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的符号学释义

2020-07-12 07:27:54刘洋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消费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团花剪纸作品剪纸

刘洋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各式符号或符号文本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是符号发出者利用符号的组合和聚合关系形成符号文本,并具有一定的使用性(物性)、实用意义和艺术意义的民间美术视觉艺术符号形式,被用于装饰物质生活,满足精神情感。在我国,剪纸极具群众基础,甚至受到宫廷和文人、士绅的喜爱,作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符号表现形式,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充分表达了地域民众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水平、道德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美学逸趣,汇集了认知、教化、抒情、审美、娱乐、交流等多重艺术功能。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随着真正意义的纸张的出现及其在唐宋以后的普及,加之较早年间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刀剪金属器,而到了西汉则真正出现了几乎与现代剪刀无异裁剪工具(在洛阳的西汉古墓中出土的剪刀距今已有2100多年),这些都促成了民间的剪纸艺术的快速发展。在纸张这一材料出现之前,当时的人们已会使用较薄的片状材料,运用镂空、雕刻等技法,制作工艺品。相信这种镂刻技法是与人们早期使用刀、斧、锥等精巧、实用的工具捕猎、屠宰、砍伐、收割时所获技艺和感受,给予他们一定的启发,于是以雕、镂、剔、刻、剪等为技法开始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图案、纹样。具《史记》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的符号文字赐与其弟,封其到唐为侯。这就是有名的“剪桐封弟”。此时这只“圭字形的梧桐叶”便以符号的身份表意拥有此物者在唐为侯,成为了官职的身份象征。此外在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期带有镂花的皮革,以及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的银箔镂空刻花,其造型表现形式都与剪纸如出一辙,这些早期的手工艺技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艺术符号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说符号的作用是表意,符号的工艺、材料、造型都是为了完成更好的、更准确的更有效率的表达意义,对其完整的传承可以使我们解读出很多当时代的文化内容。

1959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的南北朝时期五幅团花剪纸(对马团花剪纸、对猴团花剪纸、对蝶团花剪纸、菊花纹团花剪纸、人形剪纸),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剪纸作品,虽然在我国其他地方至今还未发现早于此的作品,但笔者认为从出土的剪纸作品的精致程度可以看出,这一定是该技艺早已发展的结果。只是由于纸制品极难保存,保存完好的珍贵的剪纸艺术品能在该地被发现与当地的干燥的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到了唐代,我国的剪纸艺术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技艺水平,虽然一些当时代的很多作品遗憾的流失到海外,但都在当地博物馆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有力的印证着我国古代剪纸艺术的成就。剪纸技艺的镂刻技术还被应用于纸雕,刻成花版,印于布匹之上。突显了当时剪纸技艺的高超。

宋代,剪纸真正进入了百姓生活,坊间出现了以剪纸为生的职业艺人,这当然也离不了材料上的进步,因为宋代的造纸业已经相当成熟,纸的种类名目繁多,为剪纸这项技艺的发展和传播以及艺术形式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这也与宋代市井文化的繁荣是分不开的。

剪纸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明、清,手工剪纸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因美学和心理学上的视觉和情感偏好而被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民间艺术形式。这可能也与其造型及表现形式的视觉可识度高,表意效率优越,生产加工程序简单,各符号元素的聚合与组合关系处理得当等因素有关吧。民间对于这种美学符号的使用可谓巧妙,无论是民间彩灯上的别致花饰,还是扇面上的儒雅纹饰,以及刺绣的精巧花案等,几乎都是利用剪纸的二维符号美学造型法则作为装饰手段。而剪纸常见的使用形式则是民间将剪纸作品作为节日庆典以及日常家居的装饰之物,张贴于屋宅内外,如窗花、柜花、喜花,门栈、棚顶花等,用来妆点门窗、房间、家居、器具、生活用品。剪纸的体裁丰富,按表现内容主要包括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按寓意则可分为纳祥、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示、逸趣、市井生活等,体裁的丰富使得这一符号形式的表意内容丰富,从剪纸艺术符号的功能角度来看其对于百姓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剪纸按工具和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按表现形式分类,主要有单色和点彩。

剪纸艺术虽然主要起源和盛行于民间,但是到了清朝已逐渐经成为全民族、各社会阶级的艺术,更是受到了当时皇亲国戚的喜爱和青睐。在他们所使用的作品中,从图案、纹样以及主题等的美学形式、材料、用色来看,与普通农家的剪纸作品相比,除了规模、尺寸和个别表现内容外,基本没有差别。也印证了这项艺术形式的美学价值之大。

到了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民俗学的雏形得到了确立,剪纸被作为了广泛收集的民间文学资料和民间美术作品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保护。30年代,一批艺术家开始了民间剪纸的新文化影响下的研究与创作。如艺术家陈志农以剪纸的艺术形式用速写和剪影的手法去描绘老北京大量的风俗民情,串街小贩、作坊工匠、食摊茶挑、集市庙会、市井闲人等。符号代现物内容发生了一定变化,使得符号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于这种创新就需要文化经验以及解释项以当时代的文化状况、文化内容为依据做出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解释。

剪刀剪纸,历史悠久,民间的自娱自乐,小范围生产尚可,但由于加工数量的限制,而且不能过于细微刻画,在后来部分的逐渐被刻纸取代,刻纸的优势明显,可以叠刻,一次加工多张,且刀法更易控制,气韵生动、变化多端。对于单色剪纸和点彩剪纸,传统的民众更易接受单色,因为其符号语言淳朴,直接,更突出了“剪”这一自身语言,不易受到其他艺术表现因素的影响,来不得半点虚假。而点彩剪纸的染往往成为了作品成败的关键,俗称“三分剪,七分染。”其色泽在长久的日晒中很容易脱落,影响了剪纸作品的使用性、实用性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团花剪纸作品剪纸
维摩诘经变中各国王子服饰上的团花纹样研究
辽宁丝绸(2023年1期)2023-03-16 06:07:04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江西教育(2022年32期)2022-10-17 09:03:42
传统经典藻井纹样——创意百变宝相团花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4:54
季玉兰剪纸作品
吐鲁番(2021年4期)2021-04-21 08:17:20
剪纸
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 13:45:55
一把剪刀、一张纸和一个梦想——从《百变团花》谈低年级美术中的民间艺术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40
于富业剪纸作品
艺术评论(2016年5期)2016-05-14 07:05:01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