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多维度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实现

2020-07-13 01:43田川流
民族艺术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多维度维度建设

田川流

在乡村振兴的当代视域下,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少人认为,主要是指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开发,以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休闲等方面的建设与拓进,或是强调乡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等等。笔者认为,就其构成体系来看,乡村文化并非呈现为单一的维度,而是由多种维度所构成,形成一个相互链接的系统,其间具有复杂和细密的连接。在加快乡村振兴的今天,立于宏观的和整体的思维场域,认识乡村文化的系统架构,在整体的和全方位的视野下审视乡村文化建设及其振兴的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多维度文化的基本构成

乡村文化是多元的和多层次的,特别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乡村文化建设更加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从整体文化呈现来看,乡村文化表现出多个维度,最为重要的,可分为四个维度,即观念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审美文化四个层面。认识这一维度的分野及其联系是重要的,可以洞悉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利于人们在实施文化建设中依据不同的维度实施不同的有差异的方式与路径。

其一为观念文化层,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作为乡村文化的基础,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是乡村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资源,主要包括人们的精神理念、价值观、民间信仰等。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成为大部分乡村大众的精神支柱,同时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当代文化形成碰撞与交融。乡村观念文化显然属于精神文化中的更为深层的部分,与其历史文化传承、社会文化意识及其人的心理结构相联系,属于支配人们信仰、意识、价值观的精神力量。这些方面的文化构成来自千百年的积淀和世世代代的精神浸染,与荣格所称 “集体无意识”相关联。因其具有厚重的精神性,因此往往以隐形的方式影响人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意识与情感,以致形成人们精神支撑。其文化范畴,又可分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影响,如儒道佛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即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方面文化的影响既是强烈、深刻与长期的,又是相互碰撞、依存与交融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及其价值观在悄然发生变化。

其二为公共文化层,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居于乡村文化的核心位置,具有制衡与调节乡村文化生态的作用,是乡村文化建构的主体,主要包括乡村管理体制与机制、人际关系、宗法关系、乡村礼仪与民俗等。公共文化介于精神文化与产业文化、审美文化之间,含有多方面的特质。乡村公共文化直接与社会文化相关联,表现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维系与传承,以及对产业文化、审美文化的支撑。它以人的生存方式为中心,既包括以制度文化为核心的乡村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包括以当代伦理规范为制约的人际关系、道德操守、乡俗礼仪等,甚或还包括教育,主要是中小学教育以及乡村社会教育,是当代乡村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构成一方面是其乡村精神与价值观念的直接反映和外化,同时又通过产业和审美文化予以拓展。由于其文化积淀和基本模式的形成与固化,其表现形态通常具有厚重的、凝定的和相对稳定的态势。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同样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思维方式、生活理念的内在变化,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的变异。乡村公共管理机制的调适,乡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的结合,青年一代的离乡或职业再选择,均与乡村公共文化的不断深化形成共振,促使乡村社会结构与文化特质发生深刻改变。

其三为产业文化层,属于经济文化范畴,居于乡村文化的中坚地位,表现为传统经济活动的深化与提升,既是经济活动的文化化,又是文化活动的产业化,包括农业产业与文化元素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的业态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关于农业产业的理性思考。乡村产业文化是基于农业产业所生发而成的文化形态。农业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等。在其产业的深层,蕴含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既属于物质文化,又因各种文化或审美元素的融入,其精神层面的因素也与日俱增。乡村产业文化依存于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息繁衍的土地与生态,其生存理念与方式既与乡村观念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与乡村公共文化、审美文化内在链接。农业文明中“以农为本” “民以食为天”等理念根深蒂固,既驱动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世代延续,也使得中国乡村观念文化与之丝丝相扣,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的核心理念。乡民们对土地的挚爱,对自然的敬畏,对植物生长的欢欣,对养殖品类的呵护,无不浸透着人们与乡村生态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而乡村公共文化与产业文化的相互支撑与制衡,又促成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价值规范的坚守,且随着岁月延伸而更为丰茂与厚重,形成乡村多元文化的架构,以及对乡村审美文化的滋养与保障,为其拓展带来激励和驱动。

