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277800)
《乐府诗集》记载:“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禹锡曰:‘竹枝,巴俞也。’。”竹枝词原名竹枝,又有巴渝竹枝歌、竹枝曲之称。竹枝最早起源于巴渝一带,为古代巴人的歌谣,后经发展流传到荆湘一带。据民族学者、历史学者、考古学者研究,古代巴人正是现今生活在湘、鄂、渝、黔边相邻区域一带土家族的先祖,而竹枝词亦是土家族先民所唱的歌谣。千百年来,竹枝词一直盛行于土家族地区,它来源于生活,也反映了其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娱乐、风俗,有着自己浓郁而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是土家族的历史风情画卷,它对土家族文化、音乐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竹枝即为竹枝歌,显然是与记载中巴人善舞、善歌分不开的。可以说竹枝词是与诗歌、音乐为一体紧密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虽然现在这种艺术及其本来的曲调我们已经无从亲眼观看,但竹枝的韵律之美我们却可从历史的记载及竹枝词发展中略窥一斑。唐代皇甫松《竹枝(巴渝辞)》有记载: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应穿(女儿)。筵中蜡烛(竹枝)泪珠红(女儿),合欢桃核(竹枝)两人同(女儿)。斜江风起(竹枝)动横波(女儿),劈开莲子(竹枝)苦心多(女儿)。山头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儿),两花窈窕(竹枝)遥相映(女儿)。这四首竹枝皆为两句体,每四字后有“竹枝”衬词,每首句尾有“女儿”后衬,这是较早的七言两句十四字竹枝词形式。另有《花间集》收录的荆南孙光宪其中一首七言四句二十八字的竹枝词,“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七言四句,每句也有“竹枝”、“女儿”,押韵上口,充满了韵律感。刘逸生先生曾在《唐诗小札》中谈到竹枝词的句法时说竹枝“是上四下三的,上面四字做一顿,注上竹枝二字;下面三字作一顿,注上女儿二字。竹枝、女儿大概是在唱的时候的一种和声吧。”从这里我们发现不管是十四字竹枝词还是二十八字竹枝词,都有着特有的和声部“竹枝”、“女儿”,这种较早出现的竹枝词有着竹枝歌所具有的和歌特征,前四字与后三字为一停顿,配以和声,有着可唱可和的音乐韵律之美。
最早的竹枝词我们可以溯源到巴人的竹枝歌,虽然在唐代以后,竹枝词得到了推崇及广泛推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人墨客喜爱的流行文体,但这些竹枝词里仍然保留并继承了竹枝歌的韵律和可唱可和的特性。竹枝词的发展对后世的土家族民间音乐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词学大家唐圭璋指出:“宋元以降,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非仅诗境得以开拓,且保存丰富之社会史料。”从这可看出竹枝所歌咏的范围已经很宽广,涉及到许多民风民俗,社会史料。尤其在明清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竹枝词发展更为积极,内容更为多样化,出现了竹枝词与地方歌舞、音乐艺术相结合的音乐现象,呈现出一派土家族竹枝词的繁荣气象。此时土家族地区所出现的竹枝词,继承了本民族的艺术精华,不同于唐代、及早期的竹枝词,已具有自身浓郁的地方特色,更为民族化、生活化。
