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中国的学理阐释

2020-07-12 06:52王树福
民族艺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苏联戏剧俄罗斯

王树福

宏观而言,当代俄罗斯戏剧①就概念内涵而言,术语 “当代俄罗斯戏剧” 主要有三种俄语表述方式,即 “современнаярусскаядраматургия”、“современныйрусскийтеатр”和 “современнаярусскаяпьеса”。前者侧重戏剧文学和戏剧创作,可译为 “当代俄罗斯戏剧”;中者侧重戏剧演剧和戏剧表演,可译为 “当代俄罗斯演剧/话剧”;后者侧重戏剧剧本或戏剧剧作,可译为 “当代俄罗斯剧作”。其中,前两者出现和使用频率最高,后者出现和使用频率最低。本文主要在戏剧文学层面使用术语 “当代俄罗斯戏剧”,同时兼顾戏剧演剧层面。就时间指涉而言,“当代俄罗斯戏剧”的时间概念所指,与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等诸学科不同,与当代欧美戏剧和当代中国戏剧的认知略有差别,主要指涉伴随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 “解冻思潮”兴起至21世纪初期,在俄罗斯的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中,发生的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学行为和演剧实践,一种体现俄罗斯文化的精神现象和思想行为。参阅拙文 《时间、方法与话语:俄罗斯戏剧 “当代”概念考》,《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第82—92页。大致经历了思想解冻期 (1960—1970年)、发展承传期(1970—1980年)、多元剧变期 (1980—1990年)以及转型新生期 (1990—2019年)四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在戏剧创作、导演和表演等层面都涌现出众多经典艺术家,其文化学背景、本体论特征、发生学缘由以及文本学表征各不相同又各有交叉,形成相互之间的多样关系和彼此之间的隐蔽关联。这不仅基本囊括当代俄罗斯戏剧的主要内容,比较充分显示出其在发展和嬗变过程中的规律与范式,也大致与当代俄罗斯文艺思潮的发展和转型呈现彼此彰显之特色与彼此同构之关系。

在继承民族戏剧理念、白银时代戏剧诗学和苏联戏剧传统基础上,当代俄罗斯戏剧吸收西方戏剧因素和戏剧手法,体现出传统与先锋并存的戏剧观念与艺术创新。由于当代历史的特殊性和中俄社会的复杂性,当代中国戏剧在改革开放前后差别甚大,逐渐实现从官方精英文化向市场大众文化的转型;当代俄罗斯戏剧在苏联解体前后差距悬殊,逐渐摆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僵硬定式。比较而言,中国对当代俄罗斯戏剧的研究阐释,与当代俄罗斯戏剧的全景图谱有着相当的差距,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单面性和单向度,不仅远滞后于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无法与当代英美斯拉夫学界的戏剧研究相比肩,也不能与当代英美戏剧在中国的密切关注相媲美。这种日益精英化、边缘化和小众化的接受态势,与当代中国的学术发展与思想认知极不协调,也与当代俄罗斯戏剧的多种思潮和多样面向极不对称。

一、1960—1989年: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戏剧的集中彰显

“解冻思潮”以降,在俄罗斯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内,当代俄罗斯戏剧以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学现象和具有演剧特质的舞台实践,冲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理念和陈旧模式,形成具有多元历史表征的精神现象和丰富社会症候的思想行为。正是在这一新的历史逻辑、新的话语模式和新的文艺谱系中,当代俄罗斯戏剧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