其四为审美文化层,属于文化服务及文化产业范畴,呈现为乡村各类精神与物质文化的拓展与外溢,如乡村演艺、手工艺、旅游、休闲、体育、康养等,既属于村民自身的文化娱乐及非遗传承与保护,又为游人提供审美文化服务;既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又具有市场性和经营性。近年来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深化与拓展,对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产生重大影响,促成乡村审美文化的延展,其基本构成,不仅包括人们赖以从事自身文化活动的基本设施、场所和活动方式,同时也涵括以其文化服务和产品营销,吸引社会广大受众,扩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化行为。在历史上,乡村文化多指涉一般演艺活动、娱乐活动、手工艺制作等主要与传统艺术相关的表现形态,而在当下,以电影电视、网络艺术、旅游休闲等为表征的现代文化方式也已进入这一范畴。人们试图在这些方面付出更多努力,使之成为改变与发展乡村经济的新的驱动力。近年来大量出现的乡村旅游、乡村体育、乡村休闲等审美文化气息十分浓郁的活动,以及与乡村农业紧紧相连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建设等工程,均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味。正是在这一层面,乡村审美文化将其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紧系于一体,成为乡村新兴的业态和文化维度。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四个维度的文化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观念文化是乡村文化的基石。不仅对各维度文化的基本形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且在继承与传续传统文化、借鉴与甄别外来文化、确立与高扬主体性文化,以及引领乡村风尚,凝聚乡民精神等方面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公共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其重心在于建构和稳定现代乡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调整和重塑人际关系、伦理关系,致力于建构乡村公共文化形态,使之既与传统公共文化形态链接,又适度融入当代城市文化元素,不断催生新的文化样态与新乡俗,显现其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及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风貌和氛围。

产业文化是乡村文化的中坚。人们亘古不变的对土地、对自然的情愫始终维系着乡村的衍续和生机。而在当代,即使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如何剧烈地冲击和影响乡村,人们仍然执着地坚守以土地为中心的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正是这一信念与理想,把控着乡村运行的进程与节奏,也孕育着一代代乡村才俊和社会精英。

审美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拓展。人们看到,建构与城市文化产业、艺术创新、创意活动等相关联的渠道与平台,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路径。乡村的历史局限与城市的现实弊端恰好在这一交叉点上可以获得互补与弥合。乡村积淀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突破在于此,乡村城镇化建设的重心也在于此。

正是基于以上多元文化的共处,使乡村方能显现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同时表征为鲜活的当代文化的融入,呈示出浓郁且鲜明的特色。认识和把握不同维度文化的科学发展,已成为当代乡村振兴的关键。

二、多维度文化的衍变及其相互依存与影响

在现代乡村,多维度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的影响与作用力十分凸显,各类文化内在地出现衍变,又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他文化,同时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冲击与制约。

多维度文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呈现出十分紧密的关系。观念文化作用于公共文化和审美文化,作为精神的基石,使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和审美文化获得厚重的精神底蕴。公共文化承接观念文化,作为观念文化的直接外化和表现,对乡村的基本文化模式的建构与稳定形成巨大作用。产业文化作为乡村生态的集中呈现,为乡村的构架予以支撑。审美文化作为上述文化的外在表现与物化形态,居有灵活的可变的和易于交叉的特点。影响和作用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时常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以及传统文化的抵御。而在当代,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这一浪潮中,传统文化居于弱势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观念文化层面,传统儒道文化、宗法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既存在一定冲突,又可以相谐共处,实现自洽,而时代精神居于主导地位。观念文化浸透于乡村制度、人际关系、伦理操守、乡村礼仪,以及现代农业、生态建设等方面,而对审美文化的影响既有表层显现,更多则表现为潜移默化。人们一方面怀恋传统的宗法理念和道德规范,又必须面对多元文化生成的巨大影响和制衡力,以及既有伦理观念及价值体系遇到的冲击和挑战。首先,传统精神及价值观念发生衍变。百余年来,乡村传统的文化结构与价值体系遭到现代化潮流的冲击,诸如仁智礼仪信、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体系中的一些属于优秀的和比较优秀的因素遭到排斥,逐渐式微;其次,西方价值观念的进入。不仅大量富有活力和体现了现代价值观念的元素得以引进,同时也有一些不够优秀的甚至是属于垃圾的文化长驱直入,致使乡村那些天然的、恬淡的、清澈的、美和善的文化构成逐渐弱化,出现道德、价值观及其价值判定标准的偏移;又次,乡村文化精神重塑中的迷离。人们期盼那些传统文化中最具核心价值的优质的精神与观念的回归,但不可能是传统文化的全面恢复。人们希望传统价值观念在社会的普遍认同,但常常难以获得理想的回应。面对那些已经失去有效传承环境与载体的传统文化样式与形态,如何实现乡村文化精神的重塑,以及传统精神理念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尚缺乏畅通的路径。

