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鲁明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Wallace Chafe Уоллес Чейф(华莱士·切夫),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认知学家,他认为语义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也被视为是诺姆·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的批评家。他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学者,研究美洲土著语言,尤其是易洛魁族(Iroquoian)、喀多族(Caddo)和苏族(Siouan)等族的语言,在语篇分析特别是话语的认知分析、心理语言学以及语音韵律方面颇有建树。
近几十年来,沿着话语分析方向展开研究已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学科流派,与句法学、语音学等学科地位相差无几。话语可以说是语言研究的直接对象,就如同词素是形态学的研究对象,词组是语法学的研究对象,而且话语甚至更为重要,它是语言学的中心对象,因此它绝不是理论构造而成的。有观点认为,如果语言学从零开始便研究现实的话语存在的固有范例,那么语言学在发展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许多错误的发生。
本文着重对切夫有关话语的认知研究观点或理论作归纳小结及简单分析,进一步把握切夫的研究方法、他所运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现象和研究结果。
在话语认知研究领域,切夫的主张是将心理学同语言学结合起来,类同于“心理语义学”,在切夫看来,人类的记忆分为表层记忆(поверхностная память)、浅层记忆(мелкая память)和深层记忆(глубинная память)三种。一种信息经由感觉首次获得,在意识中可保持一段时间,这种短期的暂时记忆属于表层记忆,它的功能负责实时地使用语言,又可被归入“在线”认知现象,由于信息在记忆中的保鲜度较高,冲突和误解不会因此产生,所以说话人在传递信息时不必使用时间副词(如例句1),不过,如若说话人偏要加上表示时间意义的副词以表示情景发生的时间背景也是可以理解的,副词在逻辑句义上的强(如例句2)、弱(如例句3)位均可接受,只是表层记忆中对时间副词的保存是更具经验性质,不具有物理上的真实感。
例句1:Максим упал в бассейн.
例句2:Пару минут назад Максим упал в бассейн.
例句3:Максим упал в бассейн пару минут назад.
具有能够较正确且较频繁回忆特征的记忆属于浅层记忆,这样的记忆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回想是很容易的,除非在重要特殊需强调的情况下使用强位副词,一般而言,说话人在传递信息时在信息末端使用弱位副词就可以了(如例句4)。
例句4:Я ходил в библиотеку прошлой ночью.
而具有与浅层记忆特征相反的记忆则属于深层记忆,对事件的调动回想不那么细致,正确率也不一定太有保障,这种情况下说话人在传递信息时选用强位副词。
切夫认为,有效的交际需要说话人和受话人对与所载的信息有关的时间走向应有共同的意识,所以建议在使用浅层记忆和深层记忆的内容之时要恰当地使用时间副词,以达到话语的充分被理解。
在切夫看来,有关记忆和意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说话人所谈的任一点明显地取自他在当时当刻的意识;说话人的希望或意图是他所要传递的信息将进入受话人的意识中;不管说话人怎样做,最终取决于受话人的注意力,自觉地听说话人讲话。所以交际从说话人的意识传至受话人的意识其结果也会不同,而传至受话人意识内的信息也有可能不被其意识列所接纳因而被忘却。
思维的内部有三个成分存在,除了意识,还有信息和自体。信息从人类对周遭世界的感知、认知、归纳、记忆、情感集结中而来,自体就是对周遭发生事实的控制者和操作员。切夫关于语言、记忆、思维和意识的研究要朝着“将非言语经验经过储存变成词语再把自己的经验传播出去”的方向发展,切夫试图用意识去说明语言和语用的功能,其实际涉及认知和语言两个方面,而他的研究重点停留在认知(或意识)的层面之上。
综上可以简单归纳,切夫主要在努力解决思维流如何变成言语流的问题。
意识是控制语言使用的中心现象,它的本质在于每个时刻都在关注客观世界的某个片段,而关注的焦点在不断运动变化。同时话语的产生不是均匀地传播,而是如量子(квант)碰撞一般成股成堆地出现,这些量子通常与一个子句的大小相称,被称为语调单位(интонационная единица; intonation unit),当前意识的关注焦点就可通过语调单位来反映,语调单位之间存在暂停或韵律的过度,这便对应于说话人从一个焦点到另一个焦点的意识转换。而与述谓子句一致的原型语调单位用来描述事件或状态,事件或状态的参与者就是所指物,为此切夫提出了“思维流”(идеи)这一术语。在切夫的《话语,意识和时间:说话书写时意识经验的流动和移位》一书中他专注于自然语言材料,即把录音机中对固定在现实的话语片段的转录作为研究语料,通过对大量的英语口语话语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分割成语调单位,从而得出“一个新思维流对一个语调单位的限制”这一结论,也就是说,一个语调单位不能包含多个新的思维流。在例句5(由英文直译而来)中,使用由两个语调单位组成的句子来表达一定量的信息,因为在本句中有两个新思维流——“两个女人”和“前面”,根据“一个语调单位有一个新的思维流的限制”,它们不能共存于一个语调单位中。(Chafe 1994)
例句5:А там были две женщины,/шагавшие впереди нас.