这些生于土家族地区,长于土家族地区的文人,因从小受到土家族竹枝歌的熏陶、影响,所以在他们的作品里充满了民族艺术色彩和民族特色。从这些土家族文人的竹枝词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对于祭祀、爱情、日常生活的描写,还可以看到他们对土家族特有婚嫁习俗—哭嫁的描述。唱哭嫁歌是土家族婚礼必不可缺的,一直保留至今。土家族的哭嫁仪式时间比较长,在婚礼将至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开始,可以说唱哭嫁歌从头至尾一直贯穿整个婚礼仪程。哭嫁歌的内容较为繁多,有哭开声,哭父母,哭兄嫂,哭姊妹,骂媒人,哭自己,哭上轿的等等,有着一套完整清晰的程序。土家族文人用竹枝词特有的韵律,绘声绘色的将本民族特有的唱哭嫁歌描写的生动而鲜明。清代同治年间土家族文人彭勇行竹枝词中有形象描写:“住违侬志去违亲,去住难留女儿身。明识及时婚嫁好,痴心无奈怨媒人。”;“养侬长大又陪装,养女由来也自伤。最是哭声听不得,一声儿罢一声娘。”;“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恩分不开。婶娘齐声低劝道,阿们都是此中来。”这三首竹枝词内容所刻画的都是土家族传统新娘出嫁唱哭嫁歌时的场景,充满了临出嫁时出嫁女对父母亲人依依不舍,十分眷念之情,又夹杂了许多对出家后新生活的各种担心、害怕心理。他们用哭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婚姻生活的种种态度,用哭唱来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一特别之处在竹枝词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土家族文人的这些竹枝词,极具生活化,七字一句的格式,朗朗上口的押韵,让人不禁可以如唱哭嫁歌般开口吟唱。它们虽是竹枝词,但与哭嫁歌唱词却有着同工之处。在土家族的哭嫁歌里,七言四句的歌词较多,如哭嫁歌的《哭爹妈》一段歌词这样唱到:“又怕女儿吃不饱,又怕女儿受风寒。为制嫁妆操碎心,只因女儿生错命。”,“哭声爹来刀割胆,哭声妈来箭穿心。只道父母团圆坐,谁知今日要分身”;《娘劝女》:“莫流泪啊莫寒心,女儿伤心痛始亲。娘家不是久留地,迟早都是要出门。”。这些歌词与彭勇行的竹枝词所比较,我们会清晰的发现二者的相同点,不仅是两者内容类似,并且都为七字一句的形式,具有押韵。虽然对比之中有异同,但哭嫁歌本身旋律跳跃性不大,节奏也较为平缓,彭勇行的《竹枝词》完全可以运用土家族哭嫁歌的调式来演唱。
土家族哭嫁歌,有着“中国式的咏叹调”之称。其结构自由,短小而精炼,内容丰富,较为生活化,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性。在明清改土归流以后,受汉文化的影响,土家族的哭嫁歌大多采用方言来演唱,歌词也具有了固定的结构化。它不仅具有本民族特有的民歌特色,也具有竹枝词格律自由化的特点,有韵脚、口语化,并且以七言一句的形式居多,形同竹枝词。如上面所讲哭嫁歌中的那段歌词:“又怕女儿吃不饱,又怕女儿受风寒。为制嫁妆操碎心,只因女儿生错命。”,另一方面,哭嫁歌中常用固定的衬词,比兴、谐音、双关等表现手法,让哭嫁歌的内容更为丰富、生动。如哭嫁歌中的:“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这两段哭嫁歌歌词,从句式结构看都是七字一句,有着竹枝词四加三的结构,采用了竹枝词常用的比兴等抒情手法。有别于竹枝词的是,哭嫁歌在传承了竹枝的韵律特点后更具有灵活性,它将哭嫁者的自我情绪用艺术进行了宣泄表达。它的节奏变化由哭嫁歌歌词来推动,歌词的变化发展决定了整个旋律的起伏,并有加入不同的衬词:如“哎呀,啊哈,哦咿,啦”等,让哭嫁歌更具有跌宕起伏的哭腔曲调,再加上陪哭众人的和声插入,充满了离别的悲伤风格。对于土家族的哭嫁歌,清代土家文人彭潭秋这样描述:“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
竹枝词具有浓郁而鲜明的民族地域性,它来源于最早的巴人竹枝歌,它的表现形式与土家族哭嫁歌的表现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共性与相似性。在竹枝词中我们不仅会发现哭嫁歌的掠影,也会有竹枝歌的遗存。竹枝词对土家族音乐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