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达·芬奇的人格魅力

2020-07-12 07:12:34
河北画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蒙娜丽莎芬奇微笑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一、以爱为源泉,彰显母爱的光辉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当作者看到蒙娜丽莎微微心动的那一刻,他也心动了,究其因是在那个特定时刻,蒙娜丽莎的原型换醒了画家对母亲微笑的追忆。亲生母亲凯特琳娜在达·芬奇出生后不久就被迫离开了,并嫁与他人。但在达·芬奇的儿童成长期,肯定不止一次地见过同处一村的母亲,面对还是不懂事的孩子,母亲又无法挑明真相,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微笑,而这微笑又不仅是表达善意和慈爱,还多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隐喻,这种充满神秘和慈爱的微笑深深地铭刻在达·芬奇的童年记忆中,后来年过半百的达·芬奇在佛罗伦萨遇到丽莎·吉奥孔达时,深埋在心中的记忆立刻被激活了,所以画家将记忆中的微笑形诸画笔,并结合到丽莎·吉奥孔达的形象上,面带微笑的《蒙娜丽莎》便诞生了。所以说任何画家的画作,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与观者产生共鸣。随着年龄的增长,“蒙娜丽莎”这位少妇唤醒了他对母亲那充满情欲的微笑的回忆。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鉴于达·芬奇的许多作品都以女性谜一般的微笑为特征,因此,可以断定,正是达·芬奇的母亲过早地激起了他的性欲冲动,正是这种性欲冲动激起了达·芬奇巨大的创作热情,使他不能满足的本能欲望,通过艺术途径,获得了象征性的满足。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注重人性,以前的绘画题材全都是冰冷的、高高在上的圣母和圣子,但她,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通女子。这也顺应了当时的观点。早在1574年,瓦萨里就留意到《蒙娜丽莎》呈现出的微笑非同寻常,他说:“在达·芬奇的这幅作品中,有一种令人心碎的微笑,那样的超逸,那样的圣洁,此微笑难以捉摸、不可思议,生活中没有比此更具活力的微笑了。”瓦萨里所说的“难以捉摸”的笑容,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引起了许多猜测,因而派生了形形色色的解读。五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难以捉摸的微笑扑朔迷离,若隐若现。犹如梦幻一样飘忽不定,原因在于我们的一种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是美国最知名的学府哈佛大学的神经学专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教授提出的。她说如果把视觉集中在画面人物的脸上,你会发现她的笑容消失了。观赏者只有把视线转移到这幅肖像画的其他部分时,才会感觉蒙娜丽莎在微笑,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处理视觉信息的方式导致的视觉效果。

正是这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温暖的母爱源泉,使达·芬奇的作品充斥着棉柔的、耐人寻味的、打动人心的温暖感,充满着坚定的、明确的力量感。这就是母爱的光辉在艺术作品中的魅力所在,而达·芬奇将它渲染到了极致。

二、独立自主,果敢坚毅的个性魅力

达·芬奇的成长过程中,其父亲曾经想让儿子从事其他的职业,但最使达·芬奇感兴趣的还是绘画,他请求父亲让他跟从画家学艺,但遭到反对,在那时候,画家是受人蔑视并且是下等的人,塞尔·皮埃罗希望儿子像他一样成为一名律师。但在达·芬奇的强烈要求下,父亲没有办法,把他送到了艺术家安德烈·德尔·维罗基奥的工作室,希望他后半生能以绘画安身立命。当时的工作室要接受客户的艺术品或工艺品订单,学生就是学艺的学徒,既要练习基本功又要参与工艺产品的制作,这种方式对学徒的锻炼是很有好处的。维罗基奥很快就看出达·芬奇的才华,并让他参与一些重要的订单的创作。客户的订单有绘画、雕塑、工艺品、建筑构件、墓碑,有时还有生活用具,包括服装、首饰,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达·芬奇成为各个领域都有了解并深入研究的人。

这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独立自主,并果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和爱好不懈努力的人格魅力尤其值得我们赞颂。

三、勤奋善思,保持积极探寻未知领域的热情

《蒙娜丽莎》这幅画比较模糊,轮廓画得不那么明确,仿佛消失在阴影中,那么枯燥、生硬的印象就能够避免,这就是达·芬奇创造的著名画法——“薄雾法”。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总是给我们想象的余地。在背景中的梦境般的风景中,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明显:左边的地平线似乎比右边的地平线低得多。于是,精通透视的达·芬奇创造了一种不一般的透视背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集中看人物五官的位置,似乎也在变动之中让我们180°地围绕画面观看。

达·芬奇是数学家、透视学家和解剖学家。他编著了第一部从数学法则对透视画法则加以说明的专著《论绘画中的透视》,并提出了空气透视。为了解人体结构,一个人独自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他对人体解剖几乎涉及了人体的所有系统,从肌肉系统开始,逐一地揭示了骨骼、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等系统的生殖构造,并研究了各个系统的相应器官。他的解剖水平超过了当时的任何一位外科医生。他对视觉器官的研究非常深入,发现了视神经。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心脏、血液,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将血液的流动和心脏的跳动联系在一起研究,也没有能够明白动脉和静脉的不同功能,在他去世后整整一百年,血液循环的理论才由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