作为当代俄罗斯戏剧核心主潮,现实主义戏剧伴随 “解冻思潮”而发生产生,不断实验持续至今。1956—1969年的现实主义戏剧主要以道德伦理剧、家庭生活剧、社会纪实剧等类型为主,涌现出阿尔布卓夫、罗佐夫等经典剧作家,呈现出追求真实、探究心理、注重道德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从外部形式到内在理念逐渐嬗变的总体趋向,由此改写并在戏剧美学、戏剧主题、人物形象、艺术风格、戏剧手法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此后戏剧的嬗变与转型。1970—1989年的现实主义戏剧则主要以家庭生活剧、道德伦理剧、社会政论剧等类型为主,涌现出沃洛金、万比洛夫等经典剧作家,形成既延续 “万比洛夫派”传统又呼应西方先锋剧的 “新浪潮”戏剧,呈现出注重道德心理与内向化趋势加强、探究艺术手法和关注戏剧哲理的双重趋向。作为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百态的艺术呈现,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戏剧思潮既折射着当代俄罗斯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也反映着时代话语的重组与戏剧理念的裂变。

伴随 “解冻思潮”的兴起,当代俄罗斯戏剧在艺术手法、人物塑造、美学观念等文学特质和表演技巧、导演理念、舞台设置等演剧品性上不断求新求变,试验探索,呈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对阿尔布卓夫、罗佐夫、沃洛金、万比洛夫等经典作家,中国学界进行了比较及时的译介与研究,从舞台剧情设计、剧作内涵展现,到剧作社会背景、艺术塑造手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当代中国戏剧舞台对当代俄罗斯戏剧的选择,主要体现在带有心理分析和道德伦理倾向的现实主义戏剧思潮作品,具体作家有阿尔布卓夫、罗佐夫、沙特罗夫、沃洛金、万比洛夫、拉祖莫夫斯卡娅,其中万比洛夫的作品是舞台剧演出的核心和重点。在意识形态浓厚的苏联,戏剧以其反映生活、针砭现实、贴近观众的优势,一向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用,是社会文化思潮变化的晴雨表。据相关数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最重要的剧作,大部分都已译成中文,有的还搬上舞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戏剧创作、文学创作。据著名翻译家白嗣宏的不完全统计,在1979—1986年的8年中,就有63部苏联剧本翻译成中文,有15部苏联话剧被搬上中国舞台。”①陈世雄:《前言》,《苏联当代戏剧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略显尴尬的是,1954—1984年间,中国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文章、译著、著作共计33种/篇②参阅李万春:《苏联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索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29页。,较之其他文学体裁明显偏少偏弱,呈现出边缘化、小众化和专业化的总体态势。

童道明在 《七十年代的苏联文学》(1980)中撰写长文,宏观分析20世纪70年代俄罗斯戏剧创作态势,微观解读战争、农业、生产和道德题材戏剧,着重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的道德题材戏剧,指出七十年代俄罗斯戏剧以小人物和普通人为主人公,具有社会批判和反思倾向,以作为社会问题的爱情、家庭、伦理关系为主题,带有比较明显的抒情和心理分析特点③童道明:《七十年代苏联戏剧创作概况》,载 《七十年代的苏联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7—47页。。论者视野宏阔,把握精准,立论有据,认为 “七十年代的苏联戏剧创作,总的说来是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基本创作倾向的继续。但也有变化和发展。比如说,战争题材的调子与六十年代初相比有较明显的变化;农业题材的作品从数量来说已经远不如五十年代繁荣;工业生产题材则恰好相反,在七十年代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伦理道德题材依然是在整个戏剧创作领域占领先地位。但是,它的内容较之五六十年代,也有了不少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反映了七十年代的苏联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研究的。”①童道明:《七十年代苏联戏剧创作概况》,载 《七十年代的苏联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从今天眼光来看,道德题材戏剧在当代俄罗斯戏剧中成就最高、数量最多、影响最广,反映了当代俄罗斯的社会问题和民族心理,既是当代俄罗斯戏剧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并继承了俄罗斯民族戏剧传统,即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契诃夫等人奠定的关注人生现实、注重人物心理的创作诉求。