公共文化层面,在经由长期调整已成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构成的同时,也存在来自其他各种文化的冲击。公共文化既对观念文化产生制约力,驱使其依据当代社会的需求发生变异,同时又为产业文化夯实基础、开辟通道,为审美文化打造平台、鼎力支撑。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促使当代公共文化产生较大的变异。在乡村运行机制方面,由于各种价值观念及文化因素的牵制,使得乡村公共管理模式既具有当代社会的形态,又受到包括宗族、宗派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则与乡村基层政权获得结合,融为一体;人力资源的变迁,各类人才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精英的流失,乡贤地位及其品位的下降,老中青人口结构的失衡,致使维系乡村公共文化的人才构成及其能力出现弱化;现代生活方式的进入,新城镇的建设,居住方式的改变,促使人们对城市生活愈加向往和模仿,对传统伦理和价值理念产生疑虑,改变或放弃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导致传统宗法关系遭到挫伤,各种乡俗礼仪发生变异,人际关系也逐渐疏淡;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经营理念的多元化,催发乡民生活方式呈现为多样态势,同时出现贫富差距的拉大。乡村社会伦理的变化等现象,为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新模式的探索带来不少困难。

产业文化层面,其内在冲突的核心在于是否打破传统理念,推进经济活动与具有先进特质的文化元素的相融相契,以及探索实现产业文化化的路径。产业文化可对观念文化及公共文化建设予以反哺,同时对审美文化建设给予支持,有时甚至可融为一体。多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对农业产业的挑战,同时也促使农业产业中坚人才的重组。然而,即使是已经进城务工的人们,其多数依然将生存的根基扎在故土。与土地的天然链接,使人们无法摆脱对乡土的亲情与眷恋,也有的试图改变乡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理念,弱化甚至放弃传统的农业产业,开始走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应当说,他们的选择在一定时期代表着乡村脱贫致富的方向,同时也是乡村民众对生活与生产方式的重要改变,此举如果仅仅出现在个别区域或少数村落,尚可理解,甚至得到扶持与倡导。而对于全国各区域广大乡村,则不可取,也不可能。在当代中国,农业的主导意义不言而喻,任何损害农业产业发展的作法均会带来巨大灾难。而在事实上,那些精于农业生产方式探索的人们,依然在农业产业的范畴中运营,并通过审美文化予以拓展。在农业产业发展进程中,环境、自然生态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获得一定收益的同时,一些乡村也在重蹈城市环境污染、植被遭受破坏的覆辙,形成对乡村自然生态的严重损害,以及对乡村产业文化的扭曲。乡村文化的积淀与当代传承,无法接受对农业产业的背弃。乡村产业文化的现实形态,既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息息相关,同时也与积淀厚重的乡村传统观念文化和公共文化密切关联。

审美文化层面,其发展轨迹既显现传统乡村民间文艺的现代转化,又体现为与当代艺术、旅游、体育等的广泛融合。审美文化既受益于观念文化、公共文化的滋养与保障,又成为其精神的外化,既显现其产业特征,又具有一定公共文化服务属性。审美文化的建设既得到上述文化的滋养和保障,同时也受到各种文化的制约和掣肘。设计创意与内容创新成为其主导方向。传统的物态化文化及艺术呈现已经难以为继,一些传统乡村工艺、乡村演艺、乡村说唱、乡村礼俗等在长期的文化变革中遭到重创,有的则遭到毁损。而在新的时代,乡民对其传承的信心普遍不足,特别是青年人,已与传统乡村艺术产生较大隔膜。而对如何催生新颖的文化艺术样式,人们又倍感艰辛。新的文化业态在农村出现不平衡,许多地区的文化产业得益于自然资源的丰厚,而更多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的贫瘠,以及建设资金的匮乏,也使乡村审美文化建设拉开较大的差距。面对各种可以建设的文化项目,社会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并不流畅,其保障与规避风险的机制尚未健全,同时较多出现建设方向及其决策的偏误,以及盲目建设、运动式、大呼隆、形式大于内容等现象。不少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的衰落,大都与此相关。审美文化的深化发展,既对乡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引发人们在人力与财力投入方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削弱农业产业的负面效应。一些人们不再精心经营农业,而新的发展农业的机制又很不成熟,尚在探索过程之中。

