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馆
传统文化属于多种活动开展的基础,舞蹈活动是其中的代表类型。因为我国民风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舞蹈文化并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也存在差异。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层面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此时对于精神需求的重视度越发突出,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持与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这为文化馆改进文化推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环境基础。对此,探讨文化馆如何做好群众舞蹈普及推广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因为群众舞蹈活动所面对的受众广泛,对于参与者基本不存在任何要求,所以大多数的参与者都存在误导基础薄弱的特征。但是因为群众舞蹈和专业舞蹈之间的差异,专业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此时群众舞蹈更多属于非专业性的舞蹈表演,它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小细节完成舞蹈的编排,所以在艺术形式以及韵味方面具备明显的特殊性,在群众参与期间可以让群众更好地感受舞蹈的艺术美,并积极参与到舞蹈练习当中,从而强化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通过对文化馆的工作现状调查,大多数的社区都是以广场舞或交谊舞的舞蹈形式为主,参与这一些舞蹈活动的人群普遍属于中老年人与少部分的年轻人,群众可以借助舞蹈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另外,群众舞蹈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不会因为社区的管理规定而被影响,甚至部分群体舞蹈还可以融入特色化的文化,其主要在于服装搭配、舞蹈动作、舞蹈工具等方面。但是,从现状来看,大众舞蹈仍然需要文化馆的相关负责人推广,并引导群众参与到舞蹈活动中,从而不断地发展社区的群众舞蹈。
在文化馆开展群众舞蹈普及与推广活动之前,应当确保对于生活的观察,确保服务人员可以更好地发现群众对于舞蹈的认知,并明确公园、广场等场所中人们的舞蹈现状,如太极拳、广场舞以及秧歌等,因为这一些活动本身属于自发性的,在借助音乐的基础上可以整齐地舞蹈,其不需要专业化的背景舞台,也不会因为场地而遭受约束,不存在考核,所以人们可以自有参与。在当代社会环境之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此时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尤其是退休后的中老年人群,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此时对于自身的精神生活重视度不断提高,对于心情愉悦以及健康生活的关注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这一现状,文化馆方面应当发挥自身的职能以及社会的职能,主动地融入人群中,在群众内部开展舞蹈教学,并做好相关舞蹈文化的普及宣传,促使群众舞蹈文化得到显著发展,发挥舞蹈宣传价值。
首先,宣传人员应当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以确保群众舞蹈创作与编排水平为基础,增强舞蹈的感染力。在平常生活与工作期间应当提高职业本身的敏感性,提高对身边现象、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在走进生活的同时更好地深入群众,掌握本土文化以及相关风俗,并在当代生活中融入流行文化元素,强化舞蹈动作的编排。文化馆虽然不具备专业的艺术水平,但是仍然需要尊重艺术,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融入群众,秉持正确的文化审美与宣传态度。其次,需要以群众作为切入点,持续提升舞蹈创作相关水平。群众的舞蹈形式创作并无固定标准,其不仅需要突出个性化,同时还需要突出共性,在吸取不同舞蹈类型特征、精华的同时,还需要从中更好地提炼群众舞蹈的相关魅力。对此,文化馆的相关工作者需要以创作作为主要思路,并以群众作为基础,做好舞蹈普及与推广工作,可以借助队形、音乐、道具以及服装等多种辅助性措施,强化舞蹈效果,从而提升艺术表现力,提高文化馆综合文化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各个城市地区都拥有相应的特色文化娱乐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宣传作用,借助文化馆这一平台做好群众舞蹈的普及推广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一背景环境之下,群众舞蹈的年龄结构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此时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显得越发突出,这也为文化馆的舞蹈宣传推广工作提供了可靠支持。在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群众,将更多好的舞蹈提供给群众,从而发展舞蹈团队,提升舞蹈的艺术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