切夫有关认知单位的观点呈现阶层性,记忆、事件、思维、焦点自大而小呈现。用不相联但具有类属性的高度选择性的模块——“岛”的方式通过记忆来对段落、句子、短语等的存在进行复刻再现,以此来说明事件、思维和焦点的界限,后来切夫通过测试实验发现,受试者发布信息先从背景开始,测验用的视频材料也从背景源起,因此可以确定,语言信息流(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поток)发展的轨迹不是水平线性,而是思维意识与话语言说的几乎同步进行,所以才会出现如下情景:说话人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流的后端部分会对前端部分进行修改或补充,严重时后端与前端会进行顺序的颠倒。关于信息流的研究,切夫还指出大多数语调单位与小句或小句外围相吻合,也就是叙述(нарратив)与扩展性句子(распростра-нённое предложение)相对应,这种句子作为语言基本材料,相当于对语调单位的扩展,根据停顿和交际双方的反应,整个叙述过程包括若干段落,可看作是对“岛”的表述,而且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把叙述从交际中区别开来。
集体专著《梨的故事:叙述生成的认知,文化和语言层面》(Chafe,1980)被看作是切夫研究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在理论语言学方法论中融入实验这一要素,切夫就是通过这一要素对“言语化过程”展开研究。
切夫为受试者放映了一段特别拍摄的无声小电影,时长为六七分钟,情节以男孩摘梨为主,然后要求受试者复述电影的内容,并同时对其进行录音,最后分析受试者复述电影的录音材料。对所收到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得出关于视觉体验言语化过程的诸多结论:说话者意识的及时动态,意识关注焦点移动的语言关联,不同语言载体之间在选择相关信息和话语构建的文化差异,句法选择方面的认知动机等。受试者的年龄各不相同,来自不同国家且使用不同语言,他们观看电影和记录复述之间的时间间隔也不同,但是他们复述的内容却大同小异。原因在于所有受试者把电影内容切分成若干件插话式事件来进行记忆。
切夫认为,电影留在受试者意识中的内容是反映“男孩摘梨”的一幅幅画面或映象,而不是语言。所以记忆在人类意识中是以一件或若干件事或情景组成,而这每件事或情景便可看作是认知过程中的基本单位之一(类)。如若用自然语言的手段来体现或表达出这些基本单位,那就是词、词组、句子、超句统一体、段落或篇章等呈现的形式,这些词汇层面上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就转化为凝缩又简约的图式。
对记忆进行复述,就是把存储的图式或事件情景转化为自然语言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意识的投入。或借由直接感知,或通过回忆去活化尚存于记忆中的部分内容,以上两种途径将意识转变为语言,造就了“言语化过程”。
言语化过程在切夫的模式下体现出三种类型。第一种与内容有关的过程,是指说话人赖以组织所回忆经验的某种方式。该过程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切块过程(指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将较为庞杂的认知单位事件内容切分为若干块)、陈述过程(说话人对各种事物参与者赋予各种角色以便构成陈述结构)、范畴化过程(说话人能对事物表示为“定指”或“不定指”、对动作在交际时所呈现的“时间状态”等做出选择)。第二种类型为一揽子过程,受话人在一定语境中的思维状态和语言处理能力由说话人对其进行估计。最后一种是句法过程,就是指说话人对受话人在言语化过程中运用的有关过程。