李明滨和李毓臻主编的 《苏联当代文学概观》(1988)以体裁分类,对1950年以来的俄罗斯小说、诗歌、戏剧进行了点面结合式的叙述。该书史论结合,寓论于史,依次概述了反映改革现状的生产题材、揭露弊病的农业题材、批判现实探讨心灵的道德伦理题材、描写革命的历史题材、描写卫国战争的战争题材等剧作②李明滨、李毓臻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8—398页。。同时,该书还以文学、社会学等方法,对阿尔布卓夫与万比洛夫的文艺创作之路予以论述,对其代表作 《伊尔库茨克故事》和 《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进行艺术剖析和人物形象分析③李明滨、李毓臻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9—428页。。陈世雄的力作 《苏联当代戏剧研究》 (1989)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历史批评与美学批评相结合、新材料与新思想相融汇的原则和方法④陈世雄:《苏联当代戏剧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2—6页。,具体分析当代苏联戏剧界的六大问题,即 “苏联剧坛解冻”的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和不彻底性,20世纪70年代生产题材剧作的特征和理论问题,万比洛夫心理剧的人道主义主题和艺术创新,20世纪70年代中期戏剧创作的综合性趋势和 “新浪潮”戏剧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新剧作”的特征与价值,当代苏联戏剧中的理论与批评问题⑤陈世雄:《苏联当代戏剧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2—3页。。作者善于将剧作、剧作家和戏剧现象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中予以剖析,认为当代俄罗斯戏剧具有典型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曲折性,表现出批判与肯定互补、心理分析与社会分析互补、反映现实与描绘远景互补的辩证关系:当代苏联心理学派 (室内剧派)与表现学派 (室外剧派)的对立与论争,“不仅仅是所谓的 ‘两个传统’的互补,而且是两种不同的戏剧诗学、不同的描述方式、描述角度和描述语言的互补,涉及真实观、英雄观、善恶观、戏剧观等多方面的问题”⑥陈世雄:《苏联当代戏剧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5页。。黎浩智的 《苏联当代文学史》 (1990)以专节篇幅,对苏联解体前后出现的 “新浪潮”进行综论。他指出:以加林、科柯夫金、阿罗等 “40岁一代剧作家”为代表的新浪潮现象,是1960—1970年以万比洛夫、沙特罗夫、罗佐夫等为代表的戏剧文学创作的自然延续,但在主题的开掘 (如道德伦理、隔代鸿沟、社会思想)和艺术表现 (如主题结构、人物性格呈现复调结构,议论化、哲理化倾向明显,客观描述与隐藏主观并存)上新意迭出⑦黎浩智:《苏联当代文学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87—382页。。张捷的 《苏联文学的最后七年》(1994)以翔实的史料分析,涉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体现公开性原则和新思维精神的新剧作,尤其是沙特罗夫的历史政论剧⑧参阅张捷:《苏联文学的最后七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980—1990年前后,伴随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的公开化和合法化,后现代主义戏剧兴起,在主题思想上揭露社会黑暗、解构崇高神圣和官方主流意识,在艺术手法上采用戏仿、互文、游戏、镜像等先锋手段,在戏剧风格上呈现多元杂糅等总体趋向。作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开创者,维涅·叶罗菲耶夫 (Вене.