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天琦,路翔宇,夏勇
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在近年来持续升高[1],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关键。然而将LDL-C降至推荐水平并管理其他风险因素后,仍有心血管事件发生[2]。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19)[3]中对于极高危心血管风险患者的LDL-C浓度提出更低的目标,也突出了LDL-C以外其他脂质成分的重要性。遗传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升高的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水平是心血管病(CVD)残余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4]。RLP-C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颗粒所包含的胆固醇,包括空腹状态下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中密度脂蛋白(IDL)以及非空腹状态下的VLDL、IDL和乳糜微粒的残留物。高浓度的RLP-C可以穿透动脉壁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粥样硬化以及局部和全身的低浓度炎症[5-7]。脂蛋白残粒及其所含胆固醇的直接测量昂贵且不易推广,Verbo等[7]根据标准脂质曲线提出了公式计算法,即RLP-C=TC-(LDL-C)-(HDL-C),该公式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一项哥本哈根队列对5414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研究发现,计算和直接测量所得RLP-C显著相关(r=0.82,P<0.0001),并且Cox回归分析显示相比较于直接测定法,计算而得的结果或许更能体现心血管疾病的残留风险[8]。目前对于LDL-C达标的PCI后患者非靶病变进展的残余风险研究较少,本文以为此类患者的预防和寻找治疗靶点为出发点,探讨RPL-C与非靶病变进展的关系,为PCI后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和决策指导。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于6~24个月内再次入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9],纳入随访时LDL-C低于1.8 mmol/L,或基线在1.8 mmol/L内,降幅至少30%的患者307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对两次CAG结果进行客观对比,将入选患者分为非靶病变无进展组(263例)及进展组(44例)。排除标准:①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②支架内或其他血运重建病变再狭窄患者;③严重肝肾疾病、肿瘤及免疫紊乱患者;④缺乏实验室或造影数据患者。
1.2 资料采集根据入组患者的住院病历收集现病史、既往病史、手术史、吸烟史、用药情况等,同时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并检测静脉血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RLP-C根据Verbo等[7]依据标准脂质曲线提出了公式计算法所得,即RLPC=TC-(LDL-C)-(HDL-C);收集患者基线和随访的冠脉造影信息及手术资料。
1.3 相关定义非靶病变进展标准[10]:①基线造影时直径多于50%的病变,随访时至少进展10%;②基线直径少于50%的病变包括无明显狭窄的正常段,随访时至少进展30%;③任意非靶病变随访时发生闭塞。多支病变(MVD)定义:冠脉的主要血管及其相对粗大的分支,至少存在2支直径狭窄率不小于7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收集资料。通过K-S检验评价正态性,正态的连续性变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偏态的连续性资料用中位数及百分位数(P25,P75)表示,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分类变量用例数(百分数)表示,通过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差异的血脂因素与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RLP-C对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能力。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基本资料和生化资料比较入选病例共307例,根据QCA结果分为非靶病变进展组(n=44)与未进展组(n=263),进展发生率为14.3%。与未进展相比,进展组中空腹血糖水平、糖尿病、多支病变比例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肌酐水平及吸烟、高血压比例高于未进展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余各指标未见明显差异(表1)。
2.2 主要血脂资料比较TC呈正态分布,LDL-C、RLP-C、TG、HDL-C、非HDL-C均偏态分布。无论是基线还是随访时,进展组RLP-C及TG均明显偏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进展组的HDL-C较低,Non-HDL-C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及TC无明显差异(P>0.05)(表2)。