现代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乡村文化有较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又给乡村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各维度文化既存在相互间的矛盾及其各自局限,又可以在相互依存与影响中获得生机。

三、多维度文化并存及发展的认知误区

在现代乡村多维度文化并存态势下,如何认识与掌控多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科学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乡村文化振兴既要致力于产业与审美层面的文化建设,又要关注精神与社会层面的文化建设,既要把握显性的表层的文化构建与呈现,更要关注隐性的和深层的文化涵育。置身于社会变革的时代节点,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人们在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也常常出现认知的误区,亟待加以澄清。

其一,认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属于审美文化层面,主要是对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娱乐项目的推动,以及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经营等类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核,弱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扬。与这一理念相适应,不少乡村管理者在开展文化建设中,其主要精力放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性开发与经营方面,而将乡村内部的自身文化建设置之不顾。如此做,或许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而从乡村文化建设整体工程来看,则是很大的偏误。没有乡村自身文化精神的提升,很难创造富有文化底蕴的文化景观和艺术活动。

乡村精神与观念文化建设,应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如果将其游离于文化建设之外,即使获得利好的文化项目,也只是徘徊于低层次运作。应当看到,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已经在不少区域和乡村出现精神文化下滑的现象。诸如,传统文化的根基出现动摇,乡民们赖以支撑其精神的文化支柱摇摇欲坠,其价值观念陷于迷离,乡民信仰变得混乱,传统的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柱石遭到重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乡村文化精神的重塑奠定了方向,但是形形色色的价值体系也此起彼伏,包括宗教意识的抬头,拜金主义的兴起,均与先进的价值观形成对峙。乡村民间俗信重新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空间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的评价体系遭受瓦解又获重组,城市现代文明冲击和融入乡村文化,且与民间俗信实现一定妥协,进而融合,形成当代乡村颇为奇异的精神特征。

其二,忽视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在乡村管理体制完善、新型生产关系建构,人际关系调适、乡村礼仪及伦理重建等方面缺乏力度,同时忽视精英人才的作用及其培育。正是基于乡村公共文化的运行,维系着乡村文化的基本架构。然而,不少管理者很难认识到不断改善乡村公共文化体制与机制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有的对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公共关系的链接缺乏应有的自觉,形成传统与当代的割裂;有的对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很不适应,难以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有的对改善和强化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理直气壮地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乡村多维度文化中,公共文化建设更具有社会及时代特征。面对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促使人与人关系获得调整,具有宗法意义的相互关系受到制约且有所弱化,但仍在发挥一定作用,或者与乡村行政管理机制求得统一。新的乡村整合及其小城镇建设,使得人们原有的人际关系发生重组,旧的格局或是解体,或是变得松散,而新格局的建立,融入大量商品社会的因素,以及与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形成交融。传统公共文化与新型公共文化的交融,致使旧有的诸如以宗祠、家族为特征的公共文化空间有所淡化,传统礼仪与伦理模式得以重建,而与现代文化公共空间相融汇,形成了新旧文化格局的汇聚。其活动形式,已然揉入大量现代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的种种因素,且与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融为一体。其内容因素更是随机而生变,许多只能在城市看到的东西经过改装而出现在乡村。人们既在种种变异中发出“民风不古”的叹息,又不乏欣悦地接受新气象的到来。如何依托这样的平台,从事具有现代风貌的文化活动,对于管理者不啻为一种挑战。

其三,将文化建设与乡村主体农业产业相分离,缺乏对本土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实际考量,未能实现文化精神及其相关元素与农业产业的有效对接。面对各种文化思潮及其样态的冲击,一些人或是在产业开发中不能解放思想,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能放手在商品与产业经济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或是对自然资源的不负责任的粗放型开发,不讲科学,不追求科技含量,不引进新兴科技,形成对自然资源的损害,使之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是忽视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只看眼前利益,放弃对土地及其他农业资源的有效使用,甚至竭泽而渔地出卖和毁损自身的资源。

如何看待当代农业产业的地位和价值,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产业的农业,既属于物质文化范畴,其深层又与精神文化相联系。它深受乡村历代积淀而成的生态文化和生命文化的影响,正是融入乡民血脉对土地和自然的眷恋,维系着乡村的繁衍与发展。它又与乡村当代的制度文化、公共文化相链接,还对当代乡村文化服务及文化产业予以支撑,成为乡村文化中最具生态意义的文化维度。积极建设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及其文化提升的切入点。如果不顾乡村的持续发展的需要,弱化或放弃农业产业,同时也就扭曲和肢解了产业文化。如果一味追求指标和数字的光鲜,追求政绩的需要,作表面文章,则既不能充分满足乡民们不断提升的文化追求,也不能吸引更广泛的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难以对农业发展予以充分保障。