Ерофеев)通过文学创作解构官方崇高理想,消解集权专制,戏谑苏联现实,带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作为成功建构自足文化现象的戏剧艺术作家,萨杜尔 (НинаСадур)通过经典文本的借用和语言风格的建构,来解构主流意识探讨形而上思想;而科里亚达(НиколайКоляда)则通过戏剧时空和舞台背景的社会边缘化设置,经由语言特色和叙事策略的对话性描写,成功塑造出人物类型和意象结构的底层异样化,由此实现着对时代的嘲讽和社会的解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创作方法、美学理念等因素契合着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美学理念,并通过文学创作沉淀下来,成为必不可少的创作养料和批评资源。在文学整体边缘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文学生态环境中,由于艺术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参差抵牾,彼时彼刻中国知识界对当代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戏剧所知寥寥,戏剧研究几付阙如。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领域涌现出一系列学术论文,其关注焦点和评述核心主要是当代 “新浪潮”戏剧,其代表大致有童道明的 《苏联当代戏剧流派初探》①童道明:《苏联当代戏剧流派初探》,《外国戏剧》1980年第3期。,陈宝辰的 《七十年代苏联的生产题材和伦理等道德题材创作》②陈宝辰:《七十年代苏联的生产题材和伦理等道德题材创作》,《外国戏剧》1984年第1期。和 《苏联剧作的 “新浪潮”》③陈宝辰:《苏联剧作的 “新浪潮”》,《外国文学》1984年第10期。,白嗣宏的 《今日苏联戏剧文学之一瞥》④白嗣宏:《今日苏联戏剧文学之一瞥》,《苏联文艺》1981年第1期。,等等。比较而言,同一时期当代俄罗斯诗歌研究成果共计35种/篇,散文研究成果共计11种/篇,小说研究成果共计72种/篇⑤参阅李万春:《苏联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索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7页。,戏剧研究成果少得几可忽略不计。尽管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中国日益式微,但仍然可以清晰感受到其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持续影响。在戏剧美学理念上,“观察历年的戏剧表演大戏,可以感到中戏在大胆地进行戏剧实验革命,同时又遵循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导美学体系”⑥刘烈雄:《当代中国戏剧创作脉络初理》,《上海戏剧》2004年第2期,第33页。。在导演教育背景上,20世纪50年代,“苏联曾派戏剧专家来中央戏剧学院举办 ‘表导讲习班’,对中国的戏剧进行俄罗斯学派的灌输。而且,中国戏剧艺术家例如刘诗嵘 (中央歌剧院前院长)、徐晓钟 (中央戏剧学院前院长)、陈顺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前院长)等都曾留学苏联,属于俄罗斯学派。人们从中不难感受俄罗斯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而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戏剧与其他欧美国家的戏剧来往密切,西方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渗透力也越来越大,而俄罗斯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力则随之削弱。但查明哲《死无葬身之地》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俄罗斯戏剧在中国戏剧领域里依旧散发的魅力”⑦刘烈雄:《当代中国戏剧创作脉络初理》,《上海戏剧》2004年第2期,第35页。。