达·芬奇生前已经大名鼎鼎,1550年在他去世后的第36个年头,由瓦萨里撰写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学家传》得以公开出版,其后的数百年里,人们都把这种本书当作了解和研究达·芬奇的第一手资料。他一生忠于各项的研究以及其后来的著作供人们了解。然而过了四百年以后,人们才发现了他的手稿,有些领域人类都还没有研究到,如果在他去世的时候,就被人类所发现的话,说不定整个人类文明会提前一百年。

四、融会贯通,面对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

达·芬奇是物理学家、地理学家和发明家,他提出了“物体对空气施加的压力就像对身体施加的压力一样”,这一定律比牛顿第三定律几乎整整早了两百年。他观察到折射现象及大气折射现象等。绘制了《月球地貌图》《托斯卡纳和齐亚那谷地的地图》等。他刚到法国时,法国国王就让他制作一些惊奇的东西,他制作了一头狮子,可以走到大厅,并从胸部拿出一束鲜花。此外,制作了提升重物的装置,并用木头制作了自行车,发明了游泳圈等。

达·芬奇还是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和哲学家。他亲自制定和设计过那个时代最先进的城市规划方案,并亲自绘制了图纸,设计了地下排水系统,分开车马道和人行道,底层架空建筑物,立体交通设施。

无论在哪个行业,遇到什么问题,达·芬奇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迎难而上并取得出色的成绩,这是一个艺术家、科学家独有的勇气和魅力。

五、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达·芬奇提出把从比萨到佛罗伦萨的阿尔洛河改造成为一条可通航的运河计划,并亲自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的运河灌溉工程。打算升高圣约翰教堂,在教堂下加筑台阶,丝毫不损坏原建筑等。为圣玛丽亚大教堂的圆顶铸造并安装大铜球,使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也有人说他是一位音乐家,如果把《最后的晚餐》的长桌看成五线谱的话,面包和酒杯看作音符,就可以奏出一曲长达一分钟哀伤的乐曲。他还提出了许多古代寓言和中世纪哲学。

达·芬奇把他所有的设计全纪录在一本笔记本上,等到他去世之后,留给了他的学生梅尔茨,笔记和手稿多达13000余幅,可以说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庞大的一部文学与绘画的集锦,梅尔茨去世后,他的儿子对手稿一无所知,就随意送人,或以低价卖给收藏者。1994年,比尔·盖茨用3000万美元买了64页手稿,现存留下一部分,陈列在了欧洲几国的图书馆里面。这些手稿在他写了400年以后才被人们所发现,里面有许多设计在400年以后都还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到。可以这样说,如果达·芬奇的手稿在去世时就被人们发现的话,整个人类文明会提前100年。在这本小笔记本里所有的文字都是反着写的,只有对着镜子时,我们才能顺利阅读,这是达·芬奇自创的“镜像书写法”,这是为了防止有人窥破他的记录与研究,进而剽窃他的成果吗?其实他是一位左撇子,他可能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左撇子。

六、无我忘我的高尚品格

1992年,一位名叫丽莲·弗·斯瓦兹的美籍博士运用计算机技术,发现了《蒙娜丽莎》的又一重大玄机,他把蒙娜丽莎的头像和达·芬奇的自画像一起输进电脑进行对比,两幅画人物象形的图形构成元素惊人相似,于是她从两幅画中的人物象形中,各取一半加以拼接,得到一幅完整的图画。他的结论是:《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本人,或者就是说女士版的自画像。其实我认为也不能这样下结论,其实当时达·芬奇画蒙娜丽莎时,模特不可能一直坐在那里,当模特不在的时候,达·芬奇很自然地摸着自己的头骨和肌肉进行绘画创作,因为他自己也对人体有很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也是一位解剖学家,长时间解剖尸体,研究的是死人的肌肉,也有人说蒙娜丽莎的笑容是皮笑肉不笑的。这幅画不是仅画了四年,而是画了十年之久,达·芬奇那时都是随身携带,想画的时候就画一下,自然也画成了自己的样子。

1519年5月2日,一个令人绝望的日子来临了。当最后的召唤来到时,他已经准备好去休息,他在逝世前写道:“一个充分利用一生的人将安息。”5月2日,达芬奇逝世,享年67岁。

猜你喜欢
蒙娜丽莎芬奇微笑
可爱的蒙娜丽莎
小主人报(2022年17期)2022-10-17 05:11:20
达·芬奇和《蒙娜丽莎》
幼儿100(2021年26期)2021-09-09 01:44:28
达·芬奇 下
若想念,微笑吧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5:58
蒙娜丽莎说
达·芬奇睡眠法
种微笑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
拜访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