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陵 [中山外国语学校, 重庆 云阳 404500]
辛弃疾第一次登上赏心亭是在乾道四年(1168)。当年他被南宋政府授任建康府(今南京)通判。建康是南宋长江下游的重要战略据点,当时既有行宫留守,又有军马钱粮总领所。辛弃疾就任时,史正志(行宫留守,稼轩的上司)、叶衡(军马钱粮总领)二人已经是很显赫的人物。史正志还是一位主张积极抗金而困厄于时世的有义气的志士。
这一年,他首次登上建康亭,写下了《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留守史致道》。淳熙元年(1174)初春,稼轩再度来到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为留守叶衡雅重。时隔六年,他三十五岁了,南归已十二年,仍未取得北伐抗敌的机会,做一介小官,第二次登上赏心亭,作有《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同年秋,他一生第三次登上建康赏心亭。他站立亭上,雄视八方,海内风云尽收眼底,心中愁绪波涛翻滚。眺望祖国河山,他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胸中悲愤淤塞。他写下了壮怀激烈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赏心亭,由北宋丁谓所建,曾是南京水西门内一处名胜,数毁数建。“赏心”有两个义项:一是心意欢乐,二是娱悦心志。前者为名词,指内心遇上喜事,心情愉快。如谢灵运《晚出西射堂》:“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后者为动词,指凭借外在风景使心意畅快。如张麟书《早梅》:“赏心不待花如雪,好在寒氷(冰)未解时。”辛弃疾一生志在抗金复国,回归故乡,此志不遂,他始终不悦,即使偶遇良辰美景,也无欣赏之意。美好的地名、风物与他糟糕的心情、境遇形成强烈的反差,甚至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眼前之景根本不会在心中产生愉悦之情,反而会加重词人内心的痛苦。秋高气爽的美景在他看来,恰似在“献愁”和“供恨”。
其实,历代文人登临此亭,所抒情怀与稼轩均大同小异。范成大坐镇金陵时,曾两次登上赏心亭,作有“宇宙此身元是客,不须弹铗更思家”(《重九独登赏心亭》),传达出浓重的思乡之情。“向无形胜地,何以控乾坤?”(《赏心亭再题》)则暗示统治者无心收复失地,不肯积极备战的苟安心理,流露出作者对南宋朝廷不肯积极备战,只想依靠长江天险苟且偷安的强烈不满。张孝祥、陆放翁、刘克庄等人在赏心亭上也都无意赏景,而是感慨时局动荡,心潮起伏。赏心亭在古仁人心中似乎具有反讽意味。
词的首句点明秋季。秋,一语双关,不仅表示季节和秋光,它还指年华(中年),即生命之秋天。词的上片“水随天去秋无际”,向读者展示了无边的秋色、秋光。季节到了秋天,离年终也就不远了,人生到了中年离老年也同样近了,而更为重要的是,人生之秋本该是一展才华、大有作为的季节,正如秋季是收获的象征一样。然而,联想自己已经南归七年,三十五岁是多么美好的年华,却备受冷落打压,才华、志向都如江水流逝。这么尖锐的矛盾在作者心中回环激荡,将怎样调和?又能不能调和?还要等到何时?似水流年,转瞬将步入老年,词人内心深处的压抑与惆怅越来越沉重。下片接连运用了“流年”“风雨”和“忧愁”等词,除了照应上片的“清秋”“落日”外,又进一步加深内心的矛盾情怀,也为接下来的“树犹如此”这一句的慨叹做好了情绪上的铺垫,以“树”来展现生命老去的无奈。实际上,树,是不怕老的,因为树木越老越坚实,树木老了,则意味着成材了。此处的“树犹如此”这一句特指树经历的风霜凄苦之多,词人内心的潜台词是“人亦如何”。词人感慨的是人又岂能违背自然规律,但内心志向还未得伸展。江水向下流淌做的是加速运动,人生过了秋季不也是一样快速进入老年吗?于是两种情绪便强烈地冲击着词人的内心情感,产生了节令(时间)与生命的矛盾心境,再次加重了词人渴望实现抱负的心情和担心生命沉沦与落空的恐慌。
稼轩的祖籍在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他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占领十几年了。他目睹汉族人民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些悲苦使他很早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伟大志向。
