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商贸类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0-07-12 07:17江苏镇江汪志中蒋国萍
现代企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商贸考试

□ 江苏镇江 汪志中 蒋国萍

高职高专商贸类课程设置通常具有综合性、普适性、实践性等特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胜任商贸类应用型岗位的人才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近年来商贸类课程教师纷纷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岗位知识要求接轨,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条件。但是,作为高职高专教学工作重要一环的课程考核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否则教学改革的成效会大打折扣。

一、目前高职高专商贸类课程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商贸类课程唯一或者主要考核依据的情况依然非常常见。期末考核方式往往有闭卷笔试、开卷考试、写论文或报告。如果是闭卷笔试,学生只关心考试,平时不努力,认为只要考试通过就行,不少学生到期末考试前强记突击,复习的过程变成了死记硬背。而开卷考试会让学生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认为考试既然可以携带教材等各种资料作为参考,及格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因此放松了学习。以论文或报告形式考核的弊端在于一方面评分标准较难制定,另一面学生往往会从网上抄袭相关论文或报告一交了之。

2.过程性考核部分形同虚设。虽然有些教师将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两部分,但是过程性考核往往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是平时成绩占比较少和考核过程过于粗放,导致过程性考核无足轻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评分缺乏依据,评定随意,没有区分度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把点名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有的教师把作业或实训报告纳入平时成绩,但没有依据或依据不合理,如只将是否提交作为给分依据,其结果是学生平时成绩相差无几。 这样的平时成绩因为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起不到约束学生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能力、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

3.考核内容不够灵活,题型有待优化。 作为商贸类课程考试重要手段的期末考试一般非常传统、标准化,强调得分的客观、公正,题型大多为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简答、名词解释等偏重教材基本理论的客观性试题。商贸类课程需要辨证深入思考的分析论述、实践运用等主观性试题较少,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很难考核。这样既给学生考前简单记忆、考中作弊提供更多的便捷机会,导致学生平时学习无动力、不努力,考前复习“重点”,抄笔记背答案,甚至连考前“临时抱佛脚”都不屑于去做,全凭考中作弊。其结果是蹉跎了他们大好的青春岁月,也挫伤了有志于评优争先认真学习同学的积极性。

4.课程考核结果反馈严重滞后。 考核结束以后教师需要进行试卷和考核结果分析,评测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环节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将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切实发挥考核的评定、纠错、引导作用。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考核普遍以终结性的期末考试为主,考核结束以后期末课程也同步结束,教师不能通过考核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也对自身学习状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的发展存在盲点,无从下手补短板。

二、课程考核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实行课程考核全面改革的工作量巨大。 很多老师在承担课程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之余,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课题申报、论文撰写中,而对教学工作则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很难静心思考、潜心教学,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考核上面。毕竟对于承担多年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以期末书面考试作为课程考核是我们最驾轻就熟的模式。答案标准化、阅卷相对简单,工作量较小。如果彻底改革考核模式,将一次性考试变成3-6次考试,老师出卷、改卷工作量势必变成以前的3-6倍;如果将标准化试题改成案例分析、实训或者研究报告,由于没有统一答案,需要老师逐个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付出的时间非常可观。

2.课程考核全面改革的工作量难以量化。 即便包括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都意识到现存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但是如果要改革现有课程考核方式,因为没有太多先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教师们必然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实践。而学校管理部门通常是按照课时数和学生总人数来确定教师的工作量。既然一次性笔试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简单易行,又很难引起争议,广泛采用这一方式是自然的。

3.课程考核改革可能会引发争议。 尽管当前广泛使用的期末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184所高校587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期末考核方式表示满意的受访大学生占89.61%。从调查结果看,高校目前的考核方式是得到学生认可的。毕竟好逸恶劳是很多人的本性,部分只希望凭一次性考试取得分数,凭分数取得文凭的学生对考核改革往往会有抵触心理,他们往往对能舒舒服服拿高分课程的任课老师给予较高的评教分数,给严格考核的老师打低分。另外,教师在实施课程考核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非标准化考核的公平公正问题会不会受到学生的质疑。

三、高职高专商贸类课程多维考核改革方案

1.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安排3-6次随堂测试、课堂提问和回答、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模拟实训、小组或个人汇报等考核方式。单元测试尽量采用开卷形式,摒弃可以照搬教材内容的考试题型,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多角度来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

2.课程考核指标多元化。 彻底改变课程成绩由单一指标决定的现象,根据具体教学班级的学情和专业特点,确立几个关键的教学目标,匹配对应的考核指标,按照合理比例综合评价。第一,确保出勤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出勤就谈不上知识学习,也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节课伊始,教师将每个同学的考勤分自动设置为20分,之后每迟到、早退一次扣2分,旷课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不设置负分。第二,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对于教室偏大学生偏少、学风不算好或者非专业核心课的班级,设置满分为10分的前排分。采用只加不减的方式,第一次课伊始分为0分,之后每坐一次前两排计1分。第三,商贸类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此设置满分为30分的答疑分指标,依然采用只加不减的方式,第一次课伊始分为0分,每节课上同学们都有加分机会,可以回答老师提问、做课堂小练习、完成小组作业、案例分析、模拟实践,根据难度和完成情况,每次加分0-3分。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提高批判思维能力,学生提问题也有加分机会,根据所提问题的质量每次加0-3分。第四,为了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了满分为40分的测试分指标,安排不提前通知的5-8次单元测试。除了有学校或学院证明的公干以外,如果因为自身原因没来参加某次测试,此次测试成绩便为0分,也没有补考机会。对于因为公干缺席测试的同学,按照该次测试的全班平均分计分。

3.课程考核过程动态化。学生的变化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引导学生进步,课程教师在第一节课堂上就告诉学生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指标以及考核的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将考核渗透进教学全过程,对学生从期初到期末整个学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不间断地给予评价和反馈,采用考核成绩当堂累积的方法,做到课程考核过程动态化。由于将考核融入每节课,学生每节课都能看到自己的课程成绩在不断变化,不再轻易旷课或者迟到早退,如果有前排分,他们会早早到教室抢坐前排。认真听课、积极动脑,珍惜课堂上的答疑机会,注重日常积累,从每次课堂上成绩的变动体会到学习懈怠的后果,感受到努力学习积极思考的甜头。

4.课程考核导向个性化。 不同学生的特点、兴趣、特长各不相同,课程学习和考核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展示自我。课程考核应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弹性,考虑、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探索同一考试内容的多样化呈现方式或多样化考核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空间和机会,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团队协作意识很强的学生,可以抓紧小组竞赛的机会,提高考核成绩。竞争意识很强的学生在课堂抢答环节有很多表现机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强的学生在实践项目、案例分析方面可以大显身手。

5.课程考核手段现代化。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学习环境,实现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师应尽早构建与时俱进的平台考核系统,建立网络题库,开通在线作业及考试,利用网络辅助平台进行考核评价,从而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提高考试分析的科学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考试”模式并不能完全替代老师的人工审核,比如口头表达、案例分析、方案设计等仍然有赖于教师人工考核。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制定多元化考核指标,将课程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时反馈考核成绩并及时和学生沟通等考核改革措施,全面提高了商贸类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商贸考试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海上专业英语平时成绩信度与效度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