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厝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探索

2020-07-12 10:28:19郭志弘
河北画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厝开源福州

郭志弘

福州市图书馆

以FOLIO为代表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正在上海图书馆进行测试和设计,联系我在少儿图书馆时的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思考如何应用该新技术进行数据库建设和应用,对福州古厝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进行探索。

一、什么是FOLIO

FOLIO(The Future of Library Is Open)是一个开源的图书馆服务平台项目,于2016年兴起,是一个新型开放获取的学术交流合作项目。2019年1月25日,由全球最早推出全文数据库在线检索系统的EBSCO推出的开源图书馆服务平台项目FOLIO(The Future of Library Is Open)发布了第一个Beta版Aster,由于该系统在用户的互操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进而立刻吸引了全世界图书馆人的目光。

FOLIO的特点是以资源为中心、以提供服务作为目的、重视标准化建设、追求成本效益,根植于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把异构的海量数据、用户画像数据在图书馆创新服务中进行挖掘应用,也有在新服务环境下的用户需求驱动,如用户愈加强调的社交化、互动化、场景化等。

二、福州古厝的魅力

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保存下了众多的古厝。这些厝很有魅力,因为福州的古建筑“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福州古厝在布局、空间处理、造型、装饰、构件、彩绘、堆塑等方面都别有特色。福州古厝包括坊巷村寨、祠堂碑亭、名人故居、寺院宫观、桥梁驿路等,蕴涵丰富的人文信息,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

曾意丹先生的《福州古厝》深刻描述了福州自然风貌、地理特点和文化底蕴,如数家珍地为读者介绍了福州知名的历史人物和古建筑,深刻揭示福州本地古建筑的丰富文化内涵。

三、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现状

各个图书馆以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为特色藏馆,体现本馆特色资源,一般会以一个能代表地方特色的资源进行建设,如“福州古厝”,就是以福州为地方特定的环境范围,会主动参与这项目的图书馆比较局限。

当前,图书馆若建设一个地方特色数据库,步骤如下:首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开展信息采集、转换、整理、输入等;第二,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第三,对数据进行多媒体制作,建立相应的目录和索引(建库),设计展示界面(UI)。

这类数据库的特点是一项目一数据库,数据库间联系较松散,不方便重复利用,数据库中的最根本的元素(数据元)也因此分散在各个数据库中。因此,许多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查询平台,把这些数据库查询出来,这制约了数据库的应用。

四、利用FOLIO技术重塑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和应用

FOLIO技术对数据库建设具有优势,其优势主要在于开源社区的理念、Codex的模型和微服务架构。

(一)开源社区的理念扩展了地方数据库建设的空间

FOLIO于2016年兴起,为图书馆、服务供应商以及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共同维护和使用的环境,是一个“社交化、互动化、场景化”服务平台(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可以免费使用和发布的开源(代码)平台,是通过开源项目合作交流的平台。它在支持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让图书馆、服务供应商和开发技术人员和相关行业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共同开发的方式实现图书馆平台的服务。这个特性,为地方特色数据建设提供了一个众多图书馆、服务供应商和开发人员参与的机会,打破了以往建设参与者少的瓶颈,也为地方数据库应用提升了技术支撑能力。

在国内古建筑具有共性,例如,福州古建筑主座的建筑和我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特征一样,在纵向的中轴线上,布置厅堂(殿堂)等主要建筑,两旁对称地布置房舍庭院。在以往的数据库建设中,我们要主动查找这类资源信息,在FOLIO社区体系中,则可以通过开源社区的方式,让更多的有兴趣的人、机构参与,提供资源,达到共建的目的。正是因为大家对社区的贡献,这类信息也将十分丰富,提取素材也十分方便,“福州古厝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就能得到充分实现。

(二)Codex的模型为地方数据库的元数据提供了规范标准

FOLIO服务平台通过以Codex为核心的元数据管理模式解决了以前图书馆系统遗留的问题,如何将MARC留在过去,支持新的元数据标准规范,同时,还要处理新的平台化生态带来的数据互操作问题。各种业务被分割成块,平台上分布式地部署着不同功能、不同供应商开发、基于不同技术框架的APP,仍然要保证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在其中畅通无阻,达到语义上的一致性。

Codex由一个抽象数据模型和一套最小核心元数据元素集组成。抽象数据模型定义了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基本数据对象,而最小核心元数据元素集不描述资源的详细信息,只起到揭示与定位的作用。当前,工作台用户界面需要调取资源的详细信息时,只需通过Codex的定位,通过业务域提供的数据接口来获取详细信息。以福州古厝中的三坊七巷中文儒坊的尤恒盛宅为例,该古厝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就已经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我们研究其中的“门窗隔扇”,这个Codex由该门窗隔扇的具体信息组成的抽象数据模型,并有“透雕、瓶花图案、寓意住居平安、木雕等”,它有着很核心的元数据。该Codex记录,目的是提供一个统一和抽象的视图,对所有域开放。这并不是说Codex包含了资源的所有元数据,而是通过Codex记录与各种业务记录相链接,再通过业务记录链接到正式记录,从而形成一条从抽象数据到业务数据的最细粒度描述性元数据的链接路径。

通过这样的规范,全国各地古建筑的数据库建设中元数据可以被不同的地方古厝所应用,并且不同的地方古厝信息也不断地丰富了FOLIO服务平台上的该资源信息。

福州古厝与其他古建筑的共同点和特点十分鲜明:福州民居最具特色的是曲线形的风火山墙。风火山墙在江南建筑中,以徽州建筑90°角直线构成的阶梯形山墙为主流形式,这种形式在福州却极其少见,仅见于闽侯县大湖乡的郎官庙和仓山区的安澜会馆。而曲线形的风火山墙,却是福州民居建筑独一无二的选择。采用FOLIO服务平台的Codex的模型可以作为这些信息的“容器”。

(三)微服务架构为地方数据库提供丰富的应用

微服务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与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于独立进程之中,服务间使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微服务通过对古建筑的分析与建模,将复杂的应用分解为小而专一、低耦合度并且高度自治的一组服务,每个服务都是很小的应用。

古建筑的丰富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以往的地方数据库建设受参与者限制,展示的方式比较有限,受众群体较少。采用FOLIO服务平台后,福州古厝数据库可以得到充分的建设和应用,每个人、每个团体可以根据其认识和认知对数据库进行思考和应用。例如,图书馆可以根据古厝的传统文化知识开展一个展示性的微服务,画院可以组织美学研究的微服务,建筑专业的人员对古厝的木构建筑进行微服务处理,旅游部门提出景点展示的微服务。通过这些小而专一、低耦合度和高度自治的一组组活动,把福州古厝地方数据库建设得更加丰富,应用更加称心。

五、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提升与应用,在5G智能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思维变革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把“人们的交流方式、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以及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用技术得以展示。传统的地方数据库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充分体现其特色,突破传统设计模式,打破界限,引入开源社区理念,开放、共享,形成一个新的、科学的服务设计和运行机制,实现地方数据库在建设和应用上的发展,传统的、单一的数据库建设、应用在技术革命中转变,让地方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内容智慧化、社区化、场景化。利用FOLIO技术,在福州古厝数据建设和应用中,实现跨界建设和服务,让福州古厝数据库更具特色。

猜你喜欢
古厝开源福州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00
梦中古厝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海峡姐妹(2019年1期)2019-03-23 02:42:44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海峡姐妹(2018年11期)2018-12-19 05:18:32
寻味福州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8
红砖古厝 珍藏的记忆
大家说:开源、人工智能及创新
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圆桌会议纵论开源与互联网+创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