词的上片选取了“落日”“断鸿”和“游子”等意象,营建了国运衰微的氛围,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词人自南下归宋以来,远在北方家乡的亲友音讯全无,身为游子,情何以堪。“游子”一词表面上是指漂泊在南方的辛弃疾,实际上也暗指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君王又何尝不是故国的一个游子,他们理当号召国民奋起反击,收复山河,回归中原。这本是词人和君王的共同理想。下片以“西风”“季鹰未归”和“羞见”等词,借用张翰辞官回乡的典故道破现实的无奈,金人的铁蹄仍然在践踏家乡,家乡归期无望,内心十分窘迫。词人报国的理想日益强烈与难以改变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又怎能得到化解?张翰的举动岂是词人所能效仿的?张氏逃避社会责任,辞官回乡,而稼轩是夙有伟大抱负的志士。词人反用其意传达出内心深厚的无奈。
词的上片引用的“吴钩”本是古代一种宝刀,其实,它更是词人才华的象征。如成语“宝刀未老”,就是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之雄风。词人文有著名的《美芹十论》 《九议》等抗金北伐的建议,武能入数万大军中擒拿叛徒(张安国)如探囊取物。再加上祖父的殷切教导,诸多因素决定了稼轩决不可只图个人安乐,一如张翰辞官归隐。词人全副武装登上赏心亭,反复抚摸自己的宝刀,恨不能插翅飞到前线与金人决战的形象跃然眼前。下片中的“红巾翠袖”“英雄泪”大有壮士断腕的悲壮豪情,似乎展现了词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欲归隐的心境以及“良材识真,万无一遇也。材能虽良,当遇知己。知己虽遇,当值明王。三者之遭,万无一会”的苦衷。
出仕与归隐本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结。古代士人头脑中蕴含的大多是儒家思想,所以他们“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寻求机会出仕,以彰显个人志向,为社会、为国家所用。这本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但这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遇到伯乐,没有适当的时代,没有机会,即使才华卓越,最终也只能赍志而殁。古代隐者都是很有本事的,有文化的人。有的碰壁之后归隐山林,有的看透了人世才绝不出仕。
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路过采石矶(此地曾是宋军将领虞允文带领一万将士击溃了金军四万士兵的战场),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西江月》,中有“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的慨叹。从他的叹息中可以窥探出稼轩内心深处极为无奈、痛苦的复杂情感。他有时想放下,但始终难以释怀,苦闷、愤懑、矛盾经常在内心激荡,令人百转千回。
淳熙八年(1181)春,辛弃疾开始在上饶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故做好归隐的准备。
大凡隐士,都是有个性,有绝学,能做事,偏不做的高人。张翰已经察觉世道将乱,便借故思念家乡的美味便行归隐之事。此处暗示出词人心中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斗争,最终还是心有不甘,积极有为的怀想占据了上风。前后对比鲜明,将词人的内心痛苦又加深一层。
辛弃疾是有“私心”的。他南归的愿望是依靠朝廷,团结民众打回北方,赶走侵略者,过上国泰民安的日子。他的家乡、亲人、友人在山东历城,而金人正在肆意践踏他的故土,蹂躏中原百姓。他的私心也是普通百姓的心声,也本该是当朝皇帝的想法。然而徽宗是高宗之父,钦宗是高宗之兄,若高宗反攻,金人放回徽钦二帝,高宗的皇位将不保。这微妙的关系使得朝中阿谀的臣子迎合君心,主张苟安江南,高宗也不想尽力反攻。高宗及其佞臣自画小圈子,表现出君王万不该有的私心、小心眼。
北宋朝廷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的,因此一直奉行“重文轻武”的策略,故对武将向来防范有加。岳飞当年虽然对朝廷和皇帝都是忠心耿耿,考虑的也是军国大事,但触犯了宋朝的祖宗家法。宋高宗曾给岳飞写了一封恩威并施的御札,其中的“犯吾法者,惟有剑耳”,明显是在警告岳飞。岳飞被杀那年,稼轩三岁。原来,高宗身为君王,却有一颗巨大的私心,甚至掩盖了他的“公心”;辛弃疾本为臣子,考虑的却是国家的光复,人民的安康。词人的“私心”与君王的“公心”发生了严重错位,甚至矛盾重重,致使词人内心淤塞,难以想通,苦闷至极。“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会”饱含深重的苦闷和悲愤。君王知道,心存疑惧;同僚领会,诋毁打击;百姓知晓,无能为力。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汉族人民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后来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北归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冲入数万人的敌营,活捉了叛徒并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此事件可以看出辛弃疾的英勇无畏,处事英明,忠于朝廷。他勇能敌人,智能断事,是不可多得的良才。
