学生能够做到定点反馈,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具体的图文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审题再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问题中给予的有效信息,再对应图画中给予的信息,着手于题目中和图画中出现的重复信息,判断信息的变化,然后看要计算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把握问题中的有效信息,增强学生的关于重点信息的敏锐度,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行定点拔高,加深了学生对于问题的認知,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
(二)针对题目类型进行具体定义图文内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题库
低龄段的数学教学涉猎的题目类型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并不单一,其题目类型多数是高年级题目类型的雏形。针对题目类型进行具体定义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健全数学思维。教师借助图画展示问题内容,能够显著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易于引发学生共鸣。教师在这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区分问题文本内容,针对图画做出正确反馈,加强对个类问题的认知。
例如,有几道图文结合题,题目中设置了两棵果树,一棵果树上结了4个苹果,另一棵果树结了3个苹果,教师可以结合图画提出问题,两棵果树上一共有几个苹果?第一棵果树相较于第二棵果树多了几个苹果?通过图画内容,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苹果数目的变化,在思维具象化能力尚不完满的阶段,学生可以借由图画的形式形成印象,进而营造个人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图文结合具体定义不同问题类型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思维题库,面对同样类型的问题能够做出积极的反馈。
(三)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支持图文结合在教学中的渗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也不断被扩充,教师在渗透图文结合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动态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加减乘除基础案例。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还可以主观变化题目,对题目进行强调,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数学本身的就是对逻辑能力的锻炼手段,教师通过多媒体将题目进行多维度的变化,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问题可以积极自发思考,而不是被教師推搡着前进。
例如,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复刻,在具体学习加减乘除时,教材中给予的案例往往只有1-3个图文案例,教师可以跳脱出教材案例的局限,通过多媒体技术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广设图文案例,强化学生的当堂认知。在针对多个计算样本出现的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多图画覆盖,给予学生可视化的视角,对数字所代表的“量”有更直观的看法,让教师教学推进的过程更加顺利。
(四)积极对接其他课程内容延展阅读范围,帮助学生健全思维逻辑
低龄段学生数学思维建立的缓慢,往往不是数学单方面的原因,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由此,学生的语言逻辑出现了问题,未能客观的审视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对接其他课程的培育重点,帮助学生综合能力的拔高,让学生知晓数学课程并不是跳脱其他学科的单一存在。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量,通过语文知识的渗透,更好更快的理解问题文本,根据图画能够进行正确的反馈。
(五)以趣味图画的元素增强图文结合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现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所吸引,个人喜好成了决定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不妨在图文结合的教学中使用一些学生喜欢且熟悉的动画形象作为引导端口,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外,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通过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的加持,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更加积极的跟进,和教师也能进行有效且积极的互动,让课堂推进能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前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加法时,可以套用“喜羊羊”系列的动画角色,通过展示多个羊的形象,让学生对数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通过一定的故事性延展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灰太狼抓走了懒羊羊和沸羊羊,羊村里还有几只羊可以去解救他们?形如这样的问题,充满故事性,对低龄段学生充满了吸引力,让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步调进行深入学习,且动画形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数量描述,学生意识形态中对于羊村角色有亲近感和代入感,让学生学习起来的压力也会有所减少。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变通以及创新意识的萌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图文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具象化的视角,便于学生理解之余,也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必过度引导学生,避免教学时间被侵占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被压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被图文覆盖的层面较广,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具体排布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视角,将复杂问题剥离成片段,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放射。
参考文献:
[1]贾发科.新课改下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27-128.
[2]徐雅玲.如何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43.
作者简介:谢静,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沙县金沙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