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科技馆
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科幻画是青少年儿童对于科学幻想最直观的表达形式。青少年儿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对于科学、未来、环境等的个人主观幻想,是个人审美主观能动性、个人经验、绘画能力、感知能力、自我意识、个人知识储备的集中外化呈现。科幻画是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展现了现今青少年科普教育呈现的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儿童在科学知识储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逻辑思维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对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正向激励的作用。
从绘画的角度来看,科幻画和其他依据绘画材料来划分的画种类别,如油画、国画、版画、雕塑、陶瓷等不一样,科幻画属于题材上的一个划分,是单独存在于儿童绘画的小范围的艺术绘画形式。科幻画和其他儿童绘画相比,更侧重的是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激发其创新意识和科学兴趣。儿童绘画则是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眼光出发,二者在目的上是有区别的。但是,科幻画作为儿童绘画的一部分,也同样具备儿童画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由于现今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举办,随着参与人次的逐年上升,科幻画作品的数量激增。对于科幻画的评价标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由于科幻画最终的呈现,自始至终离不开绘画的视觉范畴,所以一些儿童绘画比赛的基本评判标准在科幻画上是可以适用的,色彩丰富、构图新颖、细节丰富、线条流畅等。整体上来说,科幻画作品除了在科幻的题材选择方面有所区别,在表现呈现效果方面和一般性儿童画所呈现的平面装饰意味相同。所以,从绘画的角度上来分析科幻画的审美因素是可行的。
从科幻画的创作来说:在主题的选择上,科幻画创作者将自己的知识储备、科学常识和个人对外在世界环境的认知、反思、想象、情感相结合。这种选择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对某些特定场合、特定事物的刺激下所产生出的有关于科学的幻想冲动,以这个灵感为原点继续深挖提炼出创作主题并进行创作。在形象的选择上,由于受创作主体认知水平和自身的审美直觉的影响,最终的呈现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这种形象是将多种体现创作者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生活环境等多种元素的再创造。在材料的选择上,主要是以架上绘画特别是以纸质为载体的绘画为主,电脑板绘、装置、雕塑、油画、版画等作品由于这个阶段的教育、视野、认知、年龄局限,占比较少。在画面语言上,画面构图、颜色、线条等方面受个人主观认知、绘画技巧和画面控制力的影响,呈现出符合创作者个人审美取向的特点。总体以平面化、装饰化居多,但是这种画面语言的呈现也和当今科幻画的主流审美、辅导教师的个人审美取向相关。科幻画正是由于这种既带有幻想而又不完全脱离科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的特质,使得科幻画既具备儿童绘画的特点又呈现出区别于一般儿童绘画的审美价值。
科幻画作为绘画作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探讨科幻画的绘画性审美因素,主要从现实美、科学美、艺术美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科幻画的创作来看,科幻画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表达。在审美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经创作者在客观事物中选取出的题材和形象并进行创作,其作品的全部内容可以说都是科幻画对现实美的有效表达。在从观看者的角度来说,从画面中读取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所形成的综合感受,也是科幻画的现实审美价值体现。第二,科幻画蕴含的科学规律是科幻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根本原因。科学美,即反映自然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内在,是展现内容的美。科学美以其独特的新奇性、精确性、实验性、逻辑性、层次性、相对性,从而区别于其他的美的形式。科幻画的审美因素就包含了科学美。科学幻想是科幻画的内核,这种幻想既展现出一定的科学道理和科学规律,又是对现实美的提炼和再创造。这样的创造使得科幻画展现出强烈的新奇美,令科幻画迸发出独到的魅力与活力。第三,从艺术美的角度上来分析科幻画创作,科幻画展现了创作者将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转化成绘画作品的过程。科幻画艺术美的分析主要从绘画内容和绘画形式两个方面来展开。
绘画内容主要包含题材、主题、幻想。科幻画是既定题材的绘画创作,这要求画面内容上既要有科学性的体现,又要有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在一定的题材限制下,创作者通过有意识地将环境、生产生活等社会感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内容、科学常识,进行题材选择。这种对于题材的审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根据科技进步和当下面临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延伸拓展,例如,近年来环保题材、AI机器人等题材的作品相较之前,作品数量上有所增加,反映出科幻画审美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特征。
科幻画的主题选择更多地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思考和主观审美。题材和主题二者关系是相互转换、相互制约的。艺术史上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个人审美意象、审美方式的集中体现。在青少年儿童阶段,或许还未形成完整的艺术认知,但是从接触视觉图像开始,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审美取向。所以当今科幻画才能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艺术风貌。
幻想作为科幻画的内核,赋予了科幻画千变万化的艺术个性。创作者在某些客观事物刺激下产生幻想冲动,这种冲动的根源是受创作者的主观审美经验、心理特征、认知角度等多种方面影响的。这种幻想使得作品的图像和主题在精神上相统一,让创作情感贯穿于画面的各个方面,使得每幅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如果说绘画内容是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思考的精神呈现,那么绘画形式是就是艺术内容的最终视觉呈现。绘画形式往往包含构图、色彩、技法等因素。
把绘画比喻成建造房屋,构图就是地基,建造房屋最基础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步。所以从构图的角度来分析科幻画,好的构图能让作品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构图,展现的是创作者对于画面元素的安排和把控能力。青少年儿童绘画特别是科幻画,由于年龄阶段的影响,画面更加倾向于叙述性的故事表达,所以在构图上对于这些叙述性元素的取舍往往是判断一幅好的科幻画作品的重要一环。在科幻画中,合理的构图也能更加突出绘画主题和创作意图。从观者的角度来讲,不同的构图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色彩可以充分展现绘画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个性。通常来说,在不同的审美经验影响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习惯性用色,这种习惯性用色能让画面呈现更明显的个人色彩。在青少年儿童阶段这种特点会展现得更加明显。例如,一些孩子喜欢强烈的对比色,另一些孩子更偏向于同类色,同时,不同的色彩带给观者的视觉情绪也是不同的。红色能给人带来热烈和活力的感受;蓝色能给人一种平静冷静的感觉;紫色则有神秘、优雅的感觉等。在科幻画中,如何用色彩来塑造科幻形象也是创作者重点思考的内容。受到一些文字、影像的影响,在塑造形象上也会采用更多的金属色、灰色、蓝色、紫色等来加深作品的科幻意味。另外,在客观方面受主流审美影响,色彩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印象派时期等。色彩作为艺术形式的重要视觉呈现,能够加深主题和情绪表达,提升画面的艺术张力。
技法是运用工具与材料以获得表现性效果的方法或技术。科幻画的绘画技法大多为平面化装饰性绘画技法。首先,由于平面化装饰性语言所呈现的强烈视觉效果,使得主流科幻画审美趋势多倾向于平面装饰性绘画。其次,平面化装饰性表达手法在实施上相较其他手法,例如,写实、抽象来说要更加容易达成。由于科幻画的主体形象往往是一种或几种的客观事物的组合再造,在技法上也的确存在难度,所以较少考虑绘画主体的结构、光影的平面化技法,能更加容易达到绘制要求。当然这一点也是受到年龄和绘画能力的限制。最后,在材料的选择上也较大地限制了绘画技法的选择。不同材料呈现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例如,油画给人以厚重立体感强的感受,水彩会更让人觉得通透细腻。总体来说,合理运用技法能够使得画面的视觉形象更为完整,更加符合当下的主流科幻画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