其四,片面追求文化项目的建设速度和声势,以及文化设施的品类与档次,而忽视精神元素的渗融与现代文化品格的营造。不少乡村文化建设者将其重心始终放在一般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上,而未能顾及其内涵建设。在文化建设中,从项目建设切入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其间,更需重视项目深层的精神与文化底蕴的开掘与呈示。如果仅仅看到其表层的华彩与煊赫,而缺乏对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度表现,则有可能堕入昙花一现的困境。众多光鲜一时而未能持续的景观建设,大都与此相关。

在乡村,作为其本体自身拥有的艺术样式,大都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如乡村演艺,历来以民间的形式进行,维系着以民间自娱自乐或简易商业运作的形式,在当代,则融入较多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因素,其形式和内容出现较大的演变。而传统民间工艺,始终在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还是走商业化产业化运作的问题上游移不定,人们试图以此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并非在各地均能成功。如何推进乡村审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们更多以演艺、民间工艺、乡村建筑、自然风貌等为基础,充分借助历史、民俗及自然资源,赋予其当代特色,制造审美文化的亮点。包括乡村旅游、体验、休闲、体育等在内的活动,已经成为乡村审美文化的当代呈现方式。乡村审美文化的打造大多凸显于农业与文化的结合上,然而,其审美文化的提升,既需要强力的经济支撑,又需要精准的创意和智力扶持,更需要建设者们创新意识的提升。

不难看到,除却资金匮乏、人才匮缺、资源不足等乡村文化建设通常面临的困难,人们对文化建设基本理念认识的滞后与偏误,则成为阻碍乡村文化建设的精神误区,亟待加以匡正与厘清。

四、实现多维度文化的有机协同

在新的时代,如何深刻认识自身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扩宽视野,更新理念,是实现文化建设战略目标和价值的基本路径。整合理念,提高认知,在建设与提升的多层面上实现协同发展,已成为当下乡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是促动多维度文化的内在和合与外部链接。充分认识各维度文化的特性,科学看待其内在矛盾与碰撞,准确把握其差异性与同一性,营造可以趋同与相谐的契机,推进各维度文化内部的和合与协调,以及与其他维度文化的有机链接。

推进文化维度的协同,需要充分认识其文化的特性的差异性,把握其内在的同一性,科学推进其协调发展。其协同,是指这些维度的文化同时呈现为相互对接的关系,亦即观念文化可以同时牵制、制导、影响公共文化,及其产业文化、审美文化的进程,公共文化也可以对产业文化、审美文化起到重要的制约与彰显的作用,而审美文化又能够以其活跃而动态的因子对公共文化和观念文化产生反制,促使观念文化与公共文化发生变化;其链接,即有意识地将多种文化维度系于一体,使之成为一个长链,既不可分割,又相互作用。其掣制,即重视各维度文化之间相互制衡与牵制的作用,各文化维度作用的发挥,往往是相互制约的,一般很难孤立地运行。

乡村观念文化主要潜隐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如何将长期影响与作用于人们精神的传统文化理念、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为一体,使乡村特别是年轻一代易于理解和接受,积极调解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于乡村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乡村公共文化方面的建设,无论是对乡村民主与法治精神的高扬,以及对积极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引领,或是对各种优质民俗活动的倡导和人际关系的调节,均应体现出当代文化特质,让村民充分享受体验文化和创新文化的权利。作为产业文化的深化发展,离不开对乡村本体的农业产业的倚重,以及浓重的经济特色,诸如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农文旅融合等建设工程,不仅需要现代农业的生态化与精品化来支撑,又可以通过观光性、体验性活动予以拓展。乡村审美文化旨在以各维度文化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历史、自然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结合文化及艺术的公共服务、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创造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化及艺术样式,促进乡村景观的改善、乡民文化生活品位的提升,以及对外来人员提供文化娱乐、艺术体验、休闲养生等方面的服务,通过产业化经营获得较高效益。应当说,这正是各维度文化合力带来的效应。

乡村文化的厚重积淀及其多元文化的杂糅带来复杂的社会效应,其优质的文化效应的最终实现则需要通过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共同发力,方能做到除旧布新、变革创新,从本质上推进其文化层面的飞跃。

