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 210037)
思政教育,特别是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始终是摆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方式与路径的不断创新,让这项工作走进研究生的心里,如何健全实效和长效机制,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核心问题。影视和音乐作品已成为高校艺术类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当代研究生群体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
建党以来主旋律影视和音乐作品的红色基因传承,通识教育的常用载体(影视和音乐作品),思政教育方式与路径的创新,三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凸显,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出了独特方案。
笔者就音乐美育和研究生思政教育路径创新认知度在若干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07份,其中,受访男生为201人,女生受访者为306人。受访博士生为121人,占比23.87%,硕士生为386人,占比76.13%。从受访者的学科分布来看,除历史学和教育学两个学科外,覆盖了11大学科,其中,理学、工学及农学受访者总数占比超过七成,其中工学受访者人数最多,占比超过50%。在所有受访者中,江苏籍的学生占比约45%。
虽然有66.4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开展情况“挺好的”,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一般”甚至“不理想”。本次调研,针对这33.53%的受访者进一步开展“高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的调研,调研结果按照重要性排序:形式单一、途径单一、态度应付、研究生不够重视、内容重要但缺乏亲和力、教师不够重视。由此可见,超过三成的研究生群体对现有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并非十分满意,形式单一、途径单一与态度应付成为问题的根源,这也是今后我们开展相关工作创新的突破点与着力点。
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调查中,81.07的受访者表示“很有必要”,16.77%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这一组数据向我们反馈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虽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于现有的所在高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比较满意,但研究生群体对于相关工作的创新要求与对供给侧的创新期待,通过这超过五分之四的比例表达得十分强烈,将近17%的持观望态度的受访者,本质上是不够重视此项工作,觉得“创新与否关系不大”,值得我们深思。
本次调查中,有203位受访者有音乐基础或受过音乐训练,占比40.93%,接近60%的受访者没有任何基础或训练经历。60.69%的受访者认为将音乐美育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之中很有必要,另有37.7%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仅占比不到2%。数据表明,在高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音乐美育的方式方法具有较好的学生基础。受访者普遍表示,如果将音乐美育融入高校的研究生思政教育,首先将使得研究生群体在完成思政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养;其次会让思政教育更具亲和力;再次,让思政教育形式更丰富;最后,让思政教育更有实效。
当被问及“融入音乐美育的研究生思政教育是否更易被接受且更有实效”以及“传统的思政教育与融入音乐美育的思政教育,你更倾向于”等问题时,选择融入、认为融入后会更有实效的受访者具有压倒性优势。种种迹象表明,研究生群体并非不愿或不想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投入精力与时间,这一点在开展前文关于相关必要性时已做说明,更重要的时,音乐美育的融入为高校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相关工作带去了全新的引领力、亲和力与行动力。
传统的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针对当下1994年至1996年生人为主体的在校研究生群体,传统的说教、单纯的灌输大道理等做法,与研究生群体对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形式和路径创新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忽视与搁置,还是创新与突破,直接关系到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与长效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群体如何面对与回应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现象与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
课题组负责人在长期的研究生思政与高校艺术类通识教育工作中,深深感到,音乐美育,特别是影视和音乐作品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对研究生具有相对持久的吸引力。在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相较于照本宣科或全程播放视听素材的做法,通过视听素材播放结合主讲人关于作品、人物、故事、文学、时代背景等大量人文内容的拓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过程轻松愉悦,互动性强,教学过程结束后探讨与交流依然在继续。
那么,在高校的研究生思政工作中,既然传统做法的实效性越来越有限,是否可以借鉴通识教育的做法?当然值得尝试。一方面,在高校艺术类通识教育工作中,可以适当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关于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另一方面,在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探索运用艺术类通识教育的常用载体——影视和音乐作品,首先增强研究生群体的关注度,在此基础上融入思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培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方式与路径看似找到了突破口,核心问题再次摆在面前,那就是案例与作品的选择。
努力让研究生群体坚定理想信念与坚守革命精神,努力让研究生群体记得住传统、摸得着历史与看得见作风,努力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研究生群体的自觉行动与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努力知行合一、用力于实处、不空谈且不坐论,努力延续精神命脉、不忘本且不抛弃传统,努力使得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与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都被激活,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努力激活红色基因与弘扬红色精神的问题。
在尝试将影视和音乐作品作为独特载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后,如果仅仅是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是无法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只有通过精心设计、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在每一个作品与案例的讲解中,看似轻松愉悦,实则思想深邃、内涵深刻,才能使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实效性。建党以来大量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与音乐作品,为在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中激活红色基因与弘扬红色精神提供了珍贵丰富的素材。将音乐美育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探索,必将响亮地回应习总书记发出的号召,必将更好地在高校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中传承红色精神,比较进一步提升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效与长效性。
笔者尝试将本文主要内容小结如下:
传统思政强根基,时尚方式来助力。音乐美育勤耕耘,显隐结合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