总之,1960—1989年的俄罗斯戏剧创作包括现实主义戏剧、“新浪潮”戏剧、后现代主义戏剧等多种流派,呈现出相对多元化态势;俄罗斯戏剧导演则以 “六十年代导演”(режиссеры-шестидесятники)为代表,形成综合性和实验性的剧场艺术。受俄罗斯学界的深刻影响,中国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的主体立场较为模糊,集中关注现实主义风格戏剧,注重探讨戏剧中的道德心理问题,表现出明显的现实倾向与伦理关切。

二、1990—2019年:当代俄罗斯戏剧多元图谱的有限接纳

1990—2019年,当代俄罗斯戏剧发生剧烈新变,产生出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戏剧现象。新现实主义戏剧主要表现为 “女性戏剧”的先锋创作与 “视觉剧”的跨界杂糅。女性戏剧更多关注生与死、爱情与家庭、道德与伦理等私人主题,借鉴多元技巧和艺术手法,形成视角多变的叙述特色和多元杂糅的戏剧风格;视觉剧有幻觉剧、艺术家剧、实物剧与木偶剧、设备剧与漫游剧、视频与媒体剧以及露天公开剧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鲜明的跨界特性、先锋的实验倾向、杂糅的综合品性⑧См.:Годер,Дина.Художники,визионеры,циркачи:Очеркивизуальноготеатра.М.:НЛО,2012.。 “新戏剧”潮流主要出现在新俄罗斯戏剧界,以留比莫夫卡戏剧节为载体,以 “留比莫夫卡之子”为中心,以 “词句转换” (即 вербатим/verbatim)为手段,以真实美学观、强烈现实感、深切人道感和先锋艺术感,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定期记录,对各色人物制做了比较真实的各种模像,进而触摸到变动不居的时代脉搏。“新戏剧”改写着当代俄罗斯的戏剧谱系和戏剧理念,其生成发展、蔚为大观和多样化的话语实践,与20—21世纪之交俄罗斯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紧密相连。