二是推进多维度文化的交叉互渗与相互掣制。使各维度文化呈现为对应与多角制衡关系,同时充分利用各维度文化相互掣制的特点,消解差异,实现体制、产业与文化运行机制的协同一致。

交叉性,即指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叉。多维度文化通常在相互间的比较、权衡与竞争中形成新的态势,将其基本元素渗融于新的文化样态之中;互渗性,即指通过交叉的过程,做到各文化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化合式反应。多维度文化的交叉与互渗,既要以各种文化自身拥有的特质与运行规律为基础,又要与各种相邻的文化实现交叉,互相影响,在交融中实现互渗,从而产生更强劲的能量。

观念性文化的完善与提升,需要得到公共文化保障,又要在产业文化、审美文化表现中得到检验。审美文化建设,需要以观念文化的元素为灵魂,也需要以公共文化、产业文化的扶持为基础。各维度文化的交叉与互渗,不是均等地、平行地发挥作用的,而是因地域、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某一文化维度方面显现其更为凸显的价值。不同区域和乡村既可以在某一方面显现自身的优势,又应兼顾各种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多维度文化的交叉与互渗,重在克服各维度文化内存的负面和不良的因素,对积极的健康的文化特质予以弘扬。公共文化中包容的乡村制度文化、人际关系、法治与伦理、乡村教育等,均需在当代社会变革中实现转换,融入新质,有机调整人际关系的失谐及伦理道德的扭曲,化解那些可能导致乡村文化失衡、对乡村生产力造成破坏的种种因素。产业文化的深化,也需要克服单纯经济因素的制约,进入精神引领的层次。多元文化的渗融,将形成对整体乡村文化的深度影响,同时也会验证各种文化价值的高下,实现对乡村文化提升的强力推进。

三是强化多维度文化间的互补与支撑。基于本土多维度文化之间的特性,须充分把握其间有机关联的契机与方式,形成各种文化的互补与互助,同时追求各维度文化的同步繁兴与共赢式发展。

多维度文化互补与相互支撑,是建设乡村当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是在交叉与互渗的基础上,方可继续深入,形成各种文化优势的互补与相互支撑。不同乡村的各维度文化均有其优势和劣势,其互补与支撑,正是相互汲取有益元素、补其短板的过程。体现于观念文化层面,其传统的与当代的价值观、世界观、发展观等,均应不断得到其他文化元素的充实。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更是需要随时得到各种文化的浸润,显现其时代特色。乡村产业文化以往多不为人们重视,正是在这一领域,更需要获得新的素养。而作为乡村审美文化建构,在不少乡村属于比较新颖的课题,更需要多元文化的进入。

把握相互关联的契机与方式,是多维度文化实现互补与共赢的关键。在当下,紧紧围绕乡村文化艺术的公共服务、文化产业及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策划与实施相关项目,已成为较多乡村的普遍做法。而在其间,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考量各自的基本环境与条件,采取更为契合自身实际的方式与路径,而不是盲目跟风、好大喜功。其时,需要充分发挥各维度文化的优势,形成合力与选择精准的突破口,在突显审美文化的作用时,不仅以乡村观念文化、公共文化和产业文化的稳健发展为保障,而且吸纳审美文化的要素,使其成为审美文化项目和工程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以乡村演艺、乡村手工艺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的当代诠释与呈现,还是乡村旅游、农业体验、乡村休闲为表征的审美文化的精品化、普适化,均离不开多元文化的全面进入。而作为诸如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乡村建设,更是多维度、多层次文化的交织与综合呈现。可以看到,只有将乡村文化建设深深植根于农民与农业这一主体之上,令其通过文化及艺术的创意与设计,促使乡村各维度文化的基本元素源源不绝地融汇其中,才能充分显现多元文化的当代价值。

综上,乡村文化是一项立体的多层次的建构,其建设与振兴历程也将是一项综合的多元的历史性工程。因其多维度文化的影响与作用,势必在其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不平衡的态势,为乡村文化建设者提出严峻的课题,要求人们科学认知其内在规律与特性,把握其客观走向,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正是在多维度文化相互充实与支撑架构下,乡村文化振兴将会沿着科学的路径积极前行,对乡村社会生产力、包括文化生产力的增长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对乡村多元文化的延续与深化、审美活动的拓展与丰富、乡民文化素质的增进,创造十分积极的效应。

猜你喜欢
多维度维度建设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多维度和谐共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牺牲内向化的多维度解析——基于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解读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