“夫草木秀出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辛弃疾二者兼备,是当朝难得的人才。“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余以为辛弃疾亦当之无愧。
然而辛弃疾二十六岁南归后,宋高宗非但没有封赏,反而立即解除了他的兵权,任命他为江阴签判。签判一职,是宋代各州、府选派京官充当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掌管文书等相关事务。外敌入侵,正是辛弃疾等将才、帅才冲锋陷阵、驰骋疆场的大好机会,却被朝廷委以签判之职,岂不是严重的人才浪费。宝贝放错了位置,就成了垃圾。此后,辛弃疾从四十二岁到五十九岁一直被闲置,五十九岁和六十四岁曾两次短暂被起用,享年六十八岁。他一生有二十多年被闲置。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西晋·刘琨《重赠卢谌》)用这两句诗来观照稼轩的内心是再恰当不过了。他哪里会想到,一条堂堂七尺硬汉,文武茂异,忠贞不渝,非常干练,颇有原则、立场的人,竟然变成了不得不屈服于各种社会压力之下的柔弱之人。
本词末尾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意为知音难求,伯乐不遇,词人的痛苦无人来安慰,因此只好唤取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揾泪了,但有谁可唤?词人有美好的意愿,还有卓越的才华,却没有完成,有谁来爱怜词人、关怀词人?正如《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辛弃疾聪明秀出,胆力过人,集英识与武才于一身,却处处遭遇小人的谗害、打压和排挤,每次欲有所作为,都因小人弹劾而罢免。虽如此,他仍不改初心,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练就文韬武略,“只要一有机会,就必定有所作为,可是只要他一有所为,上边的压力打击马上就来了”。“如他在湖南平定茶商军起义,创建飞虎军,被人说成是‘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他在福建制造盔甲,设立备安库,被人说成是‘残酷贪饕,奸赃狼藉’”。他整顿乡社、弹劾贪官、兴办教育等;他在滁州招抚流亡,安定民生;他在福州推行“经界”“盐法”,抑强扶弱,福州人民称之为“再生父母”。他一生的业绩都是在重重阻碍、打压中取得的,这是何等的艰难。好在他那颗昂扬奋发的心还永葆青春之色。
叶嘉莹说:“辛弃疾最大的特点在于他是用生命来书写他的作品,用生活来实践他的作品的。”此语概括精准。辛弃疾始终忠于自己的职责和理想,忠于祖国和人民。他拥有非常宝贵而崇高的理性精神,而且他的理性无关个人利害得失,在后人心中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这份理性充满深厚的节制和反省。
1275 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他还被后世尊为“济南二安”“豪放词人”“苏辛”等,然而这些美名又岂能慰藉他忠贞的灵魂?稼轩平生有壮怀,何意作词人?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理想不仅是个人的,更是民族的,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他的词能深深打动读者,使人从内心生出强大的奋发向上的力量。尽管当朝统治者对他十分冷落,心存戒备,同僚给予他排挤,社会给予他重重压力,他仍然能忠于职守,忠于人民,为百姓留下实绩,词作为后世立下丰碑。他用心中层层叠叠的万千矛盾,纵横交错地织成了一腔忠贞情怀。
1 3 4 刘劭:《人物志》,《人物志·英雄第八》(梁满仓译注)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90—191页,第115页,第117页。
2 5 6 7 叶嘉莹:《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1页,第64页,第70页,第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