20—21世纪之交,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在中国大不如前,随着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兴起而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和小众化,成为少数专业人士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精英文化活动。苏玲的博士论文 《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2001)应是20世纪90年代以降国内首部研究20世纪俄罗斯戏剧之作。该文细致剖析了契诃夫开创的 “生活细节剧”与 “人物心理剧”的表现与特点,系统考察了契诃夫戏剧传统 (静态性和心理性)在20世纪俄罗斯戏剧史上的演变过程及其深远影响。该文结构明晰,分四章考察了以契诃夫为代表的民族戏剧传统的确立、潜流、承继与延续。论文指出:其一,契诃夫在戏剧冲突的设置、整体结构的安排、人物心理的刻画以及艺术边线的手法等诸方面都实现了超越传统的革新,形成了以细腻描绘日常生活画面、展现人与环境的深刻冲突以及对人类未来乐观情怀为中心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美学传统。其二,这一传统的形成以 《海鸥》为标志,对20世纪40年代的俄罗斯荒诞剧、20世纪50年代的道德心理剧均产生深刻影响,并在万比洛夫的剧作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其三,契诃夫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以新的形势和特点,继续影响着当代俄罗斯戏剧①苏玲:《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外文系博士论文,童道明指导,2001年,第77页。。

李赋宁主编的 《欧洲文学史》 (2002)第三卷比较系统地介绍和评论包戈廷、考涅楚克、佐林、沃洛金、萨伦斯基、德沃列茨基等老一代剧作家的创作,重点论述以阿尔布卓夫、罗佐夫、万比洛夫、阿·加林、维·阿罗、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等人为代表的“新浪潮”戏剧②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第三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45—749页。,认为 “他们大都以普通人、平凡事物为写作对象,力求展示人物的个性化的内心世界,探讨生活的目标和道德价值”③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第三卷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42—743页。。任光宣主编的 《俄罗斯文学简史》(2006)对当代俄罗斯戏剧发展予以整体检视,并对万比洛夫和罗佐夫的戏剧创作从心理剧和道德剧角度进行分析④参阅任光宣主编:《俄罗斯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443页。。黎皓智的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 (2006)从文学思潮的角度,对以阿尔布卓夫、罗佐夫、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为代表的 “解冻”时期至 “改革”时期的俄罗斯戏剧予以述评⑤参阅黎皓智:《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在21世纪中国的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中,王丽丹和李瑞莲合著的 《当代俄罗斯戏剧文学研究》 (2016)值得特别一提。该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将 “当代”的时间节点界定为1991—2012年,即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戏剧。该书立足文本,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概述当代戏剧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基本情况 (即流派纷呈、体裁杂糅、主题多样、语言散文化、人物边缘化、传统戏剧元素丰富)⑥参阅王丽丹、李瑞莲:《当代俄罗斯戏剧文学研究:1991—2012》,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9页。。该作不仅详细介绍了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戏剧、感伤主义戏剧、后现代主义戏剧、纪实剧、实验戏剧、女性戏剧、农村戏剧等戏剧流派的代表作家剧作,而且细致考察了契诃夫戏剧传统、高尔基戏剧 “底层”主题和万比洛夫戏剧元素在当代戏剧文学中的传承、发展与变异⑦参阅王丽丹、李瑞莲:《当代俄罗斯戏剧文学研究:1991—2012》,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由此,该作通过评析后苏联时期俄罗斯戏剧文学流派与俄罗斯文学史的承继关系,考察当代剧作家对传统戏剧元素的继承创新和另类解读,比较全面考察和探讨了当代俄罗斯戏剧文学发展的整体趋势与基本特征,廓清了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俄罗斯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