2.3 进展组造影特点分析MVD患者,发生非靶病变进展的可能性更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展组的QCA显示,随访时直径狭窄率及病变长度均进展明显,其中有7例(15.9%)发生心肌梗死,有23例(52.3%)接受再次血运重建,有15例(34.1%)是从无狭窄基础进展而来(表3)。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RLP-C、TG、HDL-C、Non-HDL-C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RLP-C可作为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43;95%CI:1.575~11.977;P=0.005)(表4)。
2.5 RLP-C ROC曲线通过ROC曲线发现AUC为0.7256(95%CI:0.645~0.806,P<0.001),以RLP-C水平0.635 mmol/L为界值预测非靶病变进展最佳,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5%及67.3%(图1)。
本文发现,在LDL-C达标的PCI后患者中,RLP-C可能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有研究证实RLP-C与ASCVD明显相关,且不依赖于其他脂类,可独立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11,12]。Joshi等[13]对4114例患者进行长达8年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随访,研究发现较高的RLP-C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RLP-C,心血管风险增加1.23倍(95%CI:1.06~1.42;P<0.05)。Jepsen等[8]在哥本哈根缺血性心脏病研究中随访了5414例患者,发现极高的RLP-C含量(包括测量和计算值)与全因死亡率明显相关。
表1 非靶病变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间随访时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非靶病变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间随访时临床资料比较(±s)
注: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体重,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总胆汁酸,肌酐,尿素氮,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空腹血糖,载脂蛋白A(g/L),载脂蛋白B(g/L)不符合正态分布
项目 进展组(n=44) 非进展组(n=263) P值年龄(岁) 65.7±9.02 65.3±11.01 0.791男性(n,%) 32(72.7) 185(70.3) 0.748吸烟(n,%) 25(56.8) 110(41.8) 0.064高血压(n,%) 29(65.9) 155(58.9) 0.328糖尿病(n,%) 19(43.2) 56(21.3) 0.020体重(kg) 68.5(63.25,76.50) 70(60,75) 0.943身高(cm) 168(162,170) 168(160,173) 0.958体质指数(kg/m2) 25.04(22.43,26.04) 25.06(23.10,26.47) 0.651收缩压(mmHg) 135(125,144) 130(125,140) 0.434舒张压(mmHg) 80(70,90) 78(70,84) 0.146心率(次/min) 70(62,75) 69(62,74) 0.736多支病变(基线)(n,%) 26(51.9) 86(32.7) 0.010总胆汁酸(umol/L) 2.60(1.90,4.73) 2.9(1.6,5.0) 0.920肌酐(μmol/L) 71(62,80) 66(56,78) 0.110尿素氮(mmol/L) 5.22(4.63,5.90) 5.36(4.3,6.4) 0.930尿酸(μmol/L) 315.28±78.91 296.18±99.09 0.225纤维蛋白原(g/L) 3.14(2.57,3.92) 3.02(2.55,3.50) 0.353 NLR 2.47(1.79,3.32) 2.43(1.76,3.16) 0.654空腹血糖(mmol/L) 7.3(5.93,9.01) 6.5(5.5,7.8) 0.005载脂蛋白A(g/L) 1.02(0.87,1.20) 1.00(0.87,1.16) 0.838载脂蛋白B(g/L) 0.58(0.51,0.67) 0.58(0.49,0.67) 0.870阿司匹林(n,%) 43(97.7) 260(98.9) 0.460 P2Y12受体拮抗剂(n,%) 43(97.7) 261(99.2) 0.370他汀类(n,%) 44(100) 263(100) 1.000 ACEI/ARB(n,%) 23(53.2) 116(44.1) 0.340 β受体阻滞剂(n,%) 26(59.1) 143(54.4) 0.560
表2 非靶病变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间主要血脂资料对比(±s)
表2 非靶病变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间主要血脂资料对比(±s)
注: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三酰甘油;Non-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LP-C:残粒脂蛋白胆固醇;(除TC外,其他均不符合正态分布)