在任何特定时刻,说话人只能将自己的意识集中在世界的有限片段上,这便是“活性” (активация)能力。切夫遵循活性状态进行三重分类:活性信息、半活性信息和未激活信息。半活性信息是从最近活性状态中出来的信息,或者与当前处于活性状态的信息有某种关联。在上述那些概念的基础上,切夫依据意识焦点和边缘意识确定了信息的三分法,是对前人“二分法”的扩展,这三种信息即“已知信息”(данное)、“新信息”(новое)和“易及信息”(доступное),最后一种是切夫的信息理论中新增的,“已知信息”,是说话人假设早已存在于受话人意识中的目前已激活的活性信息,所谓的“已知性”(данность)便可认同为低程度的交际动力;“新信息”是不存在于受话人意识中的仅在此刻激活的信息,它可被认同为高程度的交际动力;“易及信息”是此刻从半活性(而非未激活信息)向活性状态的转变或传输,说话人在程度上假设受话人意识中有它存在,它同时也存在于说话人的边缘意识中。边缘意识处于意识焦点的周围,在说明说话人意识聚焦于某一点的同时还对背景信息有朦胧隐约的意识。这三种信息类型对立在语言中有一系列的反应,所以,“已知信息”的所指被弱强调代词或零代词所编码,而“新信息”和“易及信息”被编译为带有重音的名词群,这种差异在下面的例句(由英文直译而来,划线部分属于“已知信息”)中有所体现。
例句6:Вчера я говорил с адвокатом.
例句7:Вчера я с ним говорил.
值得注意的是,切夫非常重视言语的韵律成分,因此,他区分了词的三个强调级别:表示“尖音 ”的一级(例句6 中的“адвокат”和例句7 中的“говорил”一词),表示“抑音 ”的二级(例句6、例句7 中的“вчера”一词)和未做任何标记的弱级(例句7 中的“ним”一词)。
切夫的信息理论实际上是与话语分析紧密相联的,实际交际中的话语推进过程可以用信息状态的变化来说明。切夫假设说话人发布信息那一刻的大脑中活性信息用每一个语调单位来表示,这也是说话人的意识焦点所在,语调单位体现了活性意识,基本主题体现了半活性意识,通过意识焦点在边缘意识中的行进来说明话语如何推进。对此,切夫还提出了“关注中心”的设想,它是由若干意识焦点构成,努力用“单一意象”和“全盘记忆”区分出意识焦点和边缘意识,半活性信息在边缘意识中构成焦点意识的语境,让意识焦点在边缘意识的范围内遵循半活性信息提供的方向逐次轮接地行进着,进而构成关注中心。
切夫的信息理论和以认知为基础的语篇语法有呼应,前者内部涉及话语结构、话语连接以及成分识别等诸多语篇分析的内容,切夫关注体现意识焦点的语调单位如何组织话语,推动话语进展,认为话语随着意识焦点推移,按语调单位向前推进,这对话语结构的研究颇有帮助。切夫的研究目的在于说明意识塑造语言的方式,影响语言的手段以及运用手段找出常规化模式。
全文通篇从认知语义结构分析和话语认知研究两大维度来浅释华莱士·切夫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必须要承认的是,切夫的研究成果对美国和欧洲语言学当代各语法理论和流派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切夫对语言的研究是将语言理解为一种认知活动,将其作为前提,试图在认知起源领域内描述或解释语言现象。不可否认,切夫运用的所有研究方法具有高度创新性,饱有非传统的特点,部分甚至是革命性的。所以,切夫的研究观点经常也被批判对待。
切夫研究语言,他的目标不是操纵纸上的形式化符号,而是对人类语言的作用和功能有一个有意义的理解和阐释。切夫所有的研究著作都是在认真讨论严肃真实的事物,称之为是“科学真正的进步”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