作为当代戏剧艺术的重要构成,当代俄罗斯戏剧导演群体延续传统,人才辈出,风格多样,理念多元,其代表和中坚主要由“60年代导演”和 “70年代导演”构成。前者主要代表为阿·埃弗罗斯、奥·叶弗列莫夫、格·托夫斯托诺戈夫、尤·留比莫夫、彼·福缅科、马·扎哈罗夫等①См.:Богданова,Полина.Режиссеры—семидесятники:культураисудьбы.М.:НЛО,2014.,后者主要代表为卡·金卡斯、亨·雅诺夫斯卡娅、列·多金、阿·瓦西里耶夫、米·列维金、瓦·福金等②См.:Богданова,Полина.Режиссёры—шестидесятники.М.:НЛО,2010.。当代俄罗斯戏剧实践在文学层面主要体现出理念的形而下化、范式的内向化、人物的弱小化、空间的狭隘化等倾向;在演剧层面主要体现出舞台的试验性、导演的核心性、表演的先锋性、冲突的静态性等特点。当代俄罗斯戏剧理论和剧场实践形成批判舍弃与肯定承继互补、心理分析与社会分析融合、反映现实与描绘远景同在、文学性与演剧性兼有的多层次的戏剧图景。与国内侧重关注戏剧文学的诸多成果不同,陈世雄的力作三卷本 《现代欧美戏剧史》 (2010)既注重当代俄罗斯戏剧思潮与流派,也关注剧作审美与创作研究,更探究戏剧理论与剧场艺术,显示出强烈的综合性诉求。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总体框架之下,该作下卷集中分析阿尔布卓夫、罗佐夫、沃洛金的心理剧,万比洛夫的社会心理戏剧,德沃列茨基和盖利曼等人的生产题材剧作,20世纪80年代的“新浪潮”剧作,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女性戏剧,以及沙特罗夫的历史纪实剧③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991—1018页。,认为这些戏剧创作使当代俄罗斯剧坛呈现出 “一派相对繁荣的景象”,“不仅在欧亚社会主义诸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在西方世界受到欢迎”④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919页。,“留下了不朽的一页,光辉灿烂的不朽的一页”⑤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6页。。与此同时,该作还系统关注埃弗罗斯、叶弗列莫夫、托夫斯托诺戈夫、留比莫夫 “战后苏联的四大导演”,探讨其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下各自不同的戏剧理念与导演艺术,指出当代俄罗斯剧场艺术既发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又借鉴梅耶荷德的假定性戏剧遗产,将表演过程的真实体验与多样化的演剧形式结合,导演的主要成就在于 “将前辈大师们的不同方法加以继承、综合运用。”⑥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7页。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降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专业论文约四十余篇,多刊发于 《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戏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戏剧文学》等期刊,以戏剧文学阐释、戏剧思潮流派和戏剧现象分析居多,辅以话剧导演艺术和话剧演出剧评。其中,王丽丹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降俄罗斯戏剧文学的研究⑦参阅王丽丹:《伊·维雷帕耶夫剧作的非理性成分》,《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5期;《当代俄罗斯纪实戏剧: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解读》,《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3期;《当代俄罗斯戏剧流派的演变》,《俄罗斯文艺》2014年第2期;《当代俄罗斯戏剧作品中的契诃夫成分——以尼·科利亚达剧本为例》,《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谈斯·洛博焦罗夫及其农村家庭悲喜剧》,《东北亚外语研究》2013年第1期;《加林剧作中的女性意识探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2期;《尼·科利亚达的戏剧世界》,《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戏剧作品概观》,《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1期;《寻找自我与无望的逃离——格里什科维茨的对话剧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等等。,王树福关于 “解冻思潮”以降俄罗斯戏剧思潮的研究⑧参阅拙文 《当代俄罗斯新现实主义的兴起》,《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3期;《当代俄罗斯戏剧出版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词句转换”:一种先锋戏剧理念的兴起》,《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名与实:当今俄罗斯 “新戏剧”考辨》,《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Verbatim、剧院.doc与纪实剧——当代俄罗斯戏剧的纪实倾向》,《文学研究》2018年第1辑;《从社会历史到日常生活:当代俄罗斯戏剧的时代特征》,《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第2期;《当代俄罗斯戏剧的构成态势与研究策略》,《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3期;《万比洛夫在中国的舞台阐释》,《俄罗斯文艺》2016年第3期;《时间、方法与话语:俄罗斯戏剧 “当代”概念考》,《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万比洛夫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山东外语教学》2017年第1期;《从 “万比洛夫派”到 “新新浪潮”:当代俄罗斯戏剧源流与发展考》,《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留比莫夫卡之子”与当代俄罗斯 “新新浪潮”戏剧》,《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留比莫夫卡戏剧节:当代俄罗斯戏剧的实验场与发源地》,《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中国的舞台阐释》,《俄罗斯文艺》2019年第3期;等等。,唐可欣关于后苏联契诃夫戏剧传统的研究①参阅唐可欣:《俄罗斯当代戏仿文艺与大众心理》,《西伯利亚研究》2018年第4期;《当代俄罗斯 “戏仿契诃夫”戏剧概观》,《山西师大学报》2018年第4期;《从 〈俄罗斯果酱〉看当代俄罗斯 “戏仿”戏剧中的宗教元素》,《凯里学院》2018年第1期;《俄罗斯当代 “后契诃夫”戏剧的语言特色》,《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当代俄罗斯剧院中的契诃夫戏剧先锋导演艺术》,《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4期;《作为符号的 “契诃夫”及其在当代俄罗斯剧院中的表现形式》,《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等等。,刘溪关于当代俄罗斯 “新戏剧”的研究②参阅刘溪:《当代俄罗斯引录剧的文本特征》,《四川戏剧》2018年第11期;《独角剧 〈我是如何吃狗的〉中的认同危机与身份建构》,《俄罗斯文艺》2018年第3期;《当代俄罗斯维尔巴基姆先锋纪实剧考析》,《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当代俄罗斯 “新戏剧”概貌》,《戏剧文学》2015年第10期;《落寞与复兴——后苏联俄罗斯剧坛再回首》,《戏剧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等等。,各有特色与胜场,值得特别关注。