项目 基线时 P值 随访时 P值进展组 未进展组 进展组 未进展组TC(mmol/L) 4.25±0.80 4.22±0.76 0.653 3.40±0.40 3.33±0.46 0.356 HDL-C(mmol/L) 0.96(0.77,1.20) 1.04(0.86,1.17) 0.152 1.14(0.96,1.30) 1.28(1.05,1.46) 0.005 LDL-C(mmol/L) 2.61(2.17,2.84) 2.48(2.10,3.15) 0.642 1.55(1.36,1.66) 1.58(1.35,1.71) 0.416 TG(mmol/L) 1.96(1.60,2.42) 1.76(1.53,1.98) 0.005 1.63(1.30,2.07) 1.23(0.88,1.70) <0.0001 Non-HDL-C(mmol/L) 3.20(2.73,3.89) 3.27(2.53,3.74) 0.417 2.14(1.99,2.54) 2.05(1.80,2.28) 0.006 RLP-C(mmol/L) 0.74(0.39,0.98) 0.45(0.24,0.72) 0.008 0.76(0.61,0.95) 0.58(0.52,0.71) <0.0001
表3 非靶病变进展组CAG病变特点分析(±s)
表3 非靶病变进展组CAG病变特点分析(±s)
项目 基线 随访 P值病变直径(mm) 2.14±0.79 0.93±0.74 0.010狭窄程度(%) 25.77±19.94 68.98±21.60 <0.001病变长度(mm) 5.74±3.55 7.96±2.39 <0.001参考直径(mm) 2.86±0.64 7.96±2.39 0.887进展程度(%) — 43.22±16.94 —发生心肌梗死(n,%) — 7(15.9) —再次血运重建(n,%) — 20(45.4) —
表4 非靶病变进展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图1 RLP-C对非靶病变进展预测的ROC曲线
然而,是TG本身还是RLP-C所致动脉粥样硬化仍存在争议。TG水平的变化往往伴随各种脂蛋白成分的变化,有学者认为TG并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而是间接地反映残粒脂蛋白及其所携带胆固醇等致病因子的含量[14],TG可被水解代谢,而斑块中沉积的是胆固醇成分与ASCVD发生有因果关系,并且有研究发现在校正Non-HDL-C后TG与CVD的无明显相关[15]。ASUOKA等[16]认为,在TG水平正常的CAD患者中,RLP-C浓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相关(P=0.021)。NAKADA等[17]研究发现CVD患者RLP-C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且独立于TG水平。本研究将TG纳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后,TG和非靶病变的进展没有明显相关。这均提示是残粒脂蛋白中的胆固醇成分而不是TG导致ASCVD的进展。与LDL-C相比,RLP-C导致粥样硬化的机制存在差异。脂蛋白残粒携带胆固醇穿过并沉积于动脉壁,不像LDL-C需氧化修饰,可直接被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细胞捕获吸收,成为泡沫细胞,同时脂蛋白残粒体积更大,携带的胆固醇能力几乎是LDL的40倍,更易导致斑块形成[5,18]。并且高浓度RLP-C与粥样斑块局部和全身低浓度炎症的相关,持续的炎症刺激导致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尽管残粒脂蛋白颗粒体积较大仍容易进入动脉壁内,而LDL-C升高的患者中尚无此类发现[6,7],本文中采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试图发现其中非靶病变进展组与炎症水平的关系,然而两组间的NLR未观察到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入选均为PCI术后患者,存在支架植入后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干扰了斑块进展导致炎症增高的判断。
研究中纳入患者的降脂用药无明显差异,LDL-C控制良好,然而,仍有44例(14.3%)患者出现了非靶病变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中7例发生心肌梗死,23例接受再次血运重建,这提示尽管强化降脂得到了更低的LDL-C,心血管事件仍然发生,RLP-C至少解释了这种风险,降低RLP-C可能是延缓冠状动脉狭窄进展的一个新途径。目前血脂指南中尚没有针对RLP-C的治疗,但是提出了LDL-C之外的其他血脂因素的重要性。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减肥等是降脂治疗的基础,烟酸、贝特类、ω-3脂肪酸等有助于间接降低血浆RLP-C的浓度;他汀药物中匹伐他汀作用较佳,且联合依折麦布及PCSK9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RLP-C水平[19,20];新型降脂药物Bempedoic acid联合依折麦布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炎症水平,有望应用于高RLP-C患者[21];遗传学基因研究为降脂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为进一步降低RLP-C提供潜在可能,比如APOC3抑制剂等[22]。目前仍缺乏针对性降低RLP-C的药物临床试验。
这项研究存在局限性。首先,我们进行的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其次,大多数患者是由于不适症状而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且随访时间存在差异;再次,对于非靶病变进展的判定,QCA有存在偏差可能。因此所选择的患者存在偏倚。最后,因数据缺失未能收集C反应蛋白等经典炎症指标,RLP-C升高导致的炎症未能得到验证。
PCI后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仍不够完善,PCI后非靶病变的进展已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RLP-C至少解释了部分原因,我们仍需进一步管理残余风险才能更好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待未来有大规模的多中心试验研究RPL-C血浆浓度的降低是否能带来心血管病患者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