宏观而言,对20—21世纪之交当代俄罗斯戏剧的多样态势与多元图谱,中国学界予以积极关照、有限接纳与初步认知,主要集中分析戏剧文学但剧场艺术薄弱,部分探讨戏剧思潮但戏剧理论滞后,积极关注 “新戏剧”主潮但客观评价不足。其中既有误读遮蔽,又有主观彰显;既有文化过滤,又有阐释变异。虽然总体研究成果并不丰厚,但主体意识逐渐凸显。

三、从中心到边缘: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在中国的特点与启示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戏剧艺术现象和民族性的文化精神实践,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中国得到别样的认知接受与独特的学理阐释,总体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特征、伦理关切、边缘倾向以及失衡态势。其一,在阶段划分上,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在中国大致经历了1960—1989年、1990—2019年两个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阶段,总体呈现出从相对繁盛到边缘弱化的宏观态势。其二,在接受期待上,它表现出以当代经典现实主义剧作为绝对核心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其中万比洛夫、阿尔布卓夫、罗佐夫等现实主义心理剧作家是解读阐释的中心,探讨人性、反映人生、展现伦理的心理道德剧是认知阐释的焦点。其三,在关注领域上,中国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主要局限于文学审美层面,对戏剧理论和舞台艺术的研究明显不足③在 “六十年代导演”和 “七十年代导演”的理论探讨和舞台实践中,当代俄罗斯戏剧理论和舞台艺术突破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话剧美学和话语体系的僵硬模式,将真实再现、体验表现、陌生化戏剧等不同学说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新学说、学流派、新主张、新理论、新观点。诸如卡玛·金卡斯的戏剧安全间离说,亨利埃塔·雅诺夫斯卡娅的话剧融汇多元说,列夫·多金的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戏剧乌托邦说,阿纳托利·瓦西里耶夫的过去与未来的转换逻辑说,瓦列里·福金的梅耶荷德思想与神秘主义戏剧的融合说,米哈伊尔·列维金的奥贝里乌主义与荒诞戏剧诗学说。对此中国学界研究非常薄弱,几付阙如,仅有陈世雄的《现代欧美戏剧史》下卷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唐可欣的 《当代俄罗斯剧院中的契诃夫戏剧先锋导演艺术》(《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4期)和王仁果的 《俄罗斯导演列夫·多金与圣彼得堡小剧院》(《戏剧之家》2017年第20期)等数篇论文部分提及。此外,部分译文关注 “七十年代导演”代表列夫·多金的戏剧理论与舞台理念,比如谢弗索娃的 《多金和彼得堡小剧院——演出是怎样炼成的》(黄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版)、谢弗索娃的 《列夫·多金访谈录》(赵晗译,《戏剧》2013年第3期)、多金的 《多金——与世界的对话》(童宁译,《戏剧》2010年第1期)等。,呈现出戏剧文学性和演剧性的严重失衡。其四,在思想诉求上,它显露出从自我意识缺失到主体思想凸显的转型历程,其中,对当代俄罗斯戏剧从普适性价值学习降格为地域性思想借鉴。

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中国的认知阐释,在阶段划分、接受期待、关注领域和思想诉求等方面的特色,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历史更迭、文化特点以及民族个性密切相关,隐含着官方政治美学与大众消费美学、主流思想意识与多元思想意识等不同思想理念的融合与嬗变,更凸显着官方意识形态、大众自我意识、外来文化因素以及传统文化特点等不同权力关系的融汇与博弈。与当代欧美戏剧的积极接受形成对照,当代俄罗斯戏剧不再是当代中国戏剧发展的唯一参照系和文化资源,而降格成为一种民族性的艺术实践与文化现象,一种地域性的认知对象和学习方式。当代俄罗斯戏剧在中国的思想祛魅、文化降阶和意识脱敏,关联着专业人才教育背景的转变、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实践、国际艺术交流合作的频繁等多方因素。从中俄戏剧交流图谱来看,当代俄罗斯戏剧虽然在汉译出版和舞台阐释上呈急剧下降和日渐萎缩的趋势,但对其认知接受和学理阐释更趋客观化、理性化、专业化和深度化。

宏观而言,当代俄罗斯戏剧的演进嬗变与兴衰转型,不仅由戏剧理念、戏剧文本、舞台表演、导演技巧等戏剧因素决定,也受制于 “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明星制的崛起,政治家的染指,新技术的勃兴,社会需求的变更等”①参阅陈平原:《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7页。。因此,既要关注当代俄罗斯戏剧的文字美感和主题思想,分析其声韵表演和剧场艺术;也要将戏剧从书斋案头解放出来,关注文学与演剧的复杂纠葛;更要打破戏剧的封闭空间,关涉历史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精神、传播方式、宗教意识等时代话语,甚至添加政治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视野。如此一来,当代俄罗斯戏剧研究应将微观诗学分析、戏剧理论研究、舞台剧场考察与宏观历史把握结合起来,在文本细读中把握文学的审美特质和艺术特征,在审美观照中阐释作家的艺术创作和思想呈现,在舞台演剧中呈现戏剧的导演理念和剧场特色,进而从文本之内的形式分析走向文本之外的思想探讨,从剧作文本的舞台阐释走向导演理念的话语建构,形成文本承继与作家嬗变、导演理念与演剧变异、传统变迁与时代更迭彼此融合的历史脉络②参阅拙文 《当代俄罗斯戏剧的构成态势与研究策略》,《俄罗斯文艺》2017年第3期,第6—16页。。

猜你喜欢
苏联戏剧俄罗斯
有趣的戏剧